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网络安全系统等级保护20.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57721255
  • 上传时间:2022-09-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2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技术要求基本要求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物理和环 境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a) 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 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 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 防潮措施a) ;b) ;a) ;b) ;物理访问控制a)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或配 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 进入的人员a)a)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系 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a) ;b) 重要区域应配置第二道电子门 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 人员防盗窃和防破坏a)应将机房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 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 除去的标记a) ;b)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a) ;b) ;c) 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 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a) ;b) ;c) ;防雷击a)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 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a)a) ;b) 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例如 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护装置等a) ;b) ;防火a)机房应设置火火设备a)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 统,能够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 并自动灭火;b) 机房及相关的工作房间和辅助 房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a) ;b) ;c) 应对机房划分区域进行管理, 区域和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 施。

      a) ;b) ;c) ;建筑材料防水和防潮a)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 户、屋顶和墙壁渗透a) ;b)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1、枳水的转移与渗透a) ;b) ;c)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 兀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a) ;b) ;c) ;防静电/a)应安装防静电地板并采用必要的 接地防静电措施a) ;b) 应采用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 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戴防静电 手环等a) ;b) ;温湿度控制a)机房应设置必要的温、湿 度控 制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 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a)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 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 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a);a);电力供应a)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 和过电压防护设备a) ;b) 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 应, 至少满足设备在断电情况 下的正常 运行要求a) ;b) ;c)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a) ;b) ;c) ;d) 应提供应急供电设施电磁防护/a)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 避免互相干扰a) ;b) 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 蔽a) ;b) 应对关键设备或关键区域实施 电磁屏敝。

      网络和通 信安全网络架构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 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 带宽满足基本业务需要a) 应保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 力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b) 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 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 应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按 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网络 区域分配地址;d) 应避免将重要网络区域部署在 网络边界处且没有边界防护措施a) ;b) 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 足业务高峰期需要;c) ;d) ;e) 应提供通信线路、关键网络设备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a);c) ;d) ;e) ;f) 应可按照业务服务的重要程度 分配带宽,优先保障重要 业务通信传输a)应米用校验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 中数据的完整性a)a) 应米用校验码技术或加解密技 术 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b) 应采用加解密技术保证通信过 程中敏感信息字段或整个报文的保 密性a) ;b) ;c) 应在通信前基于密码技术对通信的双方进行验证或认证;d) 应基于硬件设备对重要通信过 程进行加解密运算和密钥管理边界防护a)应保证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 通过边界防护设备提供的受控接口 进行通信a)a) ;b) 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 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限制或检查; C)应能够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到 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限制或检查; d)应限制无线网络的使用,确保 无线网络通过受控的边界防护设备 接入内部网络。

      a) ;b) 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至 U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限制或检 查,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C)应 能够对内部用户非授权联至y外部 网络的行为进行限制或检查,并对 其进行有效阻断;d) ;e) 应能够对连接到内部网络的设 备进行可信验证,确保接入网络的 设备真实可信访问控制a) 应在网络边界根据访问控制策 略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默认情况下除 允许通信外受控接口拒绝所有通信;b) 应删除多余或无效的访问控制 规则,优化访问控制列表,并保证访 问控制规则数量最小化;C)应对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 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等进行检查,以 允许/拒绝数据包进出a) 应在网络边界或区域之间根据 访问控制策略设置访问控制规则, 默认情况下除允许通信外受控接口 拒绝所有通信;b) ;c) ;d) 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 /拒绝 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a) ;b) ;c) ;d) ;e) 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进出网 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内 容的访问控制a) ;b) ;c) 应不允许数据带通用协议通 过入侵防范/a)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监视a)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检a);网络攻击行为测、防止或限制从外部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b) 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检测和限 制从内部发起的网络攻击行为;c) 应米取技术措施对网络行为进 行分析,实现对网络攻击特别是未 知的新型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分析;d) 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 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 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 提供报警b) ;c) ;d) ;恶意代码防范/a) 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恶意代 码进行检测和清除,并维 护恶意代 码防护机制的升级和更新;b) 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垃圾邮 件进行检测和防护,并维护垃圾邮 件防护机制的升级和更新a) ;b) ;女全申计/a) 应在网络边界、重要网络节点 进行安全申计,申计覆盖到每个用 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和重要安全 事件进行审计;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 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 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定期 备份,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 改或覆盖等。

      a) ;b) ;c) ;d) 审计记录产生时的时间应由 系统范围内唯一确定的时钟产生, 以确保审计分析的正确性;e) 应能对远程访问的用户行为、 访问互联网的用户行为等单独进行 行为审计和数据分析a) ;b) ;c) ;d) ;集中管控/a) 应划分出特定的管理区域,对 分布在网络中的安全设备或安全组 件进行管控;b) 应能够建立一条安全的信息传 输路径,对网络中的安全设备或安 全组件进行管理;c) 应对网络链路、安全设备、网 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的运行状况进行 集中监测;d) 应对分散在各个设备上的审计 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集中分析;e) 应对安全策略、恶意代码、补 丁升级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 理;f) 应能对网络中发生的各类安全 事件进行识别、报警和分析a) ;b) ;c) ;d) ;e) ;f) ;设备和计 算安全身份鉴别a) 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 标识 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身份 鉴别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 换;b)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 能,应 配置并启用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 次数和当登录连 接超时自动退出等 相关措施a) ;b) ;c) 当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 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 过程中被窃听。

      a) ;b) ;c) ;d) 应采用两系申或两种以上组合的 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a) ;b) ;c) ;d) ;访问控制a) 应对登录的用户分配账号 和权 限;b) 应重命名默认账号或修改 默认 口令;c) 应及时删除或停用多余的、过 期的账号,避免共享账a) ;b) ;c) ;d) 应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实现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a) ;b) ;c) ;d) ;e) 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 略,访问控制策略规定主a) ;b) ;c) ;d) ;e) ;f) ;号的存在体对客体的访问规则;f) 访问控制的粒度应达到主体为 用户级或进程级,客体为文件、数 据库表级;g) 应对敏感信息资源设置安全标 记,并控制主体对有安全标记信息 资源的访问g)应对所有主体、客体设置安全 标记,并依据安全标记和 强制访问 控制规则确定主体对 客体的访问女全申计/a) 应启用安全审计功能,审计覆 盖到每个用户,对重要的用户行为 和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 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 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c) 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定期 备份,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 改或覆盖等。

      a) ;b) ;c) ;d) 应对审计进程进行保护,防止 未经授权的中断;e) 审计记录产生时的时间应由 系统范围内唯一确定的时钟产生, 以确保审计分析的正确性a) ;b) 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 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 和结果等;c) ;d) ;e) 入侵防范a) 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贝仅 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b) 应关闭不需要的系统服务、默 认共享和局危端口a) ;b) ;c) 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或网络地址范围对通过网络进 行管理的 管理终端进行限制;d) 应能发现可能存在的漏洞,并 在经过充分测试评估后,及时修补 漏洞a) b) ;c) ;d) ;e) 应能够检测到对重要节点进行 入侵的行为,并在发生严重入侵事 件时提供报警a) ;b) ;c) ;d) ;e) ;恶意代码防范a)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或配置具 有相应功能的软件,并定期进行升级 和更新防恶意代码库a);a)应米用免受恶意代码攻击的技术 措施或采用可信计算技术建立从系 统到应用的信任链,实现系统运行 过程中重要程序或文件完整性检 测,并在检测到破坏后进行恢复a);资源控制/a)应限制单个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资 源的最大使用限度a) ;b) 应提供重要节点设备的硬件冗 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c) 应对重要节点进仃监视,包括监视CPU硬盘、内存等资 源 的使用情况;d) 应能够对重要节点的服务水平 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 进行检测 和报警。

      a) ;b) ;c) ;d) ;身份鉴别a) 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 标识 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鉴别 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