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7984495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编制说明1 概况1.1任务来源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0号)(其中第2项)要求,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原名为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本标准主编单位为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东莞市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深圳普罗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2 承担任务本标准各起草单位主要承担任务见表1表1 起草单位承担任务表承担任务承担单位文字起草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普罗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性能试验东莞市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协调和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3 主要工作过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于2010年7月24日在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了《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编制组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

      主编单位进行了标准制订的筹备工作,落实标准编制成员,并组织讨论了《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编制的基本方案根据方案,编制组收集信息资料,对产品原料、生产工艺、产品的使用情况和产品性能要求作了详细调查,完成了最初的草案稿9月20日,内部编制组召开了第二次内部讨论会10月29日,起草行标智能门锁的调研问卷,并发给上海、广州、北京、天津、西安、福建等地的单位和专家,对智能门锁方面的内容进行问卷调研11月18日,与本公司实验中心确认本标准检验项目11月20~25日,先后收到各处的调查的样卷,并撰写调研报告11月30日~12月1日,本标准检验项目经确定后,我编制组向实验中心提供了样品,并着手本标准的试验论证工作2 标准编制的背景2.1 生产水平和设备坚朗公司是从事建筑五金配件研究和制造的专业公司,其业务是提供高品质的建筑五金产品和相关技术咨询锁具是坚朗公司的重要产业之一,除具备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外,还拥有一支由众多专家、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技术服务组从事锁具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服务团队目前拥有的产品主要有机械锁、指纹锁、密码锁、感应锁、IC卡锁等多种产品,并经过多年的发展,坚朗已成为建筑领域的著名品牌。

      其次,在性能的检测方面,通过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和公司实验中心对现有各类型产品性能所得结果来看,反映出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完全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2.2 资料收集情况从接到标准编写任务后,主编单位就积极投入到编写前资料和信息收集方面的准备工作,收集国内其他生产厂家及相关院校在生产、试验检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参考和收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下是收集的标准:技术规范方面: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21556-2008 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GA/T 73 机械防盗锁JG/T 212-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GA 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GA 701-2007 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QB/T 2474 弹子插芯门锁试验方面: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GB/T 6739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3 标准编制原则编制组在编制期间,根据产品实际使用情况,参考国内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国内产品实际水平、原材料和设备的情况,编制组将标准定位于适合现有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产品的发展趋势。

      其次,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满足以下基本要求:a. 保证本标准内容的完整性,按需编写,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全面;b. 本标准条文清楚、准确、相互协调,内容简明易懂,避免了标准使用者误解;c. 严格符合GB/T 1.1-2009的编写要求;d.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和发展的余地;f. 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本标准共6个章节,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级别与标记、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对智能门锁样卷调查所总结的内容,在满足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和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从材料、表面质量、错误操作报警、系统功能、通讯接口等各方面对本标准技术要求进行规范4 标准主要内容说明本标准名称《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0号)(其中第2项)的要求确定本标准结合GA/T 73-94《机械防盗锁》、QB/T 2474-2000《弹子插芯门锁》和GA/T 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的有关内容,与现有标准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和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相比,有以下不同点:1. 产品由高到低为A、B、C三级;2. 增加了标记方式;3. 增加了使用基体材料要求;4. 增加了表面质量要求;5. 增加了斜舌伸出长度要求及锁点要求;6. 增加了斜舌侧向静压力要求,同时主锁舌轴向受力作了更改;7. 增加了钩舌承受静拉力; 8. 增加了机械锁头部分;9. 增加了密钥量、差异及互开率;10. 增加了系统功能要求;11. 错误操作报警一项中增加了内容;12. 增加了开锁记录存储功能;13. 增加了通讯接口要求;14. 防水防尘要求中作了变更;15. 电磁兼容性中,增加了浪涌(冲击)干扰试验、无线电骚扰限值、辐射骚扰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16. 环境适应性中要求的低温、高温、恒定湿热、冲击和振动(正弦)的试验方法作了变更;17. 增加了循环寿命要求。

      4.1 范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而智能门锁——作为新时代的高科技的产物、建筑五金制品的主要配件,实现楼宇智能化的家居,正一步一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标准的编制主要以适用于智能小区用智能门锁为对象,采用生物识别、电子标签、无线摇控、电子密码等信息处理技术开启的门锁4.2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主要参考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GB 21556-2008《锁具通用技术条件》和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有关内容进行说明随着智能门锁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的兼容性和功能的扩展性不断加强,房门开启钥匙各种各样,有通过生物识别、电子标签、无线遥控等,还有带通讯接口装置,实现异地开启等功能的智能门锁而这些术语,在目前智能门锁相关标准中,没有相关说明因此,为方便标准阅读者理解更为准确在编制中,适当地增加了一些新名词及其定义,如无线遥控、电子标签、通讯接口等4.3 产品级别与标记本标准按智能门锁的抵抗载荷和防技术开启能力分为A、B、C三级;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室内用(代号为N)和室外用(代号为W)并根据这些分级,确定了建筑用智能门锁的命名方式。

      例如:低安全级别、室内用的智能门锁为例,其标记为:智能门锁 JG/T XXXXX-XXXX -C-N这种标记方法分类简单、明确易认、结构严谨,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了解产品时,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4.4 材料和表面质量通过“建筑用智能门锁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智能门锁除了安全与便捷外,作为一种装饰性建筑五金制品,外观质量相当重要,而这一因素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选材和表面处理方面其次,锁具使用频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对锁具表面处理层我们要求耐磨、耐腐蚀、色彩多样化等不锈钢、锌合金、铜、碳素钢均是锁具制造的首选材料,本标准参照JG/T 212—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中附录A和表1的有关规定,分别对原材料的性能、金属表面覆盖层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要求进行规范4.5 锁点锁点多,就安全——这并不是判断一款锁具是否安全的唯一标准,但在潜意识里,早已是众多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GB 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5.10.4条对门锁的要求明确规定:“防盗安全门宜采用三方位多锁舌锁具,门框与门扇间的锁闭点数,按防盗安全级别甲、乙、丙、丁应分别不少于12个、10个、8个、6个。

      作为防盗门用锁,多锁舌结构是必要条件本标准中,对A级智能门锁进行了要求,锁点宜不低于5个 4.6 斜舌机械强度在行业标准GA 374-2001《电子防盗锁》和GA 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中,对斜舌的侧向静压力没有提出要求本标准充分考虑了忽略侧向静压力要求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锁具斜舌在设计不合理情况下,当门处于锁闭状态(单指斜舌上锁),从门外推动门扇,斜舌因侧向受力,很有可能造成斜舌回缩导致门被开启,显然这种现象是不允许发生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提出对斜舌侧向静压力的要求(见本标准表3内容),并规定在试验过程中,不能有回缩现象4.7 系统功能智能门锁除了突出它的安全、便捷、时尚外,更在管理的需求、声、光、语音、铃声提示等一些附加功能上表现优越特别是带有通讯接口,多功能化的智能门锁,实现与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等的联动,更受市场青睐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GA/T 394-2002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中4.5.1条的规定对智能门锁的系统功能提出了以下要求(见本标准第6.5.4条):1. 对识读现场装置的各种操作以及接收管理/控制部分的指令等应有相应的指示信号;2. 采用的识别方法(如编码识别、生物识别)和方式(如“一人/一物与一个识别信息对应”和/或一类人员/物品与一个识别信息对应”)应操作简便,识读信息可靠;识读部分应能通过识读现场装置获取操作及钥匙信息并对目标进行识别,应能将信息传递给管理/控制部分处理,也可接受管理/控制部分的指令;3. A级智能门锁还应有通讯功能,能实现与其他控制及管理系统连接(如与防盗报警、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等的联动)。

      4.8 错误操作报警报警是为了预防和提示比如说密码多次输入错误、外接供电的主电源、网络被切断或短路、锁具防护装置遭受破坏等情况下提示报警,这些功能的实现可有效防止他人在蓄意破坏或者非法开启的情况下,在心理上给予威胁同时,在第一时间给主人传递有效报警信息,增强了锁具的防患性能矛盾是存在的,我们不能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