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体现与现代传承.doc
4页福建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表达与现代传承 一、福建省对于长征的重大历史意义 福建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和重要的途经地,尤其是闽西地区为红军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战略物资的后备支持,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私的付出、顽强的坚持、伟大的牺牲,为长征成功做出了出色奉献 〔一〕是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和重要途径地 1.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的主战常1934年9月23日,松毛岭战役打响,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中主力红军进展的最后一仗29日,朱德向在前线作战的红三、红九、红一军团下达了撤出战场的命令红九军团从松毛岭保卫战撤出后,集结在长汀县钟屋村,于10月7日奉命向古城、瑞金方向开进,自此率先踏上了长征路,因此钟屋村也被称为万里长征第一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8年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151页注释中就明确记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廷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场战略性的大转移 2.是红军抗日先遣队的途经地 1934年8月,红七军团在福建水口正式打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番号,成为第一支打出抗日旗号的红军队伍。
先遣队在孤军深化的情况之下,转战4个月到达了闽浙赣边区,策应中央主力并配合长征,堪称是长征先锋队由于种种原因,北上抗日先遣队最终失败,但北上抗日先遣队沿途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因伤病而留在福建地区的1000余名伤病员大多成为了日后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留下了抗日的火种 〔二〕福建是中央红军的大前方,从人力物力方面有力地支援红军长征 1.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为补充在围剿中损失的兵力,同时为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做准备1934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及中革军委决议开展扩红运动,发出在1934年5、6、7月三个月扩大红军5万名的要求在此影响下,福建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在福建,尤其是在闽西地区,人们纷纷抛弃好男不当兵的偏见,争先恐后地参加红军母亲们送儿进红军,妇女们送丈夫上前线,兄弟相争当红军,姑娘们劝哥赶快报名上前方的典型事例和动人事迹在扩红过程中不断涌现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红军中,福建子弟兵将近3万人,约占总数的1/3正是由于福建人民纷纷参军,继而为了顺利进展战略转移提供了人力基矗福建子弟兵大力发扬无畏无惧的革命精神,用宏大的牺牲为长征的成功做出了宏伟的奉献。
2.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物资供应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沉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粮食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物资,为了保证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的成功在筹集粮食的同时,福建苏区中地的纺织、被服、斗笠、弹棉等工厂日以继夜的加紧消费,消费了大量军需用品,以支援红军福建苏区人民积极筹款筹物,捐献衣服被单,组织大量物力、财力满足红军需要广阔妇女也不甘落后,许多闽西妇女将首饰抵掉后买公债,还有捐献陪嫁首饰的,将到了期限的公债票、借谷票无偿退归政府的 〔三〕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的红旗不倒奠定了根底 苏区被占领之后,福建的革命武装力量进展了战略转变,开场进到了异常困难的游击战争里,逐步开拓闽西、闽粤边、闽北、闽东、闽中和闽赣边共计6块较为稳定的游击战区面对敌人的烧杀抢掠、反复清缴,福建各个游击区党组织及红军依托于人民,采用多样的战术,与国民党展开了不死不休的争斗,与敌人做战一千屡次,粉碎了敌人10余次大举围剿,吸引和抗击国民党数十万军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福建三年游击战中,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和广阔人民征服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苦,战胜了一切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游击战争的成功,保证了中国革命的红旗不倒。
国共合作后,活泼在福建地区的游击队被整编为第二第三支队的四个团,几近占到总数的半数,最终走上了北上抗日的道路三年游击战争,是福建人民为长征所做的宏大的牺牲和奉献 二、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在福建的详细落实 80年之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出空前绝后的长征,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长征精神,同样这也是福建苏区军民一同参加创造出的最珍贵的精神食粮80年之后的我们仍然能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珍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福建新时期工作的开展 〔一〕坚决信念,毫不动摇 红军长征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外部既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又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内部还包含多种思想的斗争,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爬雪山、过草地、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时自身的力量与国内国外反动权力的力量比照是非常悬殊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红军长征的成功,首先必须坚决党的信仰,这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福建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区,处在对台的先锋地区,要在此特殊的地理区位中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建立的稳定开展,坚决对党的信念是新时期下必須坚持的原那么之一 〔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红军长征必须坚持对党的绝对信仰,在此根底上形成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在正确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党指导的工农红军以英勇顽强的精神为坚守,最终获得红军长征的最终成功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灾害也是红军长征的宏大挑战之一当时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过了雪山草地,有些部队甚至是屡次过雪山草地,我们的英雄儿女之所以信念这么坚持,是为理解放最广阔的人民群众,所以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说红军长征的精神其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进展曲对于福建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在开展的时候,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可能需要牺牲一些自身利益,但是这种牺牲对整体开展来说是必须的,这也是新时期福建继承长征精神的详细表达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红军长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党内指导思想的斗争,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时斗争的焦点之一在长征的详细过程中,曾经都犯过各种左倾或右倾错误,遵义会议后,红军才确定毛泽东的实际指导核心地位,至此也奠定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内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新时期下福建要获得经济、政治、文化建立的较好成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认真分析所处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今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只有脚踏实地进展建立,才能在新时期获得改革开放新的建立场面。
〔四〕遵纪守法,团结友爱 红军是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这支队伍与其他队伍的重大区别在于其有严格组织纪律,在遇到宏大挑战时,可以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同时,红军的各个部队之间,甚至各个战士之间都需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援,这是红军长征成功的根本保障新时期要继承和开展红军长征精神,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同时更好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福建要实现协调可持续开展,其党组织及所属团体必须严守党的组织和纪律,同时,要更好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众志成城,为新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创造条件 〔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红军长征成功的重要法宝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政策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脱离了人民,人民军队就无法生存红军的部队都来源于劳苦群众,而粮食等战略物資的保障也很多都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新时期,军民之间还是这种鱼水关系福建在新时期要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的建立成就,必须相信人民、依托人民,军民间同舟共济、患难相扶 三、结论 80年之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出空前绝后的长征,谱写出盖世无双的长征史诗每一代共产党员都有每一代自己的长征路,每一代人必需要走好自己的长征80年之后的今天,就让我们去发扬宏大无谓长征精神,在建立新福建新的长征路上继续激流勇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