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伸缩缝.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6783116
  • 上传时间:2018-10-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3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伸缩缝伸缩缝篇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关于伸缩缝的设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第 9 章 构造规定 伸缩缝 第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表 结构类别 室内或土中 露天 100 70 排架结构 装配式 75 50 装配式 框架结构 55 35 现浇式 65 40 装配式 剪力墙结构 45 30 现浇式 40 30 挡土墙、地下装配式 室墙壁等类结 30 20 现浇式 构 注: 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第条 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1 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 8m 的排架结构; 2 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的排架结构;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4 采用滑模类施工工艺的剪力墙结构; 5 材料收缩较大、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等 第条 对下列情况,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 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2 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 3 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

      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 第条 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当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 篇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设计探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设计探讨 [摘要]结合规范,论述了混凝土结构中温度伸缩缝设置的由来以及现行规范的要求并针对工程实践,提出了几种增大伸缩缝设置间距甚至取消温度伸缩缝需采取的几种措施,可供从事工程结构设计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约束 伸缩缝 后浇带 裂缝 在实际的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大多数是超静定的受到各种约束作用,当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而发生变形、位移时,结构就会因此而产生约束应力这种约束应力随着混凝土结构尺寸的加大而逐渐积累,当数值超过一定限制后,就会在混凝土结构中引起裂缝肉眼看不见的裂缝(一般小于) ,对结构的使用,包括防水、防腐和负荷皆无危害工程上将这种具有以下的裂缝称为无裂缝结构但是,由于外荷载的作用或变形的影响,混凝土中先天性的裂缝就会扩展并增加,当裂缝宽度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应力分布变化,改变结构体系的计算假定、改变结构体系的受力状况,以致危害结构的观瞻和使用,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但是,混凝土的收缩量总有一个限值(极限收缩量) ,混凝土的收缩在浇筑后一定时间内会渐趋停止。

      由此,针对一种特定体型的混凝土结构,应该可以确定一个长度范围,在此范围内,由于温差及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约束应力及位移不致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个允许结构“自由”伸缩而不致引起较大约束应力及裂缝的长度范围(和结构体系有关)即为我们设计中的伸缩缝间距 我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中对伸缩缝的设置已有较明确、详细的规定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中大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使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普遍增加,同时粉煤灰等掺合料也在混凝土中大量掺入细粉含量的加大使得混凝土的水化热有所增加,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加大此外,高层建筑混凝土中采用的轻骨料以及由于施工要求而添加的外加剂等也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因此,我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XX 在原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下表一的规定 规范还明确规定: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篇三:规范对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XX 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并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3) 当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3 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 1)房屋立面高差在 6m 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 1/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XX 6.5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处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 6.5. 1 采用 表 6.5.1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1 对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普通砖、蒸压粉煤灰普通砖、混凝土砌块、混凝土普通砖和混凝土多孔砖房屋,取表中数值乘以的系数,当墙体有可靠外保温措施时,其间距可取表中数值;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3 层高大于 5m 的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伸缩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 1.3; 4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5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缝宽度应满足各种变形缝的变形要求;在进行立面处理时,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XX 3.4.5 体型复杂的建筑并不一概提倡设置防震缝。

      由于是否设置防震缝各有利弊,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总体倾向是: 1 可设缝、可不设缝时,不设缝设置防震缝可使结构抗震分析模型较为简单,容易估计其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但需考虑扭转地震效应,并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确定缝宽,使防震缝两侧在预期的地震(如中震)下不发生碰撞或减轻碰撞引起的局部损坏 2 当不设置防震缝时,结构分析模型复杂,连接处局部应力集中需要加强,而且需仔细估计地震扭转效应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影响 6.1.4 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 15m 时不应小于 100mm;高度超过 15m 时,6 度、7 度、8 度和 9 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 和 2m,宜加宽 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 1)项规定数值的 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 1)项规定数值的 50%;且均不宜小于 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XX 3.4.9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设置防震缝。

      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的建筑,应根据不规则程度、地基基础条件和技术经济等因素的比较分析,确定是否设置防震缝 3.4.10 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震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 15m 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 15m 时,6 度、7 度、8 度和 9 度分别每增加高度 5m、4m、3m 和 2m,宜加宽 20mm;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 1)项规定数值的 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 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 100mm 2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3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4 8、9 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5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6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7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3.4.11 抗震设计时,伸缩缝、沉降缝的宽度均应符合本规程第 3.4.10 条关于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3.4.12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3.4.12 的规定 3.4.13 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 30m~40m 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 后浇筑; 4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5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12.2.3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 30m~40m 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 45d 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XX 8.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按表8.1.1 确定 注:1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 12m 8.1.3 如有充分依据对下列情况,本规范表8.1.1 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 1 采取减小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的措施; 2 采用专门的预加应力或增配构造钢筋的措施; 3 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采取跳仓浇筑、后浇带、控制缝等施工方法,并加强施工养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培训解读课件.pptx 在全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校长在高一军训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发言:铸就青春底色 磨砺奋斗品格.docx 在某乡卫生院第三季度乡村两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培训暨当前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某乡2025年度跨省转移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科技局长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某中心卫生院乡村两级及国培项目人员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心理健康教育材料:赶走emo做最好的自己.docx 在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全市双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某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中学新学期开学工作筹备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2025年公司“十五五”规划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某园区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团干部培训班上的学习研讨发言材料.docx 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某市系统行业文明建设暨“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县关于对乡(镇)和县直部门“一把手”监督谈话会上的点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