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青海省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2页2024年度青海省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 )模式下成长的小孩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A.支配型B.专制型C.娇纵型D.民主型【答案】 D2、小曹最近经常迟到、逃学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翁联系了小曹的父母,了解到他们正在闹离婚,并提醒他们注意可能对小曹造成的负面影响,建议他们尽量多关心小曹这里小翁运用的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 )技巧A.直接影响B.人格发展反思C.间接治疗D.资源链接【答案】 C3、为了让社区居民及时、准确了解《民法典》中有关婚姻家庭、继承、收养等新规定,有效化解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纠纷,社会工作者小汪在社区设置了普法宣传栏,并为社区居民答疑解惑小汪的做法体现的社会工作功能是( )A.维持社会秩序B.建构社会资本C.促进社会和谐D.推动社会进步【答案】 A4、在一次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告诉服务对象小张与他类似的生活经验和对某件事的处理方式,为他提供参考,这是在运用( )技巧A.提供信息B.自我披露C.提供建议D.感同身受【答案】 B5、社会工作者小张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次带领小组时,有组员抱怨参加小组没能解决实际困难,这令小张很挫败。
从支持性督导的角度出发,小张的督导者最适宜的做法是( )A.教导其厘清与组员的价值冲突.建立信任关系B.支持其参加情绪管理培训课程,预防职业倦怠C.鼓励其提升人际沟通技巧.解决冲突问题D.引导其接纳专业的有限性缓解其无力感【答案】 B6、小钟是一位性格活泼开朗的大学生她在面试某机构的志愿者的时候,表示自己喜欢认识新朋友来扩大自己的社会接触面小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属于( )A.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B.以利他和社会为中心的动机C.以满足情感需要为动机D.以满足社会性需要为目的【答案】 B7、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该说法主要反映出社会工作者对()看法A.服务对象B.服务机构C.专业发展D.社会发展【答案】 C8、某学生在某次期中考试中,估计自己的英语考试成绩为8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5分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英语考试的理想成绩定为90分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该学生的()A.成长需要B.关系需要C.求知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答案】 A9、社会工作者李某带领一个大学生成长小组,组员发言积极主动李某有选择地将亲身经历、体会、态度和感受向组员坦白,传递真诚,让组员感受到被信任。
李某运用了小组工作中的( )技巧A.适当自我表露B.专注与倾听C.引导讨论D.示范引导【答案】 A10、(2017年真题)社会工作者小刘在社区中开展困境老人关怀服务小刘首先解决的是生活问题,接着,小刘将生活困境分为经济收入,生活照料,情感支持和权益保护等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然后,小刘分析了这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从问题认识和分析方法的角度看,小刘的做法属于()A.SWOT分析法B.分支法C.PEST分析法D.问题认识工作表【答案】 B11、关于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否认存在客观事实B.可以任意建构C.强调研究双方的对话D.不同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建构【答案】 B12、某机构社会工作者小王针对下岗人员开展以再就业为目的的小组活动,帮助组员掌握就业新理念、新技巧,提倡组员互助该小组属于( )A.治疗小组B.教育小组C.成长小组D.支持小组【答案】 B13、(2015年真题)在某妇女支持小组中,组员总是向社会工作者倾诉,而组员间的交流很少,小组动力一直没有形成针对这种状况,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A.适当自我表露B.积极回应组员C.适当帮助疏理D.促进组员间相互表达和回馈【答案】 D14、年轻女性,24岁,停经3个月,少量阴道出血,时出时停,偶有下腹痛,妇科检查:宫颈着色,可见出血来自宫腔,子宫增大,宫底位于脐平以下,软,未闻及胎心。
A.全子宫切除术B.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C.三次清宫D.化疗E.抗炎治疗【答案】 D15、张娜是一名负责社区老年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对老年人的特征观察得很仔细,她发现老年人诸多方面的衰退表现以下不能体现老年期发展特征的是( )A.社会角色逐渐消退B.毛发脱落、脊柱弯曲C.创造性思维及智慧迅速减少D.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答案】 C16、张先生夫妇带着5岁的大女儿和2岁的小女儿玩耍,小女儿突然要妈妈抱抱,大女儿看到后马上也要妈妈抱根据儿童发展的特点,大女儿的行为背后的情绪反应是( )A.嫉妒B.依恋C.害怕D.生气【答案】 A17、最近社会工作者小韩了解到恒美小区经常发生家庭暴力,部分女性遭到老公的辱骂或者毒打针对这种状况,小韩决定对恒美小区的女同胞提供相应的服务,小韩的工作内容属于社会工作的( )领域A.社区社会工作B.学校社会工作C.妇女社会工作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答案】 C18、社会工作者李某带领一个大学生成长小组,组员发言积极主动李某有选择地将亲身经历、体会、态度和感受向组员坦白,传递真诚,让组员感受到被信任李某运用了小组工作中的( )技巧A.适当自我表露B.专注与倾听C.引导讨论D.示范引导【答案】 A19、根据《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 )。
A.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依托B.以康复机构为基础,社区康复为依托C.以机构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D.以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答案】 D2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多,受制于有限的资源,某社会服务机构组织员工讨论在未来三年是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服务,还是为具有特殊需要的少数老年人提供专业性服务这种策划属于( )A.问题解决策划B.创新策划C.战略性策划D.方案发展策划【答案】 C21、服务对象:“最近我和妻子总是吵架,我们总谈不到一块儿社会工作者:“你说你们总谈不到一块儿,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吗?”在上述对话中,社会工作者应用的技巧是( )A.对焦B.澄清C.忠告D.对质【答案】 B22、(2016年真题)个案的结案形式多种多样,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下列做法中最适宜的结案形式是()A.由社会工作者直接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B.由社会工作者的同事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C.由社会工作者的督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D.由社会工作者的领导告诉服务对象需要结束服务【答案】 A23、社会工作的实践强调服务对象的自我决定,但对于因生理、心理和其他原因没有能力做出清晰判断和决定的服务对象来说,最适宜的做法是( )。
A.由服务对象的监护人代替当事人做决定B.诊断治疗服务对象病症的专家综合各种信息后做决定C.由社会工作者在考量服务对象的处境和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做决定D.社会工作者对几种方案的利弊做出分析,再由服务对象的监护人做决定【答案】 C24、小李因与母亲关系不和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小王问小李:“您与母亲关系不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小李说:“有很长时间了,她总是命令我,指挥我……”小王又问:“您认为母亲的做法对您有什么影响?”上述对话中,小王的说法体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特点中的()A.注重培养小李的自主能力B.注重降低小李对母亲的过高期望C.注重用心理动态诊断方法了解小李D.注重在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小李【答案】 C25、关于莫瑞(Morray)需要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影响知觉但不影响思维B.需要之间相互独立C.生理性需要源自童年经验D.需要有不同的阶段【答案】 D26、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之一下列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网络成瘾B.就业服务C.青少年服务D.婚姻指导【答案】 A27、近年来,学生为了上网逃课的现象非常多,划分这些学生这种行为为偏差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规范与价值B.个人主观体验C.统计规律D.行为适应性标准【答案】 A28、老张年老体弱,无力耕种承包的田地,只得让儿子小张耕种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小张耕种父亲老张田地的收入应当( )A.归小张所有B.归老张所有C.由老张和小张平分D.由老张和小张决定分配【答案】 B29、社区居民骨干的培养一般会采取( )方式进行A.集中B.个别C.直接D.间接【答案】 B30、关于儿童社会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儿童服务指的是对幼儿和少年的服务B.儿童福利服务一般由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共同进行C.儿童服务的提供由政府负责D.对弃儿的救助属于最基本的儿童服务【答案】 D31、下列选项中.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方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B.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D.应当为特殊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社会救助【答案】 B32、张某因发生婚外情而与妻子关系紧张,不胜烦恼,为此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张某认为婚外情是对婚姻生活的补充,妻子不应该反应这样激烈。
对张某的这种看法,社会工作者适宜的做法是( )A.接受张某的看法B.批评张某的看法C.不同意但表示理解张某的烦恼D.说服张某接受主流价值观【答案】 C33、(2015年真题)得知父母已经离婚的消息后,小明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做出了自残身体等高风险行为社会工作者小张经过评估后,对小明说:“虽然你现在还难以接受爸爸妈妈离婚的现实.但我相信你是有能力自己走出来的……”小张的上述说法突出体现了危机干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