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屏显示产品项目风险管理.docx
30页泓域/多屏显示产品项目风险管理多屏显示产品项目风险管理目录第一章 风险管理 3一、 风险形成的机制 3二、 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 6三、 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 7四、 效用期望值分析法 9五、 决策树分析法 12第二章 项目简介 15一、 项目单位 15二、 项目建设地点 15三、 建设规模 15四、 项目建设进度 15五、 项目提出的理由 15六、 建设投资估算 16七、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第三章 公司简介 19一、 基本信息 19二、 公司简介 19三、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20第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 21一、 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 21二、 建设投资估算 21三、 建设期利息 23四、 流动资金 24五、 项目总投资 2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27第五章 进度实施计划 29一、 项目进度安排 2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30第一章 风险管理一、 风险形成的机制1、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促使和增加损失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的条件,它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有形风险因素是指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物理性风险因素。
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及灭火设施的分布等对于火灾来说就属于有形风险因素而无形风险因素是指文化、习俗和生活态度等非物质的、影响损失发生可能性和受损程度的因素无形风险因素主要与人的行为有关,所以也常将二者称为人为风险因素在对风险进行管理时,不仅要注意那些有形的危险,更要严密防范无形的风险隐患根据风险因素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无数的外部和内部因素驱动着影响战略执行和目标实现的事项,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管理当局应当认识到了解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事项类型的重要性,外部因素及其相关事项主要包括: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等;而内部因素相关事项则主要包括基础结构、人员、流程等识别影响事项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对于有效的事项识别是很有用的,一旦确定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管理当局就能够考虑他们的重要性,并且集中关注那些能够影响目标实现的事项2、风险事项事项是源于内部或外部的影响战略实施或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它可能带来正面或负面影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而风险事项是造成风险损失的偶发事件,又称风险事件风险事项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以至引起损失结果的媒介,是从风险因素到风险损失的中间环节,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项的发生才有可能导致损失。
例如汽车刹车失灵造成的车祸与人员损伤,其中刹车失灵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项如果仅有刹车失灵而未发生车祸,就不会导致人员伤亡,又如,一段河堤年久失修,经不起洪水的冲击,但如果这个区域没有大暴雨也不会导致水灾损失除了识别主体层次的事项之外,还要识别活动层次的事项这样有助于将风险评估集中于主要的业务单元或职能机构,例如销售、生产、营销、技术开发以及研究与开发有时风险因素与风险事项很难区分,某一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风险因素,在另一条件下则为风险事项如冰雹,使得路滑而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这时冰雹是风险因素,车祸是风险事项;若冰雹直接击伤行人则它就是风险事项因此,应当以导致损失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来区分,导致损失的直接原因是风险事项,间接原因则为风险因素3、风险损失风险损失则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或消失显然,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损失是经济损失,即必须能以货币来衡量;另一方面,损失是非故意、非预期和非计划的上述两方面缺一不可如折旧,虽然是经济价格的减少,但它是固定资产自然而有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不符合第二个条件,不在这里所讨论的损失之列损失可以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前者指直接的、实质的损失,强调风险事项对于标的本身所造成的破坏,是风险事项导致的初次效应:后者强调由于直接损失所引起的破坏,即风险事项的后续效应,包括额外费用损失和收入损失等。
风险本质上就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项和风险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风险因素增加可能产生风险事项,风险事项则引起损失换句话说,风险事项是损失发生的直接与外在原因,风险因素为损失发生的间接与内在原因三者的串联构成了风险形成的全过程,对风险形成机制的分析,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安排都以此为基础二、 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根据衡量角度的不同,主要有两种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建立在标准赌博这一概念基础上的,它从经济上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第二种方法是指一些衡量技术,它们并不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更注重研究个人是如何认识风险的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后一种方法可能更为重要1、标准赌博衡量法假定抛硬币打赌:抛到硬币正面,可赢得40元;抛到硬币反面,则什么也得不到这是一个简单的50%对50%的赌博,也即是赢得40元和什么也得不到的概率各占一半,再假定现在用一笔钱来代替这个赌博换句话说,要么参与这个赌博,要么获得一笔钱,二者择其一、问题是要放弃赌博,至少应获得一笔多大数额的钱呢?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特定的数额,接受这笔数额的钱和参加赌博对他们来说是无差别的这笔数额即是赌博的等价物,通常被称为确定等价物。
我们根据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所得出的确定等价物的数额把这些人进行归类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估测出每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数学上的合理答案这个数学上的或者客观的正确答案是以期望值为基础的上例中,赌博的期望值为20元,也就是说50%的机会可赢得40元,另外5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因此在长期内就可希望获得20元,如果一个人愿意接受的数额小于这个期望值,那么他就更偏好于稳定,而如果一个人要求的数额大于这个期望值,那么它就属于风险承担者2、技术衡量法标准赌博衡量法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是有限的,而技术衡量法对于风险管理就有更多的实践指导意义许多技术都是通过考察个人对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来研究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例如,列举各种可能致死的原因,要求人们判断有多少人死于这些原因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哪些原因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还可以发现哪些人的估计不准确分析比较员工所认为的意外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实际的事故发生率,为安全工作或事故防范工作提供更适合的目标三、 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风险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无所不在的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应对风险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有些人自愿承担风险,选择危险的职业;也有些人很少冒险,选择稳定的工作,并购买保险。
在保险的专业术语中,上述两类人分别被称为风险偏好者和风险回避者简而言之,对待风险的态度因人而异各人应对风险均有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同样,用风险偏好者和风险回避者来形容企业也是恰当的一些银行承担的贷款风险比另一些银行承担的要高,一些石油公司在钻井决策上比别的公司更倾向于冒险,一些出口商与那些高风险国家进行贸易,而另一些出口商却不愿与这些国家有贸易往来在风险管理中应该把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结合起来考察例如,从个人角度出发,面对人身伤害风险时,个人必须决定是否使用保护设施,是否戴安全帽,是否使用安全屏障等而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不仅要考虑员工的人身伤害,还必须考虑企业全部的风险成本行为是人们的态度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环境允许我们做想要做的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能准确地反应态度否则,环境可能引起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就风险管理而言,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对人们的态度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的环境不论发生什么风险,我们都要以某种方式加以解决,因而预先确定人们面对风险采取何种态度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避免将那些想要规避风险的人置于需要承担风险的位置四、 效用期望值分析法以损失期望值为标准选择风险管理的方案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
比如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同一损失对不同主体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如10万元的损失也许能导致一家小企业破产,但对大公司而言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不同的风险主体对同一损失风险将采取的态度可能截然不同,而这种主观反应的差异是难以用损失期望值分析法衡量的潜在损失的严重性可以用效用期望值这种方法来衡量1、效用及效用理论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可以解释为人们由于拥有或使用某物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意或满足程度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本中学课本对中学生的效用是很大的,而对文盲和大学生的效用却很小在经济社会中,同样数量的损失将会给穷人带来的艰难和困窘远大于对富人的影响从而,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必然与决策人的经济实力、风险反应产生不可割裂的关系效用理论为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的工具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从增加货币量中取得最大的满足程度,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最大的货币数量一般的做法是,通过特别的方法,主要是询问调查法,了解决策者对不同金额货币所具有的满足度(量化指标为效用度,为0~100),然后计算不同方案的效用期望值,以决定方案的取舍。
2、效用函数与效用曲线效用函数原本是表示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与所消费的商品组合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它被用以衡量消费者从消费既定的商品组合中所获得满足的程度运用无差异曲线只能分析两种商品的组合,而运用效用函数则能分析更多种商品的组合在运用效用函数进行风险决策的首要工作是确定决策主体对收益或损失的量化反应,反应效用度与金额之间对应关系的函数为效用函数,如用图像表示则为效用曲线从人们对损失的态度来看,理论上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漠视风险型、趋险型、避险型漠视风险者对损失风险没有特别的反应,他的决策完全根据损失期望值的大小而确定若要达到相同的效用度,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所要求的拥有的价值是不同的漠视风险者的效用曲线是通过(0,0)的一条直线、为了转移风险,漠视风险者不会付出比期望损失更大的转移费用,显然他很难成为商业保险的投保人避险型即风险厌恶,表明经济代理人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具体分析,无论人们对风险承担者的概念做何种理解,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认为,获取随机收益W比获取确定收益W=E[W]所承担的风险要大得多如果某个市场参加者总是宁愿获取W=E[W]的收益,相应获得U(E[W])的效用,然而,他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W,相应获得的预期效用为E(U[W]),那么,我们就称这个市场参加者为风险厌恶者。
也就是说,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考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递减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趋险型的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增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大于零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收益值的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漠视风险型的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但增加率不变,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等于零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行为人的选择就是追求财富的期望效用最大化过程不确定性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结果是不确定的,但每种结果本身和出现的客观概率(或密度函数)是已知的,此时行为人对结果出现的主观概率预期当然和客观情况一致,期望效用最大化就是在客观概率下的效用最大化:另一种情况则是不但结果是不确定的,而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客观概率(或密度函数)也是未知的,但此时行为人对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会有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