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
4页. . . . 翰林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150分钟 总分值: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霎时 〔shà〕 祷告〔shòu〕 匿笑 〔nì〕 絮絮叨叨〔dāo〕B、瘫痪〔huàn〕 憔悴〔qiáo〕 分歧 〔qí〕 怦怦直跳〔pēng〕C、徘徊 〔huí〕 姊妹 〔jiě〕 菡萏 〔hàn〕 淡雅高洁 〔yǎ〕D、嫩芽 〔lèn〕 央求 〔yāng〕 脸颊 〔xiá〕 水波粼粼 〔lín〕2、以下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树杈 寒战 诀别 不可抗拒B、沉寂 烂慢 遮蔽 各得其所C、繁杂 敏感 拆散 行影不离D、委屈 伤疤 覆盖 喜出忘外3、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3分〕欹斜——— 拆散——— 祷告———荫蔽——— 霎时——— 笑柄———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成熟的麦穗在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5、下面句子〔1〕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 〔 〕〔1〕A、他猜想,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 〕〔2〕A、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D、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就觉得对不住她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A、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B、《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情节的安排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二、文学常识填空〔8分〕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别〕文学家__________〔〕,1913年获_________________奖 2、《咏雪》和《太丘与有期》选自《 》原书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3、《荷叶 母亲》一诗的作者是我国_______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__________,本诗选自《 》,她的代表作还有《 》、《 》等。
4、《我的教师》作者是__________,当代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 》,长篇小说《 》三、古诗文阅读〔31分〕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太丘与友期 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3分〕 a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c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 d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 e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 f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2、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 A、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太傅/寒雪日/內集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 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下面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塞时作的诗B、诗的前两句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还有环境气氛C、诗的三四句集中表达了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D、后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我真诚地劝你别再喝酒了,因为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了5、下面对《太丘与友期》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A、《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B、太丘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朋友来迟了一点,他就决然舍去,太没有人情味。
C、元方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是却聪明机灵,能言善辩,懂得以诚信为本的道理D、文中的友人是个无信无礼的人,但他还是有个优点——知错就改6、从《太丘与友期》这那么小故事里,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3分〕7、 古诗文默写〔8分〕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女曰:“〞 〔2〕,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方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以“散步〞为题好不好?请你尝试换个角度拟题〔2分〕2、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的“熬〞换成“度〞好不好?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四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充满了诗情画意,请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分〕4、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苹果皮 〔1〕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2〕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的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 〔3〕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都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 〔4〕我和哥哥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