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合肥市区属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11页安徽省合肥市区属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则它们(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4:3C.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2、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C.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D.若,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3、在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 B. C. D.4、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成正比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5、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与地面不动的其它物体B.我们说“日落西山”,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6、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NB.10NC.20ND.10N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丙三车,其x-t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曲线b、曲线c,t=3s时,直线a和曲线c相交,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已知乙车的加速度恒定且为-1m/s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s时,甲、乙、丙三车速度相等B.t=3s时,甲、乙、丙三车相遇(即刚好并排行驶)C.t=0s时,甲、乙两车间的距离为7mD.前3s内,甲、乙、丙三车的平均速度vb>vc=va8、如图所示,一个球绕中心轴线OO′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a、b两点的线速度相同B.a、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C.若θ=30°,则a、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2D.若θ=30°,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2∶9、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a、 F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A、B仍保持静止,且Fb=3Fa。
以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B表示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A.fA=Fa,fB=4FaB.fA=Fa,fB=2FaC.撤去Fb后,A、B仍保持静止D.撤去Fb后,A、B要开始运动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Fsinθ B.μ(mg-Fsinθ) C.Fcosθ D.μ(mg+Fsinθ)1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 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设经过b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和vb,则( ) A. B.C. D.12、如下图,哪些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A. B.C. D.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操作正确.(1)乙图中F1、F2、F、F′四个力,其中力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2)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A.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B.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C.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D.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14、(10分)重庆某校物理探究实验小组,使用50HZ交流电,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小点未画出则: (1)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2)根据纸带上所测得数据,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 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某小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710m,此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同时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汽车运动到C处与超声波相遇,当测速仪接受到发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670m,忽略测速仪安装高度的影响,可简化为如图所示分析(已知超声波速度为340m/s,)。
1)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a;(2)此路段有60km/h的限速标志,分析该汽车刹车前是否超速?16、(12分)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5m/s2,求:(1)从开始刹车汽车滑行50m所经历的时间;(2)在汽车停止前4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17、(12分)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任何人不得私自贩卖运输违蔡物品,若一辆装有毒品的汽车以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当这辆汽车刚刚驶过一辆警车时,警车立即由静止开始以2. 5m/s2的加速度追去,问(1)警车何时截获毒车? (2)警车截获运毒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D【解析】A: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4,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4.故A项错误.B: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4:2,角速度大小之比为4:2.故B项错误.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4,角速度大小之比为4:2;据可得,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3.故C项错误.D: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4,角速度大小之比为4:2;据可得,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4.故D项正确.2、D【解析】AB.两车在速度相等前,距离越来越小,若不相撞,速度相等后,距离越来越大,所以甲、乙辆汽车之间的距离可能先不断减小、后不断增大,故AB错误;CD.当两车速度相等时,有解得两车恰好不相撞时有解得若两车一定不会相撞,C错误,D正确。
故选D名师点睛】两车在速度相等前,距离越来越小,速度相等时,若不相撞,则距离越来越大临界情况是速度相等时,恰好相撞,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不相撞的条件3、B【解析】试题分析:a、b两个球尽管接触,由于两细绳竖直,但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A错误;两球存在相互挤压,发生了弹性形变,两球之间存在弹力.故B正确;a、b两个球尽管接触,但相互没有挤压,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两者之间不存在弹力,故CD错误.考点:弹力【名师点睛】判断弹力是否存在常用两种方法:一是条件法;二是假设法,根据平衡条件判断.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一是直接接触;二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也可以采用假设法判断.4、C【解析】A.根据f=μF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垂直作用在接触面上的正压力大小成正比,选项A错误;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选项C正确;D.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例如当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静止的地面受滑动摩擦力,选项D错误5、D【解析】参考系的选择可以任意,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不一定选取地面,A错误;我们常说“日落西山”,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B错误;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C错误;坐在火车上的乘客以自己为参考系,自己不动,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向自己运动,D正确.6、B【解析】当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当两个力夹角为120°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故B正确,A、C、D错误.【点晴】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分力的大小,当夹角为120°时,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的大小.7、BD【解析】x-t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分析三车的位移关系、速度关系.【详解】A、B项:t=3s时,图线相交,表示甲、乙、丙三车相遇,而不是速度相等,故A错误;C、D项: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表明甲、乙现两车此时在离坐标原点距离相等且速度相等, ,解得:乙车的初速度为,前3s内,乙车位移为:,解得,即时刻,乙车在距坐标原点负方向7m处,甲、乙两车距离,故C错误,因甲、丙两车位移相等,乙车位移大,故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8、BC【解析】AB:共轴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故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但运动半径不等,所以线速度不等,故A错误,B正确.C、设球的半径为R,当θ=30°时,a的转动半径r=Rcos30°=,b的转动半径为R,根据v=rω可知,va:vb=:2,故C正确;D、设球的半径为R,当θ=30°时,a的转动半径r=Rcos30°=,b的转动半径为R,根据a=rω2可知,ana:anb=:2,故D错误.故选BC9、BC【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对A的静摩擦力大小;以A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桌面对B的静摩擦力大小,故A错误,B正确;撤去Fb后,以A为研究对象, B对A的摩擦力大小,以AB为研究对象,桌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B仍保持静止,所以A,B仍保持静止,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10、CD【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由于匀速运动所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在水平方向有摩擦力f=Fcosθ,所以C正确,A错误;再由f=μFN,FN=mg+Fsinθ可知,摩擦力f=μ(mg+Fsinθ),所以D正确B错误.故选CD.【点睛】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11、AD【解析】设b点的速度为vb,加速度为a,根据x=v0t+at2得:s=vam-am2 s=vbn−an2 vb=va-am联立解得故BC错误,AD正确12、ABC【解析】两个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只表示了速度方向相反,即运动有往复,但它们的速度变化都是均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