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主义学习理论.doc
2页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布洛纳的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是80年代引进来的布洛纳写了一本书叫《教育过程》,这本书是很薄一个小册子在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第一次人造卫星上天,美国非常惊慌,为什么第一颗人造卫星不是美国发射,而是苏联发射的?美国人因为第二次大战以后,总以为他的军事上、科技上都是领先的,没想到第一颗人造卫星苏联抢先发射了,美国很惊慌,所以他的代表团到苏联去调查,调查他们的教育同时,1958年,美国的国会发表了一个法律——《国防教育法》这个《国防教育法》,就是要加强理科的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加强数学教学,所以那个时候叫做加强新三义,就是新的三门课,一个是理科,一个是外语,一个是数学在这个《国防教育法》发表以后,35位美国的科学家、教育家,在一个地方开会研究怎么改革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小学的教学布洛纳是当时的主席,开会时布洛纳做总结,在开会以后,这个总结报告就是这本书《教育过程》这本书很薄,也就是几万字的一本册子,但是它全面阐述了布洛纳的结果主义的学习理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教学任务主要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的任务不是别的,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它的任务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智力的发展,这跟前面的章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一致的,更重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第一个观点。
2)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不管教师教什么课,最主要是要使学生理解这本课基本的结构所谓基本的结构,就是基本的理论、基本的定义、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范畴等等而且他认为,这种基本的结构是可以教给每一个孩子的,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可以掌握这个基本的结构比如数学,数学有交换率,分割率等等再比如规律,物理有物理的基本的规律这基本的结构,是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孩子用不同语言,不同的方法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结构学生最基本的东西,他认为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结果什么是结构主义?要掌握一个最基本的结构,而不是掌握许多事实,也就是说,不是掌握这个学科的很多很多具体的知识,最主要的掌握基本理论3)布洛纳还提出来要用发现法,即在方法上提出来要用发现法所谓发现法,就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要像历史学家那样来学习历史他强调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发现法有几个基本程序:第一,选定一个或者几个问题;第二,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情景;第三,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第四,对假设进行验证,即收集材料,对假设进行讨论,论证,验证;最后,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做出了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而不是转化为动力。
也就是说,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问题,然后,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情景安排,然后假设这个问题得到什么结果,再收集资料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我举一个例子来讲,美国有一个小学,我们一个教师到那去进修,上一堂自然课,美国教师上课就采用发现法,教师发给每一个学生三颗葡萄干,一杯汽水,问这个学生,这三粒葡萄干搁在汽水里面会有什么现象,这就出现问题了,而且有情景,学生就去讨论,学生有的说,会沉下去,有的说会浮起来,有的说先沉下去再浮起来,教师就把大家讨论的意见一一写在黑板的左面学生做实验,实验中,这个葡萄干搁在水里沉下去了,后来出现很多气泡,气泡把葡萄干胀起来了,带动气泡浮到汽水上面来了,过了一会,气泡没有了又沉下去了先沉下去,再浮起来又沉下去,学生一片沸腾,学生们开始讨论,有的学生讲,这为什么有气泡?因为有汽水,又为什么浮起来?正是因为也气了,就像潜水艇一样,充了气浮起来,为什么沉下去?有的学生讲因为大气压力,把气泡压出来了,就沉下去了,教师把学生的提出来的意见一一写在黑板的右面,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对比,认为哪一个理解是正确的,就写在报告单上,然后就下课了就是这么一堂课,这堂课有假设,有问题,有情景,有假设,有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没有下结论。
我们去进修的那位老师就非常奇怪,怎么老师不讲一讲?美国老师回答没有必要讲,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一下,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这就行了,这个结论可能因为不同的观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观察可能会不一样,不同的角度观察可能会不一样,用不着下结论,让学生自己思考,这是小学的自然课这堂课实际上是讲浮力和压力,但是教师不给学生下这种结论,让学生自己思考这种发现法当时提倡了,但是这种发现法比较困难、比较繁琐、比较麻烦,所以并没有推广在80年代引进的时候,也有一些做了实验,但是觉得比较烦,所以这个方法并没有推广,但是布洛纳结构主义的思想,在我们教育界还是得到了承认,得到了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