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詹何钓鱼.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9446391
  • 上传时间:2018-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0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詹何钓鱼詹何钓鱼原文原文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 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 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 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 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 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译文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做为钓 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 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詹何说:“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 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 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 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 神)。

      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 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 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王说:“说的好寓意:做事时,有时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 倍的作用造父学御造父学御正文正文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 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 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造父曰:“唯命所从泰豆乃立木为涂[1],仅可容足;计步而置,履之而行趣步往还,无跌失也造父学 之,三日尽其巧泰豆叹曰:“子何其敏也!得之捷乎!凡所御者,亦如此也曩汝之行[2],得之于足, 应之于心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肊之中[3],而执节 乎掌握之间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 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心闲体正,六辔不乱,而二十四蹄所投无差;回旋进退,莫不中 节然后舆轮之外可使无余辙,马蹄之外可使无余地;未尝觉山谷之崄[4],原隰之夷[5], 视之一也。

      吾术穷矣,汝其识之译文】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 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 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 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 (的马车)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 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 三天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 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就是通过 协调马缰绳、马嚼子使车子走得平稳,控制调和马口使车走得或快或慢,正确的驾车法则 在你心中,控制御马的节奏则由你的手来掌握你内心懂得了驾车的法则,对外你又能适 应马的脾气,因之能做到进退笔直,旋转合乎圆规曲尺的要求,跑的路远可是力气依然用 不完,这样才可以说真正掌握到驾车的技术控制住马嚼子,顺应着缰绳;掌握马缰绳, 是顺应着手的操纵;手的操纵,是听从心的指挥。

      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 心里悠闲自得,身体坐得端端正正,而六根缰绳一点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没有丝毫 差错;倒车转弯,或进或退,没有不合拍的这样,车道的大小仅能容车轮就够了,马蹄 踏的宽度之外,不必有多余的地盘;从来不会觉得山谷的崎岖危险,原野的宽阔平坦,在 我看来,它们都一样我的技术全部说完了,你好好记住它!” 寓意寓意这则寓言特别强调了训练基本功的重要,基本功扎实,提高就快鲍氏之子鲍氏之子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 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ruì,吸血昆虫)囋(zǎn,叮咬)肤,虎 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译文译文齐国姓田的(权臣)在厅堂设宴祭神,一起吃饭的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 的田氏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它们来给 民众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一个年龄十二岁姓鲍的小孩,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

      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只是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 智慧和力量不同而互相制约,依次互相吞食,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 吃的东西并吃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 也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寓意: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批判了那种认为万物由上天制造出来的唯心 主义,赞扬了鲍氏之子的唯物论思想九方皋相马九方皋相马原文原文秦穆公谓伯乐曰1:“子之年长矣,子姓2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3天下之马4,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 弭辙5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6 者,有九方皋7,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8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9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10使人往取之,牡而骊11穆公不说12,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13!子所使求马者, 色物14、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15曰:“一至于此乎16!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17若皋之所观, 天机18也得其精而忘19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 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20马至,果天下之马也译文译文秦穆公召见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 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 寻不着它奔跑的足蹄印儿我的孩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 他们,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 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 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王召见他吧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九方皋到各处寻找了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 “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于是秦穆公派人去取,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候秦穆公很不高兴,就把伯乐叫来, 对他说:“真扫兴!您推荐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

      像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 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 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 的价值!”把马从沙丘取回来后,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1] 寓意寓意看问题要抓住事物本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