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语习得反思报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90203380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flections第二章 Founda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学习完第二章,对整本书就有了一个大致的、初步的了解首先讲了关于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为什么能够得以研究,主要是因为它拥有现实基础和认识基础什么 是现实基础,就是现在的世界上,multilingual的人远远多于monolingual的人;而认识基 础就是指单语者与双语者在语言知识的认知过程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才会有了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这一门研究其次,课本也分析了一语习得于二语习得的差异这是 我很感兴趣的一个点因为在很多时候,一语习得是一种innate capacity (与生俱来的一种 能力),因此儿童在母语的学习中会体现出这个特点,而在儿童的二语习得里面,我们就看 不到在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中的优势更多的时候,特别是在initial state以后,学习 者学习语言的能力也会有所变化,这时候就必须要通过一种interlanguage (中介语)来学习 他们的second language。

      当然这种interlanguage在从母语迁移到第二语言的时候,会有不 同的效果,分为 positive transfer, negative transfer and interference (通常是只母语的干扰), 因此在学习二语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中介语的功能我想借用一下我教我表哥的孩子语言的经历来解释一下一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不同这 个小女孩她在很小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就能表现出对母语的一种天赋,无论是在发音还是理 解能力上,都能很好的跟着我们的思路我教她叫我“姑姑”,当我说的时候也用手指着我, 表明我就是她的姑姑接着她经过大概十几次的练习就会了,而且下次当她见到我的时候, 她会主动叫我姑姑,说明她在学习这个称呼的时候也理解了这个词代表的是一种身份,一种 关系,至少知道姑姑就是我这个人所以这种对母语学习的敏感、聪慧程度我觉得是二语所 不能及的后来,在她长大了,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放假的时候,我去她家,她拿出一本英 语书,在学单词,我看到她书本上用着家乡话在注明某个单词的发音的时候不自觉的笑了, 这看来母语对二语的学习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语言学框架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分为内在思路和外在思路下的研 究。

      其中我觉得外在思路下的二语习得及其研究让我最感兴趣,也是最贴近我生活的实际 的外在思路的的一个大的理论框架是Functionalism (功能主义),这也是第一次从外部 external 来看语言,实现了一个突破功能主义研究的重点是真实环境中的语言使用,课文 里面有说到:“ st u dy of SLA begin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urpose of language is communication, and that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in L1 or L2) requires communicative use.”这一点在我的现实生活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现在正在做一份家 教,对象是初一的小男孩,我就把功能主义这种理论运用在他身上,而且看到效果还不错 我主要是负责他的英语口语部分的,因为他将来要出国,所以他妈妈想让我给他锻炼一 下,所以在平常的一些练习中,我都是根据现实的情境模拟,进行角色扮演,我的教学步骤 大致如下:1. 首先根据现实情境的需要,给小孩输入(input)一些必备的单词、词组和句型。

      2. 接着就是根据这些输入的knowledge进行造句、对白编写,然后对话练习3. 最后就是一个 output 的一个过程了,我会跟小孩根据我们的对话练习进行场景模拟,分别角色扮演,把学到的真正的运用到生活中,而且我还会在对话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他 之前学过的一些表达,以此来考核他究竟有没有好好的掌握了这些知识记得有一次我去家教,小孩的妈妈很开心的过来跟我说,小孩终于敢鼓起勇气去跟外国 人交流了,这在我看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他了解了我的目的,也学习到了真正的知识, 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去,很好的一次尝试我觉得其中的Systemic Linguistic(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最能阐述我的教学思想的它强 调了 meaning potential (语言的潜在意义),语言是有功能的,它就是要表达一个有语境的 意义,同时也强调了我们的creative这种精神,也就是说如果是在不同的场合,我们面对不 同的人,就该用不同的方式来说话、交流,以达到一种特定的效果举一个例子来说,就是 例如我们在遇见长辈,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跟用语都是要用比较尊敬、谦卑的,让长辈感觉到 我们对他们的尊重第四章 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习 得的心理过程)这一章主要是在讲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其中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理论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信息加工理论)是很重要的,它认为二语学习过程和其他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 习过程是一致的。

      通过三个阶段,便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加工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 Input 输入是一个最基础的阶段,没有输入,就没有信息可提供给大脑去加工,人 也就因此没办法学习到任何东西2. Central processing 这个中间过程阶段也还分为三种处理方式:1) Controlled-automatic processing (这个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习者需要付出 较多的注意力,进行有控制的加工)2) Declarative-procedural knowledge (这个阶段是把信息加工处理,成为知识储 存起来)3) Restructuring (这个是在学习过程的转变中,心理表征的一个重构3. Output 这个阶段是检验习得的一个过程在我自己的下乡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的教学也是有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的还记得我 第一次下乡,其实也算是一次实践活动,我去到了一个高中教高二升高三的英语,教的是基 础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在半个月的教学中,我上课的时候,差不多都是遵循一种模式, 就是先input,再通过一些方法来加强记忆和理解,接着就是练习,测试,output的一个过 程我自己摸索了一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就是联想法,把单词按照跟相关的单词有联系的关 系那样子记住,而且每堂课都有帮他们运用到真正的记忆单词上面,所以我觉得在开始的时 候,对他们来说可能还不熟悉这种方法,也还不会运用,但是等慢慢地练多了,他们熟练了 就会很快的运用,所以在output这一阶段的时候,我总是会收到很多的surprises,也觉得 自己能够帮助他们,所以很开心。

      那时候还不知道原来这跟学生心理有关系,现在就比较清 楚了的社会环境)要学好一门语言,学习者不仅是要具备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因为我们是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学习语言的,而且我们的学 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要用于交际,所以就必须学会这种交际能力我们在第二语言习得的 时候,受到的不仅是微观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宏观社会因素的影响不过跟社会的互动其 实是更有帮助我们的二语习得的,它们两者是分不开的,互相影响而我们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也通常会受到一些交际场景的影响,所以下面我想谈谈我 对一些交际情景对我们习得的影响交际情景有:语言情景,就好像在广东,粤语会说“吃饭先”而不是“先吃饭”,但是 在普通话看来,必须是“先吃饭”才是正确的,所以说明了二语的学习会受到母语还有语言 情景的影响;心里状态,其实就是一个考一个人对语言运用的注意程度还有智力方面的情况, 例如,我们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或者应该怎么用最适当的言行举止来对待他们, 就像是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无缘无故的就在课上顶撞老师,如果有什么意见, 都必须课后再提出,这才是我觉得的更符合交际情景的方法;微观社会情景,即交际场景的 特点等。

      在我给家教孩子上课的时候,因为他的口语还在初级阶段,所以当我有时候会给他一些 听力练习的时候,我会放慢我的速度,好让孩子跟得上我,另外,我会在重点要注意的单词 或句子重读它们,来引起小孩的注意力再而,我有空的时候会教给他语法,在特定的情况 下,会事先教一些句式,好让小孩理解我讲课的目的,并且更加有针对性的去学习他的第二 语言所以这一切都说明了,社会互动是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的第六章 Acquiring Knowledge for L2 Use (从语言使用角度看第二语言 知识的习得)这一章主要就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看的,说的简单、具体点,就是从听说读写这些技 能来看二语习得我对 Academic vs.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学术能力 vs. 人际的交往能 力)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在不同的能力里面,我们强调的学习的二语的侧重 点都是不同的在Academic competence里面,也就是学术能力,它把reading作为最主要 学习的内容,接着是listening、writing和speaking、虽然这几个是放在后面,但是也不表 示他们就不需要被学,而只是表示在学术方面,我们更加看重的是reading能力的一个培养, 因为我们更多的是input,更多的是看,而不是output,表达我们自己。

      其他三个以此类推 但是在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里面,因为是个人人际的交往能力培养,所以对各种技能 的要求又不一样了首先会强调的是listening部分,因为要交往,首先得听得懂,了解明白 了对方的意思才能更好的与对方进行交流,再而就是 speaking 了,先输入,然后再输出 后面就是 reading、 writing其实我个人是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的,因为在我暑假去梅州队三下乡当老师的助教的时 候,我们几个助教组成了一个小组然后带着三十几个初中英语老师练习口语的时候,就会发 现如果我们的方向,也就是我们的重点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也会有不同的反应一开 始我们是奔着提高老师的兴趣,还有尽可能多的让他们多练的方向去的,但是在我们教 他们学英文歌, free talk 后,有的老师反响这些在他们以后的教学当中是不实用的,对他们 的教学没有帮助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如果要注重他们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那些方法还算 是恰当的,我们注重listening和speaking那部分后来我们分析了老师们的要求,因为他们 大部分还是想着在这个三下乡过程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用,所以他们更 注重的还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需要多一点的reading,然后speaking反而是放在最 后的。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我们把学习二语的learner的性质分为不同类 型的时候,针对他们就必须要有不同的能力培养计划,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收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