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pdf
21页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练习及答案班级:_姓名:_拼音基础拼音基础1.1. 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j shsh mfng izhodizhn ytu czhn yw r2.2. 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规范、美观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得规范、美观lu tuokngjpi huicnbojng hungb minch dx shuij ylngy3.3. 读拼音,写词语读拼音,写词语h tunng chuk koci xingfn suwi tochng rnjio hu1 / 214.4. 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l bj mp spi huiqn qijio bnyun dnkui zikng zhwn zhng5.5. 看拼音,写词语看拼音,写词语zogolmoyjnjingyuzhurnhuhuitixinjq形近字词形近字词6.6. 辨字组词辨字组词盂(_)孝(_)婪(_)窃(_)疑(_)孟(_)考(_)梦(_)窍(_)颖(_)7.7. 比一比,再组词比一比,再组词抑(_)蹄(_)施(_)券(_)欺(_)仰(_)啼(_)拖(_)卷(_)期(_)8.8. 辨字组词。
辨字组词寇(_)爆(_)泽(_)副(_)冠(_)瀑(_)择(_)幅(_)2 / 219.9. 辨字组词辨字组词糊(_)溜(_)困(_)域(_)湖(_)榴(_)团(_)城(_)蝴(_)留(_)囚(_)惑(_)10.10. 形近字组词形近字组词瞪(_)泰(_)鞋(_)刑(_)橙(_)秦(_)靴(_)刊(_)络(_)捶(_)凿(_)焚(_)洛(_)锤(_)函(_)烫(_)选词填空选词填空11.1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A头晕目眩B垂头丧气 C聚精会神D没完没了1.他(_)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_)地在地上刨虫子吃3.那些鸡(_)地叫着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_)了12.12. 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盼望期望1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_)一定会成功2我于是日日(_)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家境家景3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_)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4尽管(_)贫寒,但他从未想过要中断学业13.13. 选词填空选词填空3 / 21蕴含蕴藏僻静幽静毁害毁灭1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_)着多少智慧?2我的目光顺着(_)的小路探索,我看到了“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
3拾一片绿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_)的生命的奥秘4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_)5山洪暴发给人们造成了(_)性的灾难6这一带的野兽经常下山(_)庄稼和村民14.14.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凝然突然悄然1他的话音刚落,(_)传来一阵乐曲声2默默时,日子便从(_)的双眼前过去3就在她的双手(_)合拢时,蝴蝶被她捉住了15.15. 选词填空选词填空周密精密1.这是我们小队的第一次活动,活动前大家考虑了各种情况,设计了_的方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2._的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艰难艰巨3.建造三峡水电站是一项十分_的工程4.手术后第三天,他能够下床并_地迈出了第一步句子强化句子强化16.1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他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_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改为转述句)4 / 21_3.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修改病句)_4.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缩句)_5.好书是一杯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好书是_,让人回味无穷;好书是_,让人回味无穷。
仿写句子)17.17. 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改为陈述句)_2孤独寂寞的我在家里整整一天等待着妈妈带我出去缩句)_3我只好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改为双重否定句)_4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写的修改病句)_18.18. 按要求改写句子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_2妈妈告诉我,要我带着雨伞上学去改为直述句)_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_4是否主动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_19.19. 按要求完成句子按要求完成句子5 / 211.草原的优美语言吸引了我改为被字句)_2.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改为陈述句:_改为双重否定句:_3.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任务修改病句)_20.20. 按要求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1医院里很安静改为夸张句)_2窗外,风吹梧桐,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_3这棵榕树可以遮风挡雨改为比喻句)_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_阅读理解阅读理解21.2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有一位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了半生,积攒了一笔财富。
几经沉浮,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位校长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名单很快就回到了老人的手里老人让家人买了许多书,准备逐一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心想: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酸了?家人6 / 21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 xxx,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和电子邮箱家人虽然疑惑不解,但是谁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寄出了那些书从黄叶飘零到瑞雪纷飞,老人常常对着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谁也猜不透老人的心事新年前,老人收到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欣喜若狂:“有回音了!找到啦!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资助的孩子!”家人这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原来他寄出的书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土地失去水分滋养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即使给他阳光,日后他也不会给别人温暖。
其实,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种接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片叶会为一束阳光绿意盎然;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荒芜:_无动于衷:_2下面四个选项中,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第(_)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别人的关爱与帮助充满感激之情有一位华侨老人想资助家乡的孩子,给每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寄去了书接到老人寄的书后,只有一个孩子给老人回了信,老人决定资助他有一位华侨老人想资助家乡的孩子,按校长提供的名单给每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寄去了书,在老人的等待中,只有一个孩子在新年前给老人寄来贺卡表示感谢,老人说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如何理解文章题目“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7 / 21_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_22.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枚硬币的秘密冬天最冷的时候,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这样既可以学知识,又能取暖回来后,女儿却变得有些奇怪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
而且,每次出门前,她都要从储蓄罐里拿出一枚硬币攥在手心里坐公交车有 IC 卡,早饭在家吃,口袋里也有零花钱,女儿要这额外的一元钱干什么?我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女儿却神秘兮兮地说:“这是个秘密!”我欲拿家长的身份压她,想想又觉得不妥女儿十岁了,有一点自己的小秘密也很正常,再说了,一元钱能干出什么坏事来?星期天,女儿缠着我去图书馆孩子求知若渴,我自然乐意奉陪天气依然寒冷,我和女儿全副武装准备出门当然,女儿依然没有忘记准备一元硬币我没有“打草惊蛇”,反正我全程奉陪,倒要看看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什么坐上公交车,半小时后下车,我径直往图书馆的方向走,却发现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 一份报纸然后,她笑意盈盈地跑到我身边,冲我做个鬼脸我责怪她浪费,既然去图书馆,自然有免费的报纸,干嘛还要多花钱?女儿低下头,似乎在做思想斗争片刻后,她抬起头说:“妈妈,其实我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你上次带我来图书馆时,我就注意到了他那么冷的天,他还站在寒风里,不停地跺着脚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女儿的话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位老人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8 / 21原来,女儿整个冬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就是为了绕道来买报纸?我虽然同情卖报的老人,但更心疼女儿于是帮她出主意:“你可以买一份报纸给十份的钱啊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我说:“那你每次拿一元硬币,不是很麻烦吗?你拿张大钞,不找零不就行了吗?”女儿惊呼:“那和给钱有什么区别?老人心里肯定愧疚我每次拿一元硬币,其实就是不 想让他脱掉手套找零钱,这样会很冷的我久久地看着女儿那张稚嫩的小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 她她有一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我紧紧将女儿搂在怀中,感觉微风拂面,春天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1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1.打草惊蛇:_2.打破砂锅问到底:_2“我”带女儿坐公交车到图书馆回来后,女儿变得有些奇怪的原因是( )A以前是七点半出门去上学,现在却提前到七点B以前是三催四叫,现在是自己定闹钟,到点儿就爬起来,一分钟都不赖床C为了帮助卖报纸的老人而宁愿绕道去买报纸3女儿她到底用那一元钱干了什么?正确的选项是( )A女儿快步走到路边,用一元硬币从一位卖报老人手里买了一份报纸B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图书馆看书C女儿用一元硬币去坐公交车。
4“我很庆幸当初没有粗暴地责问她你认为作者庆幸的原因是( )A我感觉微风拂曲,春天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B女儿有一颗金灿灿的心,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我C其实女儿已经连续买了一个冬天的报纸,都是在这位老人那儿买的5句子与描写方法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女儿连连摇头,说:“不行,那样太伤人自尊了!”(语言描写)9 / 21B他穿着破旧的军大衣,头发已经花白,背也有些佝偻,手里抱着一大摞报纸,正满眼期待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外貌描写)C我想,我多买一份报纸,他就可以早点回家休息了心理描写)6阅读是写作的桥梁你从一枚硬币的秘密中提炼出的自己的阅读感受是23.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在柏林节选)1“身体虚弱而多病”可以用一个成语_来表达。
2概括第段的内容3画线句属于_描写,作用是_4文中“奇特的举动”指的是_用自己的话说)5第段和第段都写了“静”,说说你对这两次“静”的理解6第段最后一句“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说说此刻老兵的心理活动24.2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0 / 21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