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考点精讲精练专题4 物态变化 易错题型训练(教师版).doc
14页专题4 物态变化 易错题型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家中的地板很潮湿,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 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 D.天气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的美景是凝固现象【解析】A、夏天,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地板、天花板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故A正确;B、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在冰箱冷藏室内的管子里迅速汽化,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B错误;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故C错误;D、天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形成“雾凇”,故D错误故选:A2.很多俗语都是先辈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霜前冷,雪后寒﹣﹣霜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晶 B.雪落高山,霜降平原﹣﹣高山气温低,雪降落到地面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 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外表面的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缸壁液化而来的 D.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加快体表汗液蒸发,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解析】A、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B、雪的熔点是0℃,高山气温低,达不到雪的熔点,所以雪降落到高山地面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故B正确;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中,“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运动温度较低的水缸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D、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故D正确。
故选:A3.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解析】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中,加水后水的温度从较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图象中水的沸点与原来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图象中有加水后降温的过程(比较短暂),也有从较低的温度达到沸点的升温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且水的沸点不变,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析】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正确;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正确;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D5.广州在“回南天”的时候,房间里“湿气”很大,地砖上湿漉漉的小明打开空调,调节到制冷模式,观察到空调出风口喷出“白气”,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 B.“白气”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气温度低,加快了水的放热【解析】ABC、空气中水蒸气遇到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AC错误,B正确;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调吹出的风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蒸发吸热,故D错误故选:B6.关于如图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解析】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结冰,水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错误;B、打开冰箱门,能看到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冰箱冷冻室侧壁上的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正确;D、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冷冻室的管子温度降低,故D错误。
故选:C7.针对下列春夏秋冬四种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内侧出现雾 D.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出教室镜片会模糊【解析】A、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地面和墙壁发生液化所致;故A不符题意;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不符题意;C、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内侧可能出现雾;是由于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C不符题意;D、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进教室,镜片会模糊,是因为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而走出教室时,则不会发生以上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C.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D.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解析】A、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冰花”会出现在内表面。
A符合题意B、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汗”会出现在内表面 B不符合题意 C、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生成的 C不符合题意 D、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生成的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9.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A.﹣5℃~110℃ B.﹣18℃~138℃ C.﹣20℃~140℃ D.﹣22℃~142℃【解析】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2℃;由于该温度计第11根刻线下面有10根刻线,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10)=﹣20℃;同理,第61根刻线上面还有20根线,即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2℃×20=140℃,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40℃故选:C10.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解析】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说明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球形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是因为容器内气体受冷体积减小;球形容器就是感知空气温度的,球内气体受冷说明空气温度降低了。
故选:B11.将不同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让它们熔化并混合,冷凝后可以得到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一种方法下表提供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则下列合金中,不能用该方法制取的是( ) 金属镁铝铜铁熔点(℃)64966010831535沸点(℃)1090246725672750A.铝镁合金 B.镁铁合金 C.铁铜合金 D.铜铝合金【解析】A.由镁的熔点649℃,沸点1090℃,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则温度高于660℃而低于1090℃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镁合金,故A错误;B.由铁的熔点为1535℃,镁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649℃、1090℃,显然铁熔化时镁已经汽化,所以不可采用此法制取镁铁合金,故B正确;C.由铁的熔点为1535℃,沸点2750℃,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则温度高于1535℃而低于2567℃时,金属不会汽化,可制取铜铁合金,故C错误D.由铜的熔点为1083℃,沸点2567℃,铝的熔点为660℃,沸点2467℃,则温度高于1083℃而低于2467℃时,金属不会汽化,所以可利用此法制取铝铜合金,故D错误;故选:B12.一支已用过的体温计,水银柱液面示数为37.9℃,消毒后,用此体温计直接测两个病人的体温,第一个为37.9℃,第二个为38.6℃,由此可以确定( )A.两个病人都在发烧 B.第一个病人发烧,第二个病人不发烧 C.第一个病人不发烧,第二个病人发烧 D.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解析】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这支体温计测37.9℃及以下的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7.9℃,用它测38.6℃的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8.6℃,由此可知,第一个病人的体温可能低于37.9℃,也可能等于37.9℃,第二个病人的体温是38.9℃,即:第一个病人可能发烧也可能不发烧,第二个病人一定发烧,故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3.如图甲是小鹏探究“水和油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相同时间两试管中的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水=4.2×103J/(kg•℃))(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放在油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91℃ (2)沸腾前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3)若试管中油的质量为水质量的2倍,由图象可知:c油= 2.1×103J/(kg•℃) 【解析】(1)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1℃(2)本题是加热使液体温度升高,故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液体的内能3)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初温相同的水和油,且m油=2m水,由图像可知在它们的温度都升高到98℃时,即升高相同的温度△t水=△t油时,加热时间相同,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油吸收的热量:Q水=Q油c水m水△t水=c油m油△t油解得c油=2.1×103J/(kg•℃)14.水是宝贵的资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有关水的研究1)用喷雾加湿器工作时将水变成细小雾滴,并通过风送入房间,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
该过程主要模拟了水循环中的 ① (选填下列各项的序号)①水汽输送;②蒸发;③降水2)如图中,一根竖直放置的环形管内注满水,水内有一个轻质光滑小球(小球与管道密合)若在A处加热,则小球将 逆 (选填“逆”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