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名著阅读测试题精选(七年级).pdf
10页名著阅读测试题精选(初一下学期)繁星春水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_________ ”著称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___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兼采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之长,善于捕捉 ____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___________ , 形 式 短 小而 ______ 特 别 是 语 言 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___ ____的歌颂;二是对 ___ ___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__ _____表现了__ 三大主题4、冰心原名 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 __________ ”、“ __________ ”5、“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_________,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_________,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_________ ,把自我牺牲比喻为 _________”,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二)赏析:1、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以上小诗选自著名作家的诗集2)你是如何理解“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两句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请从内容上和艺术上(或语言上)谈谈你读完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一:母亲啊! /掀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诗二: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身后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1)以上两首小诗选自冰心的诗集,作者的原名是。
2)这两首小诗所表现的母爱具有双重内涵,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诗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1) 小诗中的“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假如你自己正在凝视那些芽儿、 花儿、果儿,你认为它们会对你讲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选自冰心《繁星?春水》的小诗: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这首小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徒生童话作者安徒生 (1805——1875),丹麦 19 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主要内容①早期:多充满绮丽的幻想、 乐观的精神, 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注意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②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③晚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 、 《她是一个废物》 、《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作品情节《丑小鸭》丑小鸭怀揣梦想, 历经千辛万苦、 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实现了美好的理想和追求《拇指姑娘》有一位老婆婆非常渴望有一个美丽的小孩子,巫婆帮助她实现了这个愿望, 让她得到了漂亮、 善良的拇指姑娘 可有一天,拇指姑娘被一只癞蛤蟆偷走了, 从此,她开始了惊险、 梦幻般的旅程 在拇指姑娘的旅程中, 癞蛤蟆和鼹鼠都要娶拇指姑娘,但拇指最后却嫁给了花世界的国王因为国王尊重拇指姑娘, 真正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要互相尊重,只有做到这一点双方才能快乐、幸福。
《豌豆上的公主》这又是一个王子与公主的故事:王子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真正的公主”,一个真正的公主,才会拥有那么娇嫩的皮肤,因此才会通过豌豆的考验当她出现在国王面前的时候, 国王并没有因为她的外表而小看她,而是看到了她的内在气质,并认定她就是公主《夜莺》夜莺那曼妙的嗓音,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在皇帝弥留之际, 夜莺再次来到皇帝的身边为他歌唱,阎王使者潸然泪下后飘然离去,皇帝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看完故事后, 你会发现小女孩的率真与勇敢就在我们身边, 而夜莺的行为让我们在悦耳的歌声中体会到了善良与温馨其实,皇帝除了踩人之外, 也不是那么可恨, 最后他跟着小女孩走向了田间,去了解百姓们真正的生活《皇帝的新装》一个贪慕虚荣的皇帝为了掩盖自己的愚蠢,而穿着所谓的“新衣”在大街上游行,最终被揭穿的故事阅读感受① 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② 追求人的真、善、美 ,充满着对弱小者的同情,对强暴者的抨击;在美妙的故事中,蕴含着醇厚的诗意③ 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天真与朴素的特有气质像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书中的天堂是那么“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安徒生童话》犹如一朵鲜花,绽放在每个人的心里。
《名人传》: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作者:罗曼·罗兰法国作家2、主要内容: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 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 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 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3、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4、资料链接:⑴贝多芬,德国音乐家,著名作品有:《英雄交响乐》、 《命运交响乐》、 《欢乐颂》等⑵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著名作品有:《大卫》、《创世纪》等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著名作品有:《复活》、《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等填空1. 《名人传》的作者是 罗曼·罗兰 ,他是 20 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他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 ”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 《约翰·克里斯朵夫》 获 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贝多芬传》 是一部 人物传记 紧紧围绕贝多芬一生中取得的音乐成就,记叙了贝多芬的一生, 表现了他 战胜不幸、 战胜痛苦 的顽强意志,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作曲家 ,贝多芬是 德国人 3. 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 父亲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4 岁他 11 岁加入 戏院乐团 ,13岁担任 大风琴手 多芬佩服 歌德的天才4. 1796年开始,贝多芬得了一种永远治不好的病是失聪 他极度伤心, 1802年开始,他写了封信给他的两个弟弟,世称《海利根遗嘱》 贝多芬认为 晚年时的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活在世上5. 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一首大器乐曲英雄的第三交响曲 ,他借此度过了生命的危机6. 贝多芬终生未娶, 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伯爵小姐朱丽埃塔 当时贝多芬耳疾正在加重,极有失去听觉的可能他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于是1801 年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 月光奏鸣曲 献给她7. 贝多芬失聪的原因的猜测有四种:肠炎、冷水浴、伤寒、仰面跌倒8. 罗曼·罗兰总结贝多芬的一生, 可以成为一切英雄心灵的箴言是: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贝多芬传》还附有:(医嘱、书信集、和思想集)9.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 人,他的父亲是 法官被寄养在 石匠的妻子 家里米开朗琪罗被人们称为 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10. 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11. 使米开朗琪罗 25 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 《哀悼基督》 (或《耶稣死像》 ),这件作品用 3 年雕成,表现了他 爱国主义 精神12. 1501年,米开朗琪罗接手了一向没人敢雕刻,中止了四十年的先知者像,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大卫像 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莎画室里的惟一作品是: 《胜利者》13. 1505年 3 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 于勒二世 召赴罗马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14. 在重建圣比哀尔大寺事件中,建筑家勃拉芒德 利用于勒二世的迷信战胜了米开朗琪罗15. 1508——1512 年, 米开朗琪罗完成了西斯庭的英雄作品教堂天顶 和墙壁画 ,作品中充满了 生杀一切的神 精神16. 使米开朗琪罗感到幻灭、 绝望、意志破裂的情绪反映在 悔迭西斯坟墓 和于勒二世纪念物的新雕像中17. 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加伐丽丽 , 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 圣比哀尔大寺穹隆 的木雕模型。
18. 佛罗伦萨教堂 没有建成,连木型也遗失了,是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最后的失望19. 托尔斯泰是 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 青少年 时代的托尔斯泰, 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曾攻读 土耳其语 和阿拉伯语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童年》是他的成名作20. 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