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州市十三五规划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表.doc
18页1锦州市“十三五”规划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表序号类别 具体任务牵头部门配合部门 县(市)区主管领导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左右,2020 年达到 1900 亿元 市发改委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5%左右 市财政局3.三次产业比为 12:44:4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44%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7%左右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000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700元,年均分别增长 7%市发改委杨晓光6.大力实施精准扶贫,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义县贫困县及 19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市农委 王立维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45%,城镇人口达到 190万,城区人口达到 120 万 市住建委 市公安局 任军8.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9.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39 件10.科技进步贡献率 60%市科技局 胡伟11.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4 年 市教育局1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8 万1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市人社局各县(市)区杨晓光14.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3878 套 市住建委 市发改委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任军15.人均预期寿命 79.2 岁。
市卫计委 胡伟一主要指标1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49.3 立方米 市水务局 各县(市)区 王立维2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率 12%18.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3.1%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杨晓光19.互联网普及率 72% 市经信委 马海峰20.森林覆盖率 21%,森林蓄积量 800 万立方米 市林业局 王立维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21%22.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0%23.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15%一主要指标2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减少0.2%、0.67%、3%和 2%市环保局各县(市)区马海峰1.打造 100 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增加棚室蔬菜、花生、葡萄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到 2020 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 60 亿斤,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以上打造“锦州苹果”、“锦州小菜”、“北镇葡萄”、“黑山花生”等具有国家地理标志优质品牌扩大养殖规模,建设猪、牛、羊、禽等专业化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培育和发展千头猪场、百头牛场、500只羊场和 5 万只鸡场。
到 2020 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达到1500 个,肉蛋奶的总产量达到 240 万吨,黑山蛋鸡、凌海生猪、义县奶牛和北镇肉鸡分别成为国家重点养殖基地各县(市)区2.建立专业化合作组织,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机构达到千家以上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培育和发展各类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 500 个实现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发展良种业,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玉米、畜禽等种业基地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农户改灶工程,到 2020 年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完善农产品检验和认证服务机制,实现农产品检验和认证全覆盖3.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畜禽养殖加工、粮食油料加工、果菜种植加工、海产品养殖加工、乳制品加工 5 大产业集群到 2020 年,农产品加工规模增加到千万吨以上,力争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额突破 1000 亿元, 2-3 个县(市)成为省和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大县市经信委二农业任务4.实施 50 万亩水肥一体化和 100 万亩黑土地保护工程市农委市发改委四县(市)王立维35.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到 2020 年,龙头企业达到 1000 户,销售额达到 1000 亿元,培育 10 个储运销 1000 吨以上的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加工和物流企业达到 1000 个,创造 100 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销售额达到千亿元。
市经信委市发改委6.建立新型农业组织经营到 2020 年,全市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发展到 4500个,培育省级示范社 50 家 市供销社7.发展和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到 2020 年,全市 90%以上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田大户,基本实现农产品网上交易,力争培育 2-3 个年销售额百亿元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到 2020 年,新技术推广面实现全覆盖,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市科技局四县(市)8.建立抗灾减灾服务体系,实现农、林、牧、渔业保险全覆盖,保险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 90%以上,建立气象信息传递和气象预警网络服务站点市农委市气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四县(市)9.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到 2020 年,全市水浇地面积、节水灌溉面积和易涝耕地改造面积分别达到 470 万亩、270 万亩和 171 万亩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农委市财政局10.扩大农机装备规模和作业水平,到 2020 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5%以上 市农机局 市农委四县(市)11.建设大田和杂粮种植、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观光休闲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绿色农畜产品深加工基地。
市经信委 黑山县12.重点发展以葡萄、蔬菜、粮食、畜禽、休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以葡萄和棚菜为重点的设施果蔬产业基地 北镇市二农业任务13.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示范区和省级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区重点发展以达莲海产品养殖、生猪养殖和百合小菜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抓好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国家级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市农委凌海市王立维414.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食品产业,打造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干鲜果品生产,成为锦州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义县15.继续开展鱼虾贝类等资源增殖放流工程,建设现代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区,建设大有国家一级渔港到 2020 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 80 亿元,年均增长 2.4%滨海新区凌海市16.建设以锦州中心渔港为中心的北方水产城,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水产品交易集散地市海洋与渔业局滨海新区王立维二农业任务 17.实施危仓老库改造工程和粮食增容工程,建设临海临港粮食储运基地 市发改委 市农委 四县(市) 杨晓光1.实施“6921 工程”,构建 6 大产业集群,建设 9 大工业园区,壮大 20家龙头企业,培育 100 家成长型企业。
到 2020 年,销售收入 100 亿元以上企业达到 3 户,50 亿元至 100 亿元(不含 100 亿元)企业达到 5 户每个县(市) 至少培育成长型企业 12 户,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分别培育成长型企业 15 户和 13 户建设光伏、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力电子 4 个产业基地各县(市)区2.全力打造重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钛及金属新材料、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包装印刷等产业 太和区3.打造现代临港特色产业体系,充分利用港口和腹地资源,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纤纺织等临港产业,打造 5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区域级制造业基地滨海新区三工业任务4.建设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保健品和食品加工 4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市经信委松山新区马海峰55.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形成粮油、畜禽、果蔬、乳制品、海产品 5 大产业,打造优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建设辽宁圣源食品全产业链项目、辽宁绿色芳山农产品加工基地、宏基园菊苣糖和精制糖加工、富民农业生姜加工、辽宁禾丰集团九股河肉鸡屠宰及加工等项目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市场占有率和配套水平,发展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及相关产品、特种车制造、农业机械、车用曲轴加工、汽车节能器、厢体和轮毂等零部件制造,发展汽车服务业,打造中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完成万得汽车工业园暨锦州汉拿电机整体搬迁,建设锦恒年新增 32.4 万套气囊和汽车主被动安全一体化等项目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6.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优化整合要素条件,延长产品链,建设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基地建设油页岩、中北石油化工公司年产 60 万吨润滑油和 20 万吨氟素润滑油及 5 万吨复合剂、嘉合化工 60 万吨/年碳四综合利用、龙栖湾年产 20 万吨差别化纤维(二期)、惠发天合科技创新研发等项目北镇市古塔区滨海新区义县7.发展钛及金属新材料产业,建设钛系、锰系、镍系和钼系特种金属冶炼基地,发展锦州钛业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型氯化法钛白等项目建设锦州钛业新增年产 6 万吨氯化法钛白粉、天桥钼业优质大规模宽厚钼板研发和产业化、宝钛华神年产 1 万吨海绵钛等项目太和区滨海新区凌海市8.发展光伏新能源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光电及相关产品,引进薄膜电池高倍聚光电池等产品,打造中国重要的光伏新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古塔电力电子信息园、瑞光电子 200 万集成电路、中远光电年产 30 万件光电系列产品项目、航星集团的舰船导航操控和海洋流量监测仪器设备及综合电力系统工程等项目。
滨海新区松山新区古塔区凌海市三工业任务9.发展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开展奥鸿药业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及产品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有效成份提取建设奥鸿生物产业园、凌海市大有健康食品产业园、义县七里河健康食品产业园市经信委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松山新区凌海市义县马海峰610.加速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突破,解决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永磁启动机等关键技术支持锦恒汽车研发的一体化汽车安全技术、汉拿电机研发的新能源动力电动机、系列永磁启动机等项目提高重大装备制造业首创能力,支持春光机械研制的泡罩包装联动生产线、新锦化机械研发的 45 万吨合成氨装置核心压缩机组等大型成套设备加大光伏产业的研发投入,解决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技术、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推陈出新、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等关键核心技术市科技局松山新区滨海新区义县11.打造化纤纺织生产基地发展高档纸、啤酒、白酒、健康食品等精深加工和“名、优、特、新”产品,推进地方特色食品区域品牌建设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等新型建材产品推进建材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市发改委 各县(市)区12.发展石墨深加工及石墨新材料产业,以石墨资源开发为基础,重点建设石墨产品研发与加工、采选冶一体、国家级石墨高新产业化、石墨产业集散四大基地和石墨产品公共交易服务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石墨科技产业园。
建设以熏鸡为主的传统禽肉制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和禽蛋加工产业集聚区,做强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形成体系完备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北镇市13.依托庞河经济开发区,建设全省最大的现代农业机械制造基地市经信委 市发改委黑山县马海峰14.依托科美新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大业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实现废旧资源再利用 凌海市15.建设电子电力信息产业园 古塔区16.建设紫荆产业区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凌河区杨晓光三工业任务17.做大做强建筑业,到 2020 年,重点培育 1-3 家大型或综合实力强的建筑企业集团,全市建筑企业总量达 400 家,产值 20 亿元企业 1 家,培育 3-5 个建筑劳务基地,建筑业从业人员达 30 万人以上市住建委 各县(市)区 任军71.发展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中央大街商贸区,抓好大商集团、兴隆大家庭、茂业中心、银河广场、百脑汇 IT 资讯广场、中环购物广场、太阳广场等大型商场建设,做强辽西小商品批发、窟窿台蔬菜批发等专业市场重点建设松山新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松山新区万达广场、松山新区国际汽配城、义县城东商业综合体、凌河区银河广场、凌河区紫荆新城、铁北商业中心、书香府邸城市综合体、中古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
各县(市)区2.发展餐饮、住宿业,形成以长安街、人民街、汉口街、南广路为代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