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通理念落实学科素养和教书育人.docx
1页龙源期刊网 以融通理念落实学科素养和教书育人作者:徐惠 余耀强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120期一、“融通理念”“融通”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任昉的《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道识虚远,表里融通 明朝宋濂《序》:“经乃圣人所定,实犹天然日月星辰之昭布,山川草木之森列,莫不系焉, 覆焉,皆一气周流而融通之也有提及融通”意指融合通达现代有融会贯通,相互沟通 的意思融通理念”是我们基于 2004年的新课程注入了“以生为本”的新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育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逐步改变的基础上,积累了学科融通、跨学科融合经验,自觉生成的,与 国家大政策和新高考改革潮流相一致,也符合学生发展和家长期待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领域 里,我们提出的“融通理念”既是整合学科中的关键知识和跨学科素养的融合,又是学科的关键 能力(概念)向跨学科的学习与思维类的素养,如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合作与沟通、問题解 决等的融合这里的“融通”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既是教书育人的工具又启迪人的智慧二、融通“三策略”2015年3月 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 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应试教育模式下,知识学习填满了师生的学校生活,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 识然而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意识到知识以炸裂式态势增长,知识已经无法“完全学习”,反之 发现因为知识教学过度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的状况现在的教学完全是以知识教 学为导向的,虽然也提所谓的三维目标能力,但往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科能力,都被异化 为知识或运用知识的应试技巧能力,至于教学中所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完全是有名无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