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ppt
20页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二组:仇彪彪 马尚亮 刘稳杰 吴杰 杨小林 肖源 纪爽 目录•1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原因•2放散方法•3施工工艺流程•4机具设备•5人员配置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原因•1 实际锁定轨温超出设计锁定轨温范围 •2 相邻单元轨节的锁定轨温差大于5℃,左右两股钢轨锁定轨温差当速度大于160km/h时大于3℃、当速度小于或等于160km/h时大于5℃,同一区间内各单元轨条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差大于10℃ •3 固定区钢轨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4 因其他原因造成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明确时• •5 某些施工需要提高或降低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以保障施工过程中不发生胀轨跑道或长轨节折断工人施工现场放散方法•1滚筒放散法•2列车碾压法•3撞轨法滚筒放散法•滚筒放散法是把钢轨扣件松开,把滚筒放在轨枕上,滚筒作为支点支撑钢轨,使轨底与垫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轨底与滚筒间的滚动摩擦,以减小放散阻力,待轨温达到预定锁定轨温时,取下滚筒,锁定线路列车碾压法•碾压放散是松开接头扣件及螺栓,松开全部防爬器及适当的中间扣件,利用列车运行碾压钢轨,靠列车的碾压和振动迫使钢轨伸缩,待伸缩量达到预计量时锁定线路。
撞轨法•撞轨放散是在封锁线路时,松开所有扣件和缓冲区接头螺栓,朝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在外力的作用下,克服轨底与胶垫间的摩擦力,迫使钢轨伸缩施工工艺流程•1轨道状态检测•2近期轨温调查•3 位移观测桩设置•4标记临时位移观测点 •5卸扣件、顶起钢轨•6串轨、临时位移观测•7记录轨温、拉轨•8落轨、上扣件锁定•9标记钢轨位移零点⑴轨道状态检测 •在应力放散前全面对轨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轨道几何尺寸、轨面标高、线路中线位置、横向阻力、焊接质量等,通过全面的质量检测,确认线路已达到初步稳定,方可准备进行线路锁定施工⑵近期轨温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轨温的变化规律,确定锁定施工时间•⑶位移观测桩设置 •位移观测桩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就近利用接触网基础、桥梁防护墙或凸形挡台设置,单元轨节起终点的位移观测桩与单元轨节焊接接头对应,纵向相错量不得大于30m•⑷标记临时位移观测点 •根据设置好的位移观测桩,在钢轨上标记,并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加密观测点,每100m设1处临时位移观测点,作为钢轨应力放散时的临时位移观测点,通过对钢轨位移的观测,以判定应力放散是否彻底•⑸卸扣件、顶起钢轨 •在本次放散单元轨节和上一单元轨节100m范围内,每隔10m置一滚筒,将钢轨扣件卸除、用起道机顶起钢轨落于滚筒上,钢轨顶面高于承轨面5cm左右。
•⑹串轨、临时位移观测 •由于铺设长轨与正在进行的作业轨温不一致,弹条卸除、钢轨顶起后,钢轨的束缚解除,钢轨将产生位移,使钢轨自由伸缩,此时钢轨内部应力仍不为零•⑺记录轨温、拉轨 钢轨内部应力为零,此时作业轨温低于锁定轨温,单元轨节起点端用拉轨器固定,拉轨到位后用拉轨器固定•⑻落轨、上扣件锁定 钢轨内部应力为零,轨温正处于锁定轨温范围或单元轨节拉伸至锁定轨温范围内时,由放散起点向终点方向依次去除滚筒,将钢轨落到轨枕上,上好扣件,紧固钢轨,记录轨温和拉伸量•⑼标记钢轨位移零点•钢轨锁定后,立即进行位移零点的标记在设有位移观测桩处的左右股钢轨轨头外侧面胶粘一段小钢尺,小钢尺刻度为-50mm~50mm,零刻度与位移观测桩拉线竖向重合机具设备人员配置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