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救灾帐篷通用技术要求.docx
33页救灾帐篷 通用技术要求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分类及样式 34.1 分类 34.2 样式 35 要求 35.1 总体要求 35.2 构造 35.3 规格及尺寸允差 55.4 加工质量要求 65.5 外观质量要求 65.6 材料性能要求 75.7 成品性能要求 106 检验方法 106.1 外观及加工质量检验 106.2 材料及成品性能检验 107 检验规则 117.1 基本原则 117.2 抽样数量 117.3 判定规则 127.4 复验 128 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 128.1 标志 138.2 包装 138.3 储存和运输 13附录 A(资料性) 救灾帐篷常用规格及材料性能示例 14附录 B(规范性) 防雨性能试验方法 16附录 C(规范性) 风荷载试验方法 17附录 D(规范性) 雪荷载检验方法 22附录 E(资料性) 缺陷分类示例 26附录 F(规范性) 国旗标志技术要求 29附录 G(规范性) 救灾帐篷使用说明书主要内容 30I救灾帐篷 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救灾帐篷的分类样式、构造、规格尺寸、质量性能、标志及包装储运等通用要求,描述了救灾帐篷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框架式救灾帐篷的生产、验收和使用,其它类型的帐篷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17.3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9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4744 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静水压法GB/T 5455 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 pH 值的测定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 12982 国旗GB/T 13773.1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 1 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GB/T 1642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氙弧灯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19978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刺破强力的测定GB/T 35762 纺织品 热传递性能试验方法 平板法FZ/T 01007 涂层织物 耐低温性的测定FZ/T 01010 涂层织物 涂层剥离强力的测定FZ/T 01063 涂层织物 抗粘连性的测定QB/T 382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 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 5447 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 气味的测定13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单帐篷 unlined tent篷体以单层篷布加工的帐篷3.2棉帐篷 lined tent篷体附有保温层的帐篷3.3居住帐篷 residential tent以搭建临时居住场所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4指挥帐篷 commanding tent以搭建临时指挥场所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5教学帐篷 teaching tent以搭建临时教室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6医疗帐篷 medical tent以搭建临时医疗场所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7仓贮帐篷 storage tent以搭建临时贮存场所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8厕所帐篷 toilet tent以搭建临时厕所为主要使用目的的帐篷3.9轻缺陷 minor defects不符合相关规定,但对产品外观和(或)使用性能影响不明显的缺陷3.10重缺陷 heavy defects不符合相关规定,且对产品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有影响但不严重的缺陷3.11严重缺陷 serious defects严重不符合规定,且显著影响产品外观和(或)使用性能的缺陷4 分类及样式4.1 分类4.1.1 按帐篷保温性能划分,主要有单帐篷、棉帐篷等4.1.2 按帐篷用途划分,主要有居住帐篷、指挥帐篷、教学帐篷、医疗帐篷、仓贮帐篷、厕所帐篷等。
4.1.3 按帐篷支撑形式划分,主要有框架插接式、榀架折叠式、网架锁紧式、充气一体式、杆件支撑式等4.2 样式框架插接式帐篷一般采取以下样式设计(见图1):a)一般为长方体双坡顶面直墙样式,具体样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b)适当开设门、窗,可根据需要开设风斗孔和烟囱孔;c)有整体稳固支撑装置,可通过拉绳、地桩等固定图1 框架插接式帐篷示意图5 要求5.1 总体要求帐篷的结构、规格、选料、加工、性能应适应其使用需求,整体稳固、质量可靠、卫生环保、架撤 方便、便于储运、具有一定的储存及使用寿命5.2 构造5.2.1 整体结构5.2.1.1 框架插接式帐篷一般由篷体、框架和零配件三部分组成,可根据使用地域、季节、环境、温湿度等条件的不同,增设保温内胆、地布、吊顶、纱网等5.2.1.2 篷体由篷顶、侧墙和山墙组成;框架包括杆件、通件和框架拉绳等;零配件主要包括地桩、钩桩、烟囱孔板、风斗孔板和篷体拉绳等5.2.1.3 整体结构稳固;框架杆件的插接、铰接应牢固,通件坚固;帐篷双坡顶内应配套固定帐篷框架的框架拉绳,可采用符合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钢丝绳;所配备的地桩、篷体拉绳等能稳固地固定帐篷。
5.2.2 门每顶帐篷应至少设置1个高度不低于1700 mm,宽度不低于600 mm的门口及相应的门帘结构;门一般设在山墙一侧面积60 m2及以上的帐篷应有至少2个门5.2.3 通风结构通过通风结构的设计,帐篷内应能保持空气持续流通:a) 侧墙上设置适当的矩形窗口及窗帘结构,一般30 m2以下至少4个,30 m2以上至少6个,60 m2以上至少8个;单个窗口的面积与帐篷大小相适应,一般不小于0.36 m2;b) 侧墙可采用整体可打开式,打开后由支撑杆支撑而形成遮阳篷;c) 根据帐篷使用季节的不同,在合适的部位开设通风口,如三角窗口、风斗等5.2.4 防蚊虫结构5.2.4.1 单帐篷的所有门、窗、通风口、整体打开的侧墙应设有防蚊虫结构5.2.4.2 防蚊虫结构的材料宜采用网眼密度不低于 40 孔/cm2 的纱网5.2.5 保温内胆结构5.2.5.1 棉帐篷应设有保温内胆,保温内胆与篷体一般为分体式独立结构,保温内胆与框架之间可采用覆盖式、悬挂式结构5.2.5.2 保温内胆与篷体之间相关联结构设计的位置、尺寸应一一对应,如门口、窗口、通风口等5.2.6 地布结构5.2.6.1 为保持帐篷内地面的清洁、防潮,帐篷内可采用整铺式地布。
5.2.6.2 地布四周应设有起墙式结构,起墙高度不低于 150 mm5.2.6.3 地布与篷体或保温内胆之间连接形式的密封效果应良好,如采用锦丝起绒粘扣带或拉链进行连接;地布在门口处应能防水且不妨碍人员进出5.2.7 吊顶结构5.2.7.1 为增加夏季用帐篷顶部的隔热性,可增设吊顶结构5.2.7.2 吊顶与篷顶之间应形成一定空间,其空间最大高度不小于 260 mm5.2.7.3 吊顶结构尺寸与框架相适应,其与框架之间的连接结构应稳固,可采用布套穿杆、锦丝搭扣带或织带捆扎等结构连接5.2.8 培土布在山墙、侧墙下沿缝制培土布,宽度至少为250 mm,用于篷体培土固定,使用时与篷体墙布垂直且紧贴于地面;可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增设钩桩用以固定帐篷5.3 规格及尺寸允差5.3.1 规格5.3.1.1 用于以家庭为单位临时性居住场所时,帐篷面积宜在 8 m2~20 m2 ,常用的规格有 8 m2、12 m2、20 m2 等5.3.1.2 作为应急指挥、卫生救护、临时教学及物资转贮场所等使用时,帐篷面积一般在36 ㎡以上, 常用的规格有36 ㎡、60 ㎡等5.3.1.3 在帐篷规格选型时,应充分考虑长、宽、高的比例设计,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杆件之间的通用互换性,从而减少杆件的种类。
附录A中表A.1给出了几种常用规格帐篷的主要尺寸示例5.3.2 尺寸偏差帐篷篷体及框架各部位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 1 帐篷篷体各部位尺寸偏差限度值单位为 mm部 件 名 称尺寸范围允差篷体框架≤1700+1500-5>1700~3000+200外形尺寸(长度、0-10宽度、侧墙高、脊>3000~5000+3000-15顶高等)>5000~10000+4000-20>10000+5000-25其它部位尺寸≤200±5按通用线性公差>200~500±10>500~1500±15>1500~3000±20>3000±305.4 加工质量要求5.4.1 篷体、吊顶及地布5.4.1.1 拼接时,篷体上的同一部位不应出现经纬混拼现象5.4.1.2 篷体的各合成部位、拼接部位、缝制针眼、定位针眼等部位的内表面,需进行密封处理,如可 使用胶条热封处理5.4.1.3 各拼接部位明线的缝制针迹密度为每 30mm 距离的缝制针迹为 9 针~11 针,其它部位的明线为每 30mm 距离的缝制针迹为 8 针~12 针5.4.1.4 拼接部位应采用双针机包覆缝,线间宽度为 7 mm±1 mm,包覆缝的方向应利于雨水顺流。
5.4.1.5 各缝制部位应牢固、严整,各缝线处不应有断线、跳线、破损、皱褶、返线、毛漏、掉道、明显的抻吃不匀、扭皱等缺陷5.4.1.6 各缝制部位的起止针须重缝 3 道或 4 道线,长度不少于 10 mm断线接头处须重缝 20 mm~ 30 mm5.4.1.7 各拼接部位也可采用热合等方式,拼搭有效热合宽度不低于 25 mm5.4.2 框架及金属件5.4.2.1 框架固定拉绳与通件的结合应牢固,可采用外包 PVC 的钢丝拉绳穿过固定环的方式,用紫铜管压合固定成组合套件5.4.2.2 喷塑件在喷塑前应经去毛刺、除油、除锈、磷化处理后再进行喷涂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处理5.4.2.3 焊接部位应对正、平直且应满焊,接触面不应有多余凸起物5.4.3 保温内胆5.4.3.1 保温内胆的保温材料的两面应进行包覆后绗缝,绗缝间距应在 100 mm~150 mm 范围内,绗缝针迹密度在每 30mm 距离的缝制针迹为 4 针~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