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局部解剖学总复习手打整理.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精****档
  • 文档编号:43818275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头部境界和分区:头部境界和分区:借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端、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颈部分界借 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连线,分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头部体表标志头部体表标志 1、眉弓、眉弓:位于眶上缘上方的弓状隆起,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其内侧份的深面有额 窦2、眶上切迹、眶上切迹(眶上孔):位于眶上缘中、内 1/3 交界处,眶上血管和神经由此通过用力按 压该处,可引起明显疼痛3、眶下孔、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 1cm 处,眶下血管和神经由此穿出, 此处可进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4、颏孔、颏孔:通常在下颌第 2 前磨牙根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中点, 距前正中线约 2.5cm 处此孔呈卵圆形,开口多向后、上、外方,有颏血管和神经通过,为颏神 经麻醉的穿刺部位5、翼点、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额、顶、蝶、颞四骨在此连接,多 呈“H”的缝6、颧弓、颧弓:由颞骨的颧突和和颧骨的颞突共同构成,颧弓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 的下缘,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 7、乳突、乳突:位于耳垂后方,其根部的前内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孔出颅。

      在乳突后部的颅底内面 有乙状窦沟,容纳乙状窦行乳突根治术时,应防止上及面神经及乙状窦8、枕外隆凸、枕外隆凸:位于枕 骨外面正中向后的最突出的隆起,其内面是窦汇 面部浅层结构面部浅层结构:皮肤与浅筋膜;面肌;血管、淋巴及神经 血管:血管:①①面动脉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行向前内上方,经二腹肌后腹与茎突舌骨肌深面,进入下颌下 三角,下颌下腺的深房,在咬肌止点前缘绕过下颌下体下缘转至面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 交界处,可触及面动脉搏动②②面静脉,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后方,向外下越下颌体下 缘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于舌骨大角高度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在口角平面 以上一般无静脉瓣,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又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眼 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临床上将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危险三角” 神经:神经:1)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大分支①①眶上神经眶上神经:眼 神经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切迹或孔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额部皮肤②②眶下神经眶下神经:上颌 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穿出眶下孔,在提上唇肌的深面下行,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 鼻翼及上层的皮肤和黏膜。

      ③③颏神经颏神经:下颌神经的分支,出颏孔,与同名血管伴行在降口角肌深 面分为数支,分布于颏部、下肢的皮肤与黏膜2)面神经)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前外穿入腮腺,先 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分支,由腮腺上缘、前缘及下 端穿出,支配面肌和颈阔肌①颞支②颧支③颊支④下颌缘支⑤颈支 腮腺咬肌筋膜特点:腮腺咬肌筋膜特点:①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深入腺体,将其分隔为许多小叶 故腮腺化脓可形成多个散在的小脓灶,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切开每一个脓腔;②腮腺的浅层致 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部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下颌间 隙相通故腮腺化脓时,易穿过深层,形成咽旁脓肿 面神经穿过腮腺的结构:面神经穿过腮腺的结构: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 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上述血管和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 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 面神经分段面神经分段:第一段第一段为面神经从茎乳突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 切迹内第二段第二段为腮腺内段。

      面神经主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腮腺内,面神经干位于下颌 后静脉和颈外动脉的浅面,分颞面干和颈面干,自干再发出 9~12 条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 成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五组分支第三段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部分,分别从腮 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面部间隙:面部间隙:指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间,散在与筋膜间、筋膜与肌间、肌与骨膜间之间的潜在间 隙,彼此相通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舌下间隙 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的关系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的关系: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和神经通 过下颌切迹穿过此间隙,从深面进入咬肌,下部前临第三磨牙后为腮腺许多牙源性感染在此扩 散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牙 源性感染常累及此 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分为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分为 5 层层: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 、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 织和颅骨外膜浅部 3 层紧密结合不易分离合称头皮 帽状筋膜:帽状筋膜:位于额顶枕区中部,坚韧致密,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该肌枕腹, 至颞区逐渐变薄, 与颞浅筋膜相续。

      颈部境界和分区颈部境界和分区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分界;下 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与胸部及上肢分界分分 区:区:颈部分为固有颈部和项部两侧斜方肌之前和脊柱前方部分称为固有颈部,即通常所指的颈部;两侧斜方肌前缘之后和脊柱后方的区域称为项部 固有颈部固有颈部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颈前区的内侧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 乳突肌前缘颈前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含颏下三角和左、右下颌下三角)和舌骨下区 (含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外侧区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 1/3 上缘 之间肩胛锁骨肌将颈外侧区分为枕三角和锁骨上三角(大窝) 胸锁乳突肌区即为该肌所覆盖的 区域 体表标志体表标志 1、舌骨、舌骨:位于颏隆突的下后方,适对第 3、4 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平面循舌骨体向两侧 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体表标志2、甲状软骨、甲状软骨:位于舌骨与环状软骨之间甲状软骨 上缘约平第 4 颈椎高度,颈总动脉在此处分为颈内、外动脉成年男子甲状软骨左、右板融合处 的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喉结。

      3、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 6 颈椎 横突,是喉和气管及咽和食管的分界标志也可作为计数气管环的标志4、颈动脉结节、颈动脉结节:即第 6 颈椎横突前结节,平环状软骨弓颈总动脉恰在其前方,故压迫此,可暂时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颈丛皮支穿出,为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 锁骨头与锁骨的胸骨端上缘之间为锁骨上小窝6、胸骨上窝、胸骨上窝:是位于胸骨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 此处可触及气管颈段7、锁骨上大窝、锁骨上大窝:位于锁骨中 1/3 上方在窝底可触及锁骨下的动脉的搏动、 臂丛和第一肋 颈前静脉:颈前静脉:起自刻下部,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沿下颌舌骨肌浅面下行,至锁骨上方时转向外侧, 传入胸骨上间隙,汇入颈外末端或锁骨下静脉,少数汇入头臂静脉 颈外静脉: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会和而成,沿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下行,于 锁骨终点上方 2-5cm 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 能阻止血液反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因为颈外静脉与颈深筋膜结合 紧密,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体栓塞。

      颈丛皮支:颈丛皮支:①枕小神经②耳大神经③颈横神经 ④锁骨上神经 面神经颈支: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走行于颈阔肌深面,支配该肌 颈筋膜颈筋膜:是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深面的深筋膜,包绕颈、项部的肌和器官颈筋膜可分为浅、中、 深三层,各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筋膜间隙 ((1)浅层)浅层:即封套筋膜 ((2)中层)中层:又称气管 前筋膜(或内脏筋膜) ((3)深层)深层:又称椎前筋膜 ((4)颈动脉鞘)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 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颈筋膜间隙颈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 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 刻下三角:刻下三角:是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 深面由两侧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构成此三角内有 1-3 个刻下淋巴结 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境界: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浅面有皮肤、浅筋 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

      内容:1.、下颌下腺:包裹在 封套筋膜形成的筋膜鞘内 2 血管、神经和淋巴结: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下颌 下神经节 舌骨下区舌骨下区该区是指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舌骨以下的区域,包括左、右颈动脉三角和肌三角 颈动脉三角颈动脉三角:境界: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 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封套筋膜,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内容: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 颈深淋巴结等 肌三角肌三角肌三角: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 深一次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经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内容:肌三 角内含有位于浅层的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位于深层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以及 位于气管前筋膜深部的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气管 甲状腺甲状腺呈“H”形 2)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颈部的前外侧,上端达甲状 软骨中部,下端至第 6 气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 喉上神经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沿咽侧壁下行,于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至其后方,右喉返神经勾绕右锁骨下动 脉至其后方,两者均在食管气管旁沟上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称为喉下 神经 颈袢颈袢:由第 1-3 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来自第 1 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先随舌下神经走行,至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为舌下神经降支,又名颈袢上根,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浅面下行 颈袢发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 诸肌,可避免损伤颈袢的肌支 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动脉鞘及其内容: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全长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鞘内上部有颈内 动脉,下部为颈总动脉在颈动脉鞘下部,颈内静脉位于前外侧,颈总动脉位于后内侧,在二者 之间的后外方有迷走神经鞘的上部,颈内动脉居前内侧,颈内静脉在其后外方,迷走神经行于 二者之间的后内方颈动脉鞘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下腹、 颈袢及甲状腺上、中静脉;鞘的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通过,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 椎横突等;鞘的内侧有咽、食管颈部,喉、气管颈部,后返神经和甲状腺侧叶等 颈交感干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被颈深筋膜椎前层所覆 盖。

      颈下神经节:位于第 7 颈椎平面,在椎动脉起始部后方,多与第 1 胸神经节融合为颈胸神经 节,又名星状神经节以上 3 对神经节各发出心支入胸腔,参与心丛组成 胸膜顶:胸膜顶:是覆盖肺尖部的壁胸膜,突入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 1/3 上缘 2-3cm前、中、后斜角肌 覆盖其前、后及外方其前方邻接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下静脉,左侧 还有胸导管;后方贴靠第 1、2 肋,颈交感干和第 1 胸神经前支;外侧邻臂丛;内侧邻气管、食管, 左侧还有胸导管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