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pdf
5页1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提纲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课标要求:1.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2.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3.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产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第二节怎样学好地理:方法:学会使用地图、会收集地理信息、会思考地理问题、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1. 地图作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2. 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换算时注意单位统一)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方向: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怎样定方向: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书P8活动,野外定向法)(3)图例和注记:熟悉常用图例。
书P 10 3. 地图种类:自然地图(地形、气候、水文等)和社会经济地图(农业、工业、交通等)遥感图像:在城乡规划、农林水利、地质测绘、环境监测、国防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电子地图:广泛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标要求: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2.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3.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地球的形状:1.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二、地球有多大:(描述)平均半径为 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 4万千米,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三、地球仪:参考地图册4 页二题填图:填出北极、南极、地轴、经线、纬线1. 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形状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划分方法:赤道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 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重要纬线 : 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回归线(南北纬23.5 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南北纬66.5 度)温带和寒带得分界限,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 30);中纬度地区(30 60);高纬度地区(60 90) 2. 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 0 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 ,又是 180W 习惯上称作180经线;20W和 160 E经线 : 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3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会确定方向参看后面经纬网判读题四、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或 24 小时) 地理现象: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2. 地球公转: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面保持66.5 的夹角不变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一、海洋与陆地:1. 海陆分布状况地球表面71是海洋, 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海洋彼此相连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二、七大洲:1. 基本概念:大陆(亚欧大陆最大);岛屿(格陵兰岛最大);大洲;半岛;海峡书 P29)2.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根据课本28 页图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图上的位置.(填充图册19)七大洲位置: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3. 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5. 大洲分界线:(书30 页活动 2)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里海和黑海)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2 6. 在地图上熟悉和掌握: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7. 四大洋分布特征:(书 31 页)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大西洋呈型;印度洋最热的大洋;北冰洋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最冷的大洋第三节世界的地形课标要求:1.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一、陆地地形:1. 地形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2. 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书 33 页活动)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3. 五种基本类型: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与区别地形类型海拔高低地表起伏特征共同点平原200 米海拔较低,地面平坦地面起伏小高原500米海拔教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峭山地500 米海拔教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地面崎岖不平丘陵 500 米海拔较低,坡度和缓;相对高差200-500 米盆地不确定中间低、四周高4.世界两大山脉带(1)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东岸: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最长山脉) 合称: 科第勒拉山系 (最长山系)西岸: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2)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山脉带:喜马拉雅山脉(亚洲) (最高山脉)珠穆朗玛峰(最高山峰)阿尔卑斯山脉(欧洲)阿特拉斯山脉(非洲)5. 世界之最: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最高的高原书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最高的山峰是亚洲的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 米6. 家乡的地形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地形东高西低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影响:西部川区,传统的农业耕作区,种植业为主;东部山区,是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山区有经果林、旱作农业、养殖业、畜牧业。
P36 活动二、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三、学看地形图:1. 等高线:定义:在地形图上,把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2. 等高线地形图:(39 页活动 2)会识别五种地形,判断坡度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读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识别地形部位:山顶一般用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3. 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填充图册15 页)第四节海陆变迁课标要求: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一、地表形态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举例:41 页)海陆变迁原因:外力作用地壳的运动、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流水、风力、海浪、冰川、人类活动等地表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三个证据(地图册P19-20 下面)魏格纳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三、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快拼合而成全球有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43 页图)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举例: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青藏高原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抬升形成的地中海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四、火山与地震:1. 世界地震火山带主要分布: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 能举例说出一些防震基本措施:书46 页活动 2、 3.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一、人口的数量与增长:20XX年世界人口达70 亿1. 人口数量变化与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由十分缓慢到迅速增长。
今后仍以较快速度增长2.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的速度就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3.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二、世界人口分布: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1.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北美洲东部(这里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另外还有南美洲东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2. 人口密度: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用人 / 平方千米表示, 指一平方米内居住的人口数3. 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空前压力;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供水供电不足、饥饿贫困等4.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5. 人口的合理增长:要有计划地生育,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3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课标要求: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划分人种的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55 页活动 1 肤色头发面部体毛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浅波状鼻高、唇薄多欧洲, 南北美洲 , 大洋。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