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49页2024-2025年度天津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 )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 A2、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3、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中含有76个碳原子C.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单宁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38:26:23【答案】 A4、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的知识属于(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技能性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C5、下列关于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A.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B.教学目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C.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D.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答案】 B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1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答案】 D7、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8、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9、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B.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答案】 C10、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A.知道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 A11、( )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 C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制备溴苯用苯和溴水B.异戊二烯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内C.淀粉与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D.用FeCl3溶液可以鉴别甲苯和苯酚【答案】 D13、关于高中化学课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1、化学2和化学与生活是高中化学的必修模块B.“过程与方法”指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C.高中化学课程的课程目标为知识、技能和能力D.高中化学课程中专门设置“实验化学”模块【答案】 D14、()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A.展示和提问B.演示和展示C.展示和板书D.演示和提问【答案】 B1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B.HClC.Na2SD.Na202【答案】 A16、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是高质量化学教学的保证下列关于教学反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能力是其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B.化学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实质上是一种对化学教学的行动研究C.高质量的化学教学必须靠有效的教师自我教学反思来保证D.教学反思只能在教学实践行为发生后进行【答案】 D17、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18、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19、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只破坏极性键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稳定【答案】 C20、下列对教学设计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B.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C.有利于教师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D.是提高教师科学知识水平的有效方法【答案】 D21、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化学教材分析的依据包括(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22、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y)B.(1-y)C.(1-y)D.(1-6y)【答案】 A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答案】 C24、某化学教师在讲述石墨的性质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石墨内部层状的原子结构分A.宏观表征B.微观表征C.符号表征D.数字表征【答案】 B25、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 A26、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C.课程资源越多越好D.课程资源就是教科书【答案】 B27、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 D28、下列表述不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宏观特征与物质性质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B29、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描述中.属于同一水平层次的是( )A.经历、参与、认识B.感受、认同、保持C.认同、体会、认识D.经历、关注、增强【答案】 C30、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A.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B.物质的化学变化C.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D.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答案】 B3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32、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答案】 C34、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答案】 D35、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景”三者应( )A.各自孤立地设计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答案】 C36、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实验可以分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③④⑤⑥D.全部都是【答案】 B37、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