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doc
126页2019-2020年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备课教案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五单元 水循环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 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 火山 1课时3. 地震 1课时4. 做一块卵石 1课时5. 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6. 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7. 声音的产生 1课时8. 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 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 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12. 秋季星空 2课时13. 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14. 木材 1课时15. 纸 1课时16. 陶瓷 1课时17. 金属 1课时18. 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 . 材料的分类 2课时第五单元 水循环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 凝结 1课时23. 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1课时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2.活动主题: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塑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白色垃圾的危害 3.活动主题:一次性物品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一次性筷子的利弊 4.活动主题:陶瓷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陶瓷在生活中的应用,陶瓷的处理 5.活动主题:木材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木材在生活中应用,人造木材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知道不同的问题需要应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利用简单的物品和器材做一些模拟实验,会利用有限的条件制作简单模型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并能对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勇于大胆想象;善于用已学知识改善生活;知道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二. 教学内容: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各部分的特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地震形成的原因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理解沉积.搬运等地表的影响三. 单元课时分配: 1.《地球内部有什么》 1课时 2. 《火山》 1课时 3. 〈〈地震〉〉 1.课时 4. 〈〈做一块卵石〉〉 1课时 5. 〈〈各种各样的矿物〉〉2课时 6. 〈〈地表的变化〉〉 1课时四.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鸡蛋.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相关资料等。
第一课 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过程与方法:2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地球的构造教学准备:教学图片.相关图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交流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 --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2 .学生汇报交流: (1)哎,你们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组,哦,你们小组发现地球内部分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噢他们还搜集到一张地球内部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地球内部照片)(2) 你们小组知道了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3) 你们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哦,你说像荔枝,你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想)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实验,并交流发现)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你说,噢,你发现了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我们知道了地壳下面的是部分是地幔,不过由于人类的技术限制,人们对地幔、地核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板书:蛋壳、蛋清和蛋黄)3 .小结: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想)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1.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3.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全课总结: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相信你在研究的过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当然你也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制作,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板书设计 1.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壳: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地核:最内部的一层,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最高,压力最大。
教学反思:从地球内部物质的温度不同为引导,使学生明白,这些温度不同的物质是不可能混合2火 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过程与方法:1.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火山会给人类带来的不同影响2.渗透科学自然观,体会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难点:火山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学生:酒精灯、番茄酱、土豆泥、火柴、三脚架、铁盒(或铜片)、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 学 过 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播放课件,教师讲解)2、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生答:火山)3、揭题: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
板书课题: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二、新授A、引入1、问:你们听说过火山吗?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来说说吧!2、自由交流:关于火山的知识3、再问: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5、小结: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1、什么是火山 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3、火山喷发 4、火山的危害 5、火山的奉献 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1、导入: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1)、提问: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地球可分为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2)、讲解(课件):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xx-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
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3)、提问: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4)、生答:鸡蛋、气球、花生、苹果┄┄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吹鸡蛋、吹气球a、吹鸡蛋(1)、解疑: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地壳)蛋白呢?(地幔)蛋黄呢?。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