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0求索真理的历程课件新人教版.ppt
42页第第3030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 求索真理的历程-2--3--4-一二一、人的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从何而来考点1 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识记)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的物质 活动 2.实践的特点(1)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构成要素 是客观的,实践 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 能动性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 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 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 -5-一二(3)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考点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运用·重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6-一二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7-一二二、在二、在实践中追求和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展真理考点3 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a·识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理解·难点)1.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8-一二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9-一二考点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理解·重点)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 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 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 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 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 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 也有一个过程 -10-一二2.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无限发展,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原因: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 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一二一、重点知一、重点知识深化与突破深化与突破1.实践的特点(b)(1)实践的特点-12-一二(2)正确区分实践的特点 -13-一二【重点过关1】 (2016浙江4月选考)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①能动性 ②客观物质性 ③目的性 ④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①③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④排除 答案解析关闭B-14-一二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1)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5-一二-16-一二(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7-一二【重点过关2】 (2015浙江10月选考)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后,“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最近,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还从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
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 )A.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题干中“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实验只是实践的一种类型,不能把“个性”事物等同于“共性”事物,故A错误B、D与题意无关 答案解析关闭C-18-一二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b)——认识的过程 -19-一二-20-一二特别提示①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单个人的认识来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人类认识能力来看,认识是无限的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21-一二【重点过关3】 (2017浙江嘉兴3月选考模拟)近日科学家发现了20亿年前最古老的水,推翻了此前对液态水年龄的认知,为进一步研究古代生物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④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③表述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真理性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与题意无关近日科学家发现了20亿年前最古老的水,推翻了此前对液态水年龄的认知,为进一步研究古代生物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一发现佐证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①②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A-22-一二二、二、难点知点知识透透讲与突破与突破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b)——全面理解真理的属性-23-一二特别提示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24-一二【难点过关】 (2017浙江温州2月选考模拟)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十四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做出了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展真理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真理④真理是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为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日本侵华罪行可理解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我国根据历史研究,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体现了①②。
真理不会被推翻,人们的认识会超越真理性认识,而不是推翻,故③不选真理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④不选 答案解析关闭A-25-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1 实践的含践的含义(教材追溯教材追溯:P42)【试练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关键在于把握其中讲到的实践的主体、对象的理解,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答案解析关闭F-26-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整治校园环境,创建文明城市,合力打造文明整洁厦门,2017年7月,厦门市某中学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了“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是( )①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②主观的社会性活动 ③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②表述错误,“拒绝白色污染”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③表述错误,“拒绝白色污染”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一切活动。
故选C 答案解析关闭C-27-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2 实践具有直接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教材追溯教材追溯:P42)【试练1】实践的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指通过实践能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中的存在,但不能认为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能把实践的特点等同于实践 答案解析关闭F-28-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中强调“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完成,故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解析关闭C-29-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3 要要获得得认识就要就要亲自参加自参加实践教材追溯教材追溯:P44)【试练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要获得认识并不是非要亲自参加实践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正确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取认识的方式和途径是多元的,所以获得认识并不是非要亲自参加实践 答案解析关闭T-30-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由于人类器官的来源供应严重供不应求,有医学专家指出:如果能创新基因技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没有免疫识别障碍、可随意向任何免疫背景患者提供器官的“万能猪”,人面“兽”心的愿望将成为现实据此可知( )①实践能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动力 ②实践并非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④实践能够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没有免疫识别障碍、可随意向任何免疫背景患者提供器官的“万能猪”,人面“兽”心的愿望将成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错误,因为实践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跟制。
答案解析关闭B-31-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4 实践是客践是客观见之于主之于主观的活的活动教材追溯教材追溯:P45)【试练1】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所以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错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先有实践再有认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所以应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答案解析关闭F-32-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近期,我国公布了太空旅游的三步走时间表由此可知( )①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②实践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活动 ③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④实践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33-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②表述错误,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④表述错误,混淆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目中,我国太空游三步走发展战略表明了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的特点故①③入选 答案解析关闭C-34-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5 真理的含真理的含义。
教材追溯教材追溯:P47)【试练1】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错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有实践再有认识,所以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解析关闭F-35-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有人说“抢呀抢红包士抢出一个红红火火的中国年”也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从认识论角度看,对“抢红包”褒贬不一的原因在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②真理是客观与主观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立场、知识构成、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不同的,①④符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的观点正确,但不符合“抢红包”褒贬不一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解析关闭B-36-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知知识点点6 真理和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的理解与判定。
的关系的理解与判定试练1】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这意味着真理中可能有谬误,谬误中可能有真理的成分 )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一表述不妥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的性质有明显的界限,不能认为真理中有谬误或谬误中有真理 答案解析关闭F-37-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4知识点5知识点6【试练2】20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类永远也不要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人类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真理,这是因为( )A.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B.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真理与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真理会不断地超越自身,因此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真理,故C正确;A没有指明人们不断追求真理的原因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说法错误,B不选;真理与谬误有着原则界限,D说法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38-一二一、主要命一、主要命题点透析点透析 -39-一二-40-一二-41-一二二、主二、主观题考向猜考向猜题演演练【猜题】安全地进行信息传递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之一,然而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安全通信也没有完全实现。
从2008年开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被爱因斯坦否定的量子纠缠的存在,并证明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能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和不可克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再遥远据了解,未来五年,量子科技将在金融、通信等领域率先得到应用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科学实验对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42-一二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通过科学实验,人类逐步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对信息传递的认知不断加深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能够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科学实验获得的成果将应用于金融、通信等领域,有助于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调动运用上述理论,结合科学实验对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