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阅读答案.doc
4页五年级寒假阅读答案五年级寒假阅读答案 第一课第一课 (一)溪水与石头 1、A 2、不会改变,粉身碎骨,挺身向前,前赴后继(其中任何三个均正确) 3、石头的棱角变秃了身躯变小了 4、C 5、溪水依然 唱着歌儿,淙淙地流着 6、第一段(1)第二段(2-4)第三段(5) 7、(1)(二)1.洁白的茉莉花2.第一段(1):闻到花香第二段(2—3):送给 老师第三段(4):浮想联翩3.感想4.学生们学好本领成为有用 之才,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因此老师将感到非常高兴和安慰 (三)1.女清洁工 2.全文可分三段:……年轻的女清洁工‖……消失在 晨雾中‖……我尊敬你第一段:清晨,我又看见了那个女清洁工第二段: 写她专心致志地打扫卫生 第三段:抒发对女清洁工的尊敬之情3.她戴着 手套,不停地挥动着扫把她披了一身密密的细细的小水珠,连眉毛上也是, 被阳光一照,闪着五彩的光4.她两眼明亮、坦然,对待工作专心致志,一丝 不苟5.这篇短文通过描写女清洁工忘我劳动的情景,抒发了对劳动者的尊敬、 赞美之情第二课第二课(一)A1、少年鼓手2、少年鼓手冒死送信的事,他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3、第一段(1):意大利军队被包围。
第二段(2-5): 少年鼓手冒死送信第三段(6):侵略军被打败4、增援:增加人力物力来 支援落花流水:比喻惨败 (二)自由与生命 1.(1)孩子捉蝴蝶引起“我”回想童年时代的事情2) “我”捕捉到一只小画眉,把他关进笼子,听他歌唱3)母画眉用毒草莓毒 死了小画眉4)“我”再也不捕捉任何生物关进笼子了2.那歌声美妙绝 伦,没有一件人间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3.画眉妈妈坚信孩子死了总 比活着做囚徒好4.尊重生命5.画眉不应关在笼子里,而应自由自在地生 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三)故乡人 1.ch^ng děi 2.L 方 六 3.意想不到的突然变化4.最 后一段中“说着亲切地拍拍我的头,蹬上车,走了这一细节描写,更有力 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5.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单独旅行途中迷路受到别 人帮助的故事,赞扬了“故乡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第三课第三课(一)1.按时间顺序2.露珠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珍珠,一颗、两颗、三颗……啊!像月光下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 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3.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 露珠 (二)1.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忙的意思。
安详:从容不迫,镇静的意思 2.(1)(√) (2)(×)3.十分疲劳,想歇息一下;对遇到严寒折磨早 有思想准备,所以不慌不忙,十分镇定;一心为了别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 己的崇高精神三)奇特的峨眉山 1.奇特;先写峨眉山“跳身岩”的顶峰,再写云海奇观, 最后写峨眉山的日落时间先后2.千山万壑、奇峰怪石、苍松翠柏、精巧玲 珑、巨峰突起3.(l)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2)精巧玲珑: 形容精细、巧妙3)云海奇观:云雾中奇妙的景象4.(1)比喻(2)拟 人 (3)夸张第四课第四课(一)《将军和士兵》1、责备、威风、精神抖擞 2、B(√)3、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第二段(第二至第九自然段);第三段(最后一自然段) 4、短文写了皮定钧将军和一位哨兵的对话赞扬了将军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 精神 (二)1.考试 2.第一段(1):一位美国教育家要做一个实验第二段 (2—6):小梅指挥两位同学先把小铅锤提出来第三段(7—8):美国教育 家赞扬小梅 3.遇到危险要沉着,要先想到别人 (三)任弼时、(一)略二)1、制造、拒绝、需要、同意 2、第一句话为 一层,其他为第二层总分关系3、三件事1)他不随便用老乡的东西。
(2)他遵守公园的制度3)不为妹夫介绍工作4、任弼时同志的整个生活 里渗透着原则性第五课第五课(一)桃花1.,:“!!!,2.① ③ 3.桃花结成桃子 4.② 5.第一段:春天,所有的桃花都盛开了,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 它们传粉的酬谢 第二段:写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大桃子,只有它可怜地 凋谢了,没有结果 第三段:写自私自利和吝啬不仅失去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二)我爱牵牛花2.乐于:对做某件事感到快乐本色:本来面貌坚忍不 拔: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游离:移动,离开3.那翠绿的叶片,红的、 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像是在屋前挂上了条条彩带这句话中把花 索比作彩带4.偶尔被大风吹下来,她也不灰心,一有机会,就借助风的力量 再次攀上去5.第一段(1):我爱平凡的牵牛花第二段(2—4):向高处 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第三段(5):我爱牵牛花6.总分总,奋力向上攀登, 喜爱牵牛花,向高处攀登是牵牛花的本色 (三)1.异口同声:胸有成竹:2.第一段(1):总写林巧稚的回忆第二段 (2—6):一堂生物课的经过第三段(7):林巧稚悟出的人生道理。
3.林 巧稚上一堂生物课的故事;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 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第六课第六课(一)将军与卖油翁 1.卖油老人用事实告诉将军熟能生巧的道理2.将军表演射箭,每一发都射中红心3.他把一个带孔的铜钱放在油瓶口, 不用漏斗,就把油从孔里倒进油瓶油倒完了,钱孔上没沾一滴油4.短文通过将军射箭能百发百中,自以为了不起,卖油老人用事实教育将军的事,告诉 了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抢险》2.清楚;安全 3.第一段(1):1961 年 5 月的一天,刘少奇 到武汉视察第二段(2—3):刘少奇途中遇险,下令救渔船第三段(4): 渔船上的人全部得救4.少奇同志斩钉截铁地说:“正因为是国家主席的船, 就更应该救险!” 风筝与线 (三)1.略 2.第一段:风筝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高的第二段:风筝责备线 牵住了它,否则会比飞机更高第三段:断线的风筝跌落在地3.(2) 松树的风格第七课第七课(一)1.歌颂、崇高、敬仰、茁壮 2.①生命力强,要求于人的少,自我牺牲的精神②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3.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 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落下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 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 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 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作者借松树比喻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4.我对 松树总是怀有敬仰之心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人的可谓少矣!这 是我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 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 格这段短文通过写松树的生长和用途,以物喻人,歌颂了具有共产主义风格 的人 (二)1.①B ②C;2.索然寡味、起飞、挖苦;3.聚精会神、五颜六色、惭愧; 4.讲人们对木匠前后评价的不同及羞愧心理5.雕凤凰;6.(略) (三)肖伯纳的感慨 1. , : “ 2.(3) 3.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 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4.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 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第八课第八课(一)1.略 2.指六个瞎子都说自己说得对,不停地争论3.鼻子、脚、腿、背、身子、尾巴4.省略了瞎子们争论时说的话5.要点:认识事 物不要以偏概全6.盲人摸象 (二)成语与广告 1.刻不容缓、默默无闻、其乐无穷、一鸣惊人; 2.移花接木、堂而皇之、貌 合神离、偷梁换柱; 3.指“蚊香”的宣传广告,用来指蚊香的驱蚊效果好。
4.第一种意见是蔑视,认为玷污了成语第二种意见是赞同,认为颇具中国特 色的文化气息第三种意见是认为不合适,使成语之林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 地第四种意见是反对,认为影响小学生对成语的正确学习与运用 (三)、无名花 1.(1) 2.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无私,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坚强 3.第二 自然段——拟人,第三自然段——比喻 4.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对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和像无名花一 样无私、坚强的人们的歌颂和赞美 5.写无名花无私:色彩缤纷、万紫千红 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 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 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 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 作肥料滋养大地…… 写无名花坚强: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 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 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第九课第九课(一)我最不喜欢的人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把培养后一代的任务放在首 位,对本职工作极端负责。
所以我喜欢这样的爸爸 (2)情谊 1.特别,不寻常 2.分段 第一段:“昨夜⋯⋯慢慢地朝学校走去段意:写一场无情的大火 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第二段:“教室里⋯⋯玲玲段意:写第二天,我一进教室中队长方萍就将 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用品的一个大纸包交给我 第三段:余下部分段意:写看着同学们送给我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 声感人的话语,大颗泪珠禁不住地滚下来 3.③√ 4.⑤√ 5.我家的一切都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缩句:泪 珠滚下来 6.看着/⋯⋯听着/⋯⋯我用力/⋯⋯极力/⋯⋯那大颗大颗的泪 珠/⋯⋯ (三(三) )在饭店里在饭店里 1.xīng√ jiàn√ pēn√ zàn√ 2.(1)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2)就 (3)没有任何办法 3.(商量) (赞许) (热情) (宽敞) 4.第一段(1-2)写一天中午放学时,天空突然下大雨,我与何菲来到幸福餐 厅 第二段(3—12)写一位老奶奶扶着盲人老大爷也来吃面,那位年轻姑娘不肯让 座,而我与何菲不仅让座还端来面条给他们吃 第三段(13—14)写我与何菲受到老人和顾客们的赞扬 5.中心思想:文章通过我在幸福餐厅让座给两位老人的事,赞扬了社会主义还 是好人多,从而教育了那位自私自利的年轻姑娘。
6.认识到自己这种自私的行为是错误的 7.(1)王兰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解放军叔叔讲抗日战争的故事 (2)妈妈生病了,我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看看她好点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