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生物学术语冠群和干群的释义问题的论文.doc
2页古生物学术语冠群 和干群的释义问题的论文古生物学术语冠群 和干群的释义问题冠群(crogroup)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术语,无论是在古生物学 (paleontology)还是在今生物学(neotology)研究中都有着很广泛的使用[1]在thomson reuters公司的isi group)为检索项,可检索到近5年来(2006.12010.5)涉及这两个术语的文献300多篇中文文献中,cro group译为基群[2],而另一些学者及《古生物学名词(第二 版)》将其译为干群[3-5]o基群的译法容易与另一常见概念basalgroup的译名(多译为基部类群)混淆,因此笔者建议将stem group统一译为干群对于冠群和干群这两个术语,文献中有3种不同的释义:1 •分支系统学的奠基者.德昆虫学家hennig[6]最早创立了*group(*群)和stem group概念・cOm 他以昆虫纲毛翅目(trichoptera)为例,把毛翅目中来源于最近共同祖先种的所有现生后裔形成的单系群,称为*毛翅目(ore restricted monophyletic group on stem species of all recent species,i shall call it the *trichoptera)o 而把属于毛翅目但又不属于*毛翅目的化石类群,称为毛翅目的干群(ishall refer to fossils that belong to the trichoptera,but cannot be shogroup of the trichoptera)。
其后 jefferies[7]提出 croon ancestor of all livingmembers of group l9plus all descendants of this ancestor, group)指在冠群之夕卜但 又与该冠群有更密切的系统发育关系、现已绝灭的生物类群[2,7]以上对冠群和干群的定义,是目前广为学术界所接受、使用最为广泛 的定义,也为一些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所接受(如dash;total group何译为总群[2]),用于指代冠群和干群的总合(图1)论文联盟2•为了更好地把化石类群加入到分类体系中,monks于2002年[8]主张在cro group前分别加前缀,以 croorphies but group( 干 群)由一特定 冠群的相继紧邻的姐妹群组成,但它本身不构成一个支系(astem group is a branch of a phylogeic tree mediate sistergroups of a given croonks的这一主张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另 外,前缀的增加并不能给学术交流带来便利[1]3•在2009年出版的《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中,冠群被解释 为:一个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裔组成的单系群,即构成一个冠部类 群。
形成于一次分支发生事件,其识别依据是共同衍征[5]干群被解 释为:所有先于其冠部类群的共同祖先出现,并与冠部类群密切相关 的化石种,它们构成该冠部类群的基干类群[5]这种解释与加州大学古生物博物馆(ucmp;im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seum of paleontology)提供的术语解释[9]较为一致,他们将cro a major cladogenesis event,recognized by possessing the clade s synapomorphy,将 stem group 解释为 all the taxa in a clade preceding a major cladogenesis event.they are often difflcult to recognize because they may not possess synapomorpies found in the crodash;单系(monophyly[5-6];分 支系统学的核心概念)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冠群就成为一个冗余的 概念因此笔者建议应坚持冠群与干群的原始定义,以避免给未来的 研究带来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