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9章 诱变育种.ppt
92页第九章第九章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一、概念•诱变育种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mutation breeding)) 人工利用人工利用理化因素理化因素诱使植物材料发生遗传突变,诱使植物材料发生遗传突变,并将优良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并将优良突变体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包括包括–辐射诱变育种(辐射诱变育种(radiation breedingradiation breeding))–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chemical 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chemical induced mutation breeding))•与芽变选种相比较:与芽变选种相比较:–诱变育种:利用诱变育种:利用人工人工诱变诱变–芽变选种:利用芽变选种:利用自然自然突变突变二、诱变育种的发展概况二、诱变育种的发展概况 •1895年伦琴年伦琴(Rontgen)发现了发现了X射线射线•1896年贝克勒耳年贝克勒耳(Becquerel)发现了具天然放发现了具天然放射性的射性的铀铀•摩尔根等于摩尔根等于1910年发现年发现化学物质化学物质也能提高果蝇也能提高果蝇的突变率的突变率 •19641964年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FAO/IAEAFAO/IAEA))联合处联合处的成立,建立起了交流网络。
的成立,建立起了交流网络•19691969年,年,FAO/IAEAFAO/IAEA联合处开始举办联合处开始举办““植物诱变育种植物诱变育种””培训班,发行了培训班,发行了《《突变育种手册突变育种手册》》•这一年被认为是植物诱变育种的这一年被认为是植物诱变育种的转折年转折年 •至至19951995年,年,5050多个国家,多个国家,154154种植物开展诱变种植物开展诱变育种工作育种工作•已培育出已培育出17371737个新品种个新品种•其中花卉等其中花卉等465465个个–主要有菊花、大丽花、六出花、秋海棠、月季、主要有菊花、大丽花、六出花、秋海棠、月季、杜鹃、百合及香石竹等杜鹃、百合及香石竹等•仅诱变育成的菊花新品种就有仅诱变育成的菊花新品种就有170170多个•我国的诱变育种起步于我国的诱变育种起步于1956年年•诱变育成的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诱变育成的品种数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首位首位•至至1998年底,已在年底,已在40多种植物育成新品种多种植物育成新品种513个个•在观赏植物中,我国培育了菊花、小苍兰、在观赏植物中,我国培育了菊花、小苍兰、瓜叶菊、朱顶红、美人蕉、月季、紫罗兰、瓜叶菊、朱顶红、美人蕉、月季、紫罗兰、金鱼草、矮牵牛、杜鹃花、唐菖蒲及荷花等金鱼草、矮牵牛、杜鹃花、唐菖蒲及荷花等的新品种或优良变异类型近的新品种或优良变异类型近100个。
个•如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先后用辐射方法培育出如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先后用辐射方法培育出40多个多个月季月季新品种;新品种;•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四季开花四季开花的的菊花菊花新品种,能耐新品种,能耐-35℃低低温温•安徽农业大学通过辐射育出了安徽农业大学通过辐射育出了8个个11月至月至1月开花的月开花的冬菊冬菊新品种;新品种;•上海农科院育成了上海农科院育成了6个观赏性好、抗病性强的个观赏性好、抗病性强的小苍小苍兰兰新品种;新品种;•中国农科院培育成中国农科院培育成5个个瓜叶菊瓜叶菊雄性雄性不育不育系系,并配制了并配制了优势杂交种等等优势杂交种等等三、三、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特点•优点优点 ①①变异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变异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 ②②有利于品种单一性状的改良有利于品种单一性状的改良 ③③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利于基因重组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利于基因重组 ④④改变植物育性,提高结实率(克服远缘杂交的不改变植物育性,提高结实率(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合性)亲合性)⑤⑤诱发突变易于稳定,诱变育种周期短(诱发突变易于稳定,诱变育种周期短(只有少数只有少数基因变异基因变异)) 1. 变异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变异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与自然变异相比)(与自然变异相比) –突变率达突变率达3%,是天然突变率的%,是天然突变率的100~~1000倍。
倍–可在形态、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以及适应可在形态、组织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以及适应性、抗病虫、性、抗病虫、花色花色、花期、花型、株形及育性等、花期、花型、株形及育性等–为为 “标新立异标新立异” 创造了条件创造了条件 2. 有利于品种单一性状的改良有利于品种单一性状的改良 (与杂交育种相比) •诱发突变多为点突变诱发突变多为点突变•如如Demol对郁金香辐射处理,获得各种对郁金香辐射处理,获得各种花色花色突突变类型 3. 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利于基因重组打破原有的基因连锁,利于基因重组 –使染色体断裂、易位,打破原有连锁关系使染色体断裂、易位,打破原有连锁关系后再进行杂交,经基因重组创造新品种后再进行杂交,经基因重组创造新品种 缺失缺失重复重复倒位倒位易位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4. 改变植物育性,提高结实率改变植物育性,提高结实率–辐射花粉花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受精结实,为培育自交系创造条件5. 诱发突变易于稳定(纯合),诱变育种周期短诱发突变易于稳定(纯合),诱变育种周期短 –诱发突变仅是少数少数基因变异,突变性状稳定快–尤其是突变性状多为隐性,经自交后即可获得纯合突变体,比常规的杂交育种快3年以上。
•局限性:局限性:①①变异方向与性质难以预测和控制变异方向与性质难以预测和控制 ②②改良的性状有限(少数性状)改良的性状有限(少数性状)•综合性状改良不宜使用综合性状改良不宜使用③③变异性状具不稳定性变异性状具不稳定性 (嵌合体)(嵌合体)第二节第二节 辐射诱变辐射诱变一、概念一、概念•辐射育种辐射育种 利用辐射诱导植物发生遗传突变,并将其利用辐射诱导植物发生遗传突变,并将其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优良的变异材料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二、花卉辐射育种的有利条件二、花卉辐射育种的有利条件1.观赏植物的多样性;观赏植物的多样性;2.观赏性状的多向性(标新立异)观赏性状的多向性(标新立异)3.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一)种类(一)种类1.1.根据辐射的性质分根据辐射的性质分(1)(1)电磁辐射(本质是波)电磁辐射(本质是波)–以电场和磁场交变震荡的方式穿过物质和空间而传递能以电场和磁场交变震荡的方式穿过物质和空间而传递能量的射线量的射线•如如X X射线、射线、γγ射线、紫外线、微波和激光等射线、紫外线、微波和激光等(2)(2)粒子辐射(本质是粒子)粒子辐射(本质是粒子)–一种高速运动的粒子流,通过损失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一种高速运动的粒子流,通过损失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递给其他物质•如带电的如带电的αα射线、射线、ββ射线、质子、电子束、离子束和不带电的中射线、质子、电子束、离子束和不带电的中子子三、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三、射线的种类及其特征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粒子辐射粒子辐射γ射线射线X射线射线紫外线紫外线激光激光微波微波a射线射线离子束离子束中子中子ß 射线射线质子质子中子中子电子束电子束2.2.根据能量高低可分为根据能量高低可分为(1)(1)电离辐射:辐射能量较高,能直接或间接引起被照电离辐射:辐射能量较高,能直接或间接引起被照射物质的原子发生电离射物质的原子发生电离–如如γγ射线、射线、X X射线、射线、ββ射线、离子束和中子等射线、离子束和中子等(2)(2)非电离辐射:辐射能量较低,不具电离效应非电离辐射:辐射能量较低,不具电离效应–如紫外线如紫外线1. 1. 射线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波长很短(1010-8-8—10—10-11-11cmcm)。
穿透力强,可深入植穿透力强,可深入植物组织物组织几厘米几厘米应用:能同时处理大量材料,并能于植物的整个生应用:能同时处理大量材料,并能于植物的整个生长期内在自然的田间条件下进行长期照射长期内在自然的田间条件下进行长期照射–但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但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措施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水泥墙水泥墙(二)主要射线的(二)主要射线的种类及特征种类及特征 2. X2. X射线射线®是是由由X 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波长比γγ射线长,射程略近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如穿透力不如γγ射线强可深入植物组织射线强可深入植物组织几毫米几毫米®X X射线最早应用于诱变工作射线最早应用于诱变工作 3. 3. 射线射线在空气中的射程达数在空气中的射程达数m m,,穿透力差,仅及植物穿透力差,仅及植物组织数组织数㎜㎜用用厚的纸板厚的纸板即可挡住即可挡住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水泥墙水泥墙4.4. 射线射线 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原子流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原子流。
与空气分子碰撞便丧失能量,可以被与空气分子碰撞便丧失能量,可以被一张纸一张纸挡住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射线射线 水泥墙水泥墙5.5.中子:中子:不带电的粒子不带电的粒子® 根据其能量大小被分为:高能中子,快中子,根据其能量大小被分为:高能中子,快中子, 中能中中能中子,慢(子,慢(热热)中子)中子®育种上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育种上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中子穿透力较强,能深入植物组织数㎝,需混凝土做成中子穿透力较强,能深入植物组织数㎝,需混凝土做成厚的防护墙保护厚的防护墙保护 常用于照射种子常用于照射种子6.6.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非电离射线,穿透力弱,可处是一种非电离射线,穿透力弱,可处理理微生物微生物和植物的和植物的花粉粒花粉粒7.7.激光:导致体内某些分子原子的能态的激激光:导致体内某些分子原子的能态的激发,或离子化发,或离子化 可产生多种效应:光、热、光压、电磁,诱变效果好(一)电离辐射的(一)电离辐射的物理物理作用:作用:•由辐射的由辐射的能量转移能量转移而产生的而产生的电离作用电离作用•这种电离可能发生在染色体上及核质与细这种电离可能发生在染色体上及核质与细胞质的原子或分子之中。
胞质的原子或分子之中四、辐射诱变的原理四、辐射诱变的原理 (二二)电离辐射的电离辐射的化学化学作用:作用: 由由于于活活的的生生物物组组织织含含有有约约75%的的水水,,因因此此水水就就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成为电离辐射的最丰富的靶分子 水水被被辐辐射射电电离离后后产产生生自自由由基基,,这这些些自自由由基基可可通通过一系列反应影响生物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过一系列反应影响生物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直接作用直接作用: H2O ------ OH - + H+ H2O H2O++++e-hvhv(三)辐射对(三)辐射对细胞细胞的作用的作用1.引起引起半透膜半透膜的损伤 2.2.细胞核细胞核膨大,染色体成团,细胞分裂异常膨大,染色体成团,细胞分裂异常3.3.细胞质细胞质结构成分会发生变化结构成分会发生变化–如粘度改变,空泡形成,电解质及水分的渗透性如粘度改变,空泡形成,电解质及水分的渗透性升高升高4. 4. 使某些使某些酶酶““失活失活””,,引起细胞死亡。
引起细胞死亡–特别是数量少却参与重要物质(如维生素和激素)特别是数量少却参与重要物质(如维生素和激素)合成的某些酶的失活合成的某些酶的失活 (四)辐射对遗传物质作用(四)辐射对遗传物质作用((1 1))染色体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的结构或数目发生变化•断裂、丢失、易位断裂、丢失、易位((2))基因基因突变突变五、辐射诱变剂量五、辐射诱变剂量 •辐射诱变剂量(辐射诱变剂量(induced doseinduced dose):):指对植物指对植物材料进行辐射诱变时使用的处理剂量材料进行辐射诱变时使用的处理剂量1.1.辐射的剂量单位辐射的剂量单位⑴ ⑴ 照射剂量照射剂量⑵ ⑵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⑶⑶ 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⑷ ⑷ 剂量率剂量率⑴⑴照射剂量照射剂量•照射剂量:用来度量处理植物材料时所采用照射剂量:用来度量处理植物材料时所采用的辐射量大小的单位的辐射量大小的单位–包括包括•照射量(照射量(X X))•中子通量中子通量•照射量(照射量(X X):):度量度量x x射线及射线及γγ射线的单位单位质量射线的单位单位质量的空气中的电流量的空气中的电流量–常用单位伦琴常用单位伦琴(R) (R) –SISI库伦库伦/ /千克(千克(C/kgC/kg)。
•中子通量:度量中子照射量的剂量单位中子通量:度量中子照射量的剂量单位–中子通量中子通量(n(n//cmcm2 2) )是指每平方厘米的截面积上通过的中子数是指每平方厘米的截面积上通过的中子数⑵⑵吸收剂量(吸收剂量(D D)) 是指受照射材料实际所得到是指受照射材料实际所得到的辐射能量的辐射能量–SISI::戈瑞戈瑞(Gray(Gray,,Cy)=Cy)=焦耳焦耳/ /千克(千克(J/kgJ/kg))⑶⑶放射性强度:指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核放射性强度:指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核衰变次数衰变次数•是衡量放射源辐射强度的单位是衡量放射源辐射强度的单位–SI::贝可(贝可(Bq) –1贝可贝可(Bq)=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放射性同位素发生1次核衰变/次核衰变/s⑷⑷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所受的照射剂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植物材料所受的照射剂量或吸收剂量量或吸收剂量–剂量率的单位因照射剂量或吸收剂量的单位不同剂量率的单位因照射剂量或吸收剂量的单位不同而不同–例如:例如:•照射剂量率的单位有照射剂量率的单位有R R//h h;;R R//minmin;;R R//s s;;C/kg.sC/kg.s;;n n//cmcm2 2.min.min等。
等•吸收剂量率的单位有吸收剂量率的单位有RadRad//h h;;RadRad//minmin;;GyGy//s s;;GyGy//minmin等2.2.植物的辐射敏感性植物的辐射敏感性①①致死剂量(致死剂量(LDLD))::全部致死的剂量值全部致死的剂量值②②半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LD50 LD50 ))::50%50%存活时的剂量值存活时的剂量值③③半致矮剂半致矮剂 量量(D50)(D50)::使被照射材料生长量为对使被照射材料生长量为对照照5050%的辐射剂量%的辐射剂量④④临界剂量临界剂量(LD60)(LD60):: 使被照射材料成活率或生使被照射材料成活率或生长量为对照长量为对照4040%的辐射剂量%的辐射剂量3. 3. 适宜诱变剂量的确定适宜诱变剂量的确定 •一般用一般用半致死剂量半致死剂量( (或半致矮剂量或半致矮剂量) )或临界剂或临界剂量照射剂量量照射剂量六、辐射材料的选择六、辐射材料的选择(一)选择材料的原则(一)选择材料的原则 •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杂合子材料;杂合子材料;•易产生不定芽易产生不定芽; ;•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对辐射较为敏感的材料(二)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二)植物对辐射的敏感性1.1.遗传差异遗传差异®十字花科十字花科> >禾本科禾本科> >豆科豆科2. 2. 不同组织器官差异不同组织器官差异( (与分化程度成反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 )®叶芽分生组织叶芽分生组织> >薄壁分生组织薄壁分生组织> >根尖分生组织根尖分生组织®小胞子母细胞小胞子母细胞> >发育中的小孢子发育中的小孢子> >根尖分生组织根尖分生组织®据报道:菊花不同器官的辐射的敏感性依次为:据报道:菊花不同器官的辐射的敏感性依次为:®叶>茎>愈伤组织>丛生芽>生根小苗>插条>种子叶>茎>愈伤组织>丛生芽>生根小苗>插条>种子3.3.不同发育阶段差异:不同发育阶段差异: 幼幼> >老老®配子配子> >枝条枝条> >种子种子®胚胎胚胎: :合子期合子期> >原胚期原胚期> >分化胚。
分化胚®雄配子的强弱顺序:减数分裂期>单核期雄配子的强弱顺序: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二核期>三核期七、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七、辐射处理的主要方法 •外照射外照射•内照射内照射 (一)外照射:是指植物材料所受的辐射来自(一)外照射:是指植物材料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外部的某一辐射源的某一辐射源 外照常用:外照常用:X X射线射线,,ß ß 射线、快中子或热中子射线、快中子或热中子 方法简便安全,可大量处理,广为采用方法简便安全,可大量处理,广为采用 外照射处理植物的部位和方法:外照射处理植物的部位和方法: 1、种子1、种子 –干种子(最常用)干种子(最常用)–湿种子湿种子–萌动种子萌动种子处理干种子的优点是:处理干种子的优点是:1)1)处理量大;处理量大;2)2)操作方便;操作方便;3)3)便于运输和贮藏;便于运输和贮藏;4)4)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小;5)5)经过辐射处理过的种子,没有污染和散射的问题经过辐射处理过的种子,没有污染和散射的问题 2、无性繁殖器官2、无性繁殖器官 一般采用枝条、块茎、鳞茎、球茎及根一般采用枝条、块茎、鳞茎、球茎及根茎等有生长点的无性繁殖器官茎等有生长点的无性繁殖器官优点:得到好的突变体,可直接繁殖利用。
优点:得到好的突变体,可直接繁殖利用 3、花粉3、花粉优点:很少产生嵌合体优点:很少产生嵌合体辐射后辐射后((1)可用于授粉(后代会分离))可用于授粉(后代会分离)((2)可用于离体培养)可用于离体培养照射时期:双核期之前照射时期:双核期之前4、4、离体培养材料照射离体培养材料照射–离体培养材料,细胞数量较少,容易产生不定芽,离体培养材料,细胞数量较少,容易产生不定芽,经辐射处理后,容易分离嵌合体经辐射处理后,容易分离嵌合体–如愈伤组织、单细胞、原生质体等如愈伤组织、单细胞、原生质体等5.5.植株照射植株照射–可用不同发育阶段的植株进行处理;可用不同发育阶段的植株进行处理;•可在整个生长期内进行慢照射可在整个生长期内进行慢照射•也可以多次间隔性地照射也可以多次间隔性地照射(二)(二)内照射:内照射: 指辐射源被引进到植物体内部的照射指辐射源被引进到植物体内部的照射1.1.照照射射源源::3232P P、、3636S S、、1414C(C(放放射射性性同同位位素素或或其其化化合合物物) )等2.2.照射方法:照射方法:((1 1))浸泡浸泡种子或枝条;种子或枝条;((2 2))注射注射入植物的茎杆、枝条、芽等部位;入植物的茎杆、枝条、芽等部位;((3 3))施入施入土壤:使植物吸收;土壤:使植物吸收;((4 4))饲饲养养法法::用用1414C C供供给给植植物物,,借借助助光光合合作作用用所所形形成的产物来进行内照射。
成的产物来进行内照射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内照射诱变需要一定的实验内照射诱变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设备;;•试试验验过过程程中中还还需需要要防防护护,,预预防防放放射射性性同同位位素的污染素的污染;•处理过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带有处理过的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带有放射性放射性第二节第二节 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概念:概念: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以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以选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选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一、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一、化学诱变育种的特点1.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n少量少量诱变剂和简单设备即可诱变剂和简单设备即可2.专一性强专一性强;;n对某些遗传物质具有特定诱变效果对某些遗传物质具有特定诱变效果n马来酰肼对蚕豆第马来酰肼对蚕豆第Ⅲ染色体的第染色体的第14段特别起作用段特别起作用n乙醇则对第乙醇则对第Ⅳ染色体的染色体的19段有作用段有作用n并不是所有的诱变剂都具有这种特殊效应并不是所有的诱变剂都具有这种特殊效应 3.多数为点突变多数为点突变;;n靠化学物质与遗传物质发生反应靠化学物质与遗传物质发生反应n引起引起A、、G、、C、、T改变改变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二、化学诱变剂的种类1.烷化剂:(烷化剂:(EMS、、EES、、MMS、、PPS、、PMS、、DES、、NEH、、NEU、、NTG))2.核酸碱基类似物:核酸碱基类似物:((5-BU、、5-BUdR)3.叠氮化物类(叠氮化物类(azide)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4.抗生素类抗生素类 1.烷化剂:(烷化剂:(EMS、、EES、、MMS、、PPS、、PMS、、DES、、NEH、、NEU、、NTG))®这类化合物带有活泼的烷基,可以置换氢原子。
这类化合物带有活泼的烷基,可以置换氢原子 ®最常用最常用®如果DNA 中的磷酸基磷酸基被烷化,则形成不稳定的磷酸脂,这种磷酸脂易水解为磷酸和去氧核糖,导致DNA链断裂CH3-®当DNA链的碱基碱基被烷化后,也易水解使碱基从DNA链上水解下来,造成碱基缺失,并会进一步引起碱基的转移和颠换 •常用烷化剂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烷化剂致癌,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其中EMS 毒性相对较小,诱变效果也好,是最常用的化学诱变剂之一 2.核酸核酸碱基类似物碱基类似物(引起错配)(引起错配)1)5- 溴尿嘧啶溴尿嘧啶((BU)) 5- 溴脱氧尿嘧啶(溴脱氧尿嘧啶(BUdR))2)2- 氨基嘌呤(氨基嘌呤(AP))3)马来酰肼(马来酰肼(MH))TAU3.叠氮化物叠氮化物类(类(azide))•本来是一种呼吸抑制剂,也是一种高效诱本来是一种呼吸抑制剂,也是一种高效诱变剂变剂•可替换正在复制中的可替换正在复制中的DNA的碱基,引起基的碱基,引起基因的点突变,如叠氮化钠因的点突变,如叠氮化钠(NaN3)•一般不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不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一种诱变率高且安全的诱变剂是一种诱变率高且安全的诱变剂。
4. 抗生素抗生素类类 •破坏DNA及核酸,造成染色体断裂 •如重氮丝氨酸、丝裂霉素C、链霉黑素及放线菌素等三、三、 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步骤与方法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步骤与方法化学诱变的化学诱变的步骤步骤包括包括•前处理前处理•诱变剂处理诱变剂处理•后处理后处理•药剂配制药剂配制•水溶性;水溶性;•有的需要酒精有的需要酒精溶解;溶解;•pH值的调整值的调整(一)前处理(一)前处理•清水浸泡清水浸泡–作用:提高膜透性,代谢活跃,加速渗入,缩短处作用:提高膜透性,代谢活跃,加速渗入,缩短处理时间理时间 (二)(二)处理方法处理方法•浸种法浸种法•涂抹法涂抹法•滴液法滴液法•注入法注入法•熏蒸法熏蒸法•施入法•浸种法浸种法–种子、接穗、块茎、块根等浸于其中种子、接穗、块茎、块根等浸于其中 –开花前的花枝插入诱变剂溶液中,开花时收集花粉开花前的花枝插入诱变剂溶液中,开花时收集花粉–对于小苗,可用诱变剂直接浸根对于小苗,可用诱变剂直接浸根•涂抹法涂抹法–将含诱变剂成分的将含诱变剂成分的羊毛脂羊毛脂涂抹在植物材料的生涂抹在植物材料的生长点或芽眼上长点或芽眼上•滴液法滴液法–将适宜浓度的诱变剂滴于材料的顶芽或侧芽上。
将适宜浓度的诱变剂滴于材料的顶芽或侧芽上 •注入法注入法–用注射器向植株或植物的组织、器官注入药液用注射器向植株或植物的组织、器官注入药液 •熏蒸法熏蒸法–花粉、花序或幼苗置于密封小箱,用药剂熏蒸花粉、花序或幼苗置于密封小箱,用药剂熏蒸 •施入法施入法– 在在培养基培养基(液液)中中加入低浓度诱变剂,通过根部进加入低浓度诱变剂,通过根部进入植物体入植物体(三)后处理(三)后处理–所谓所谓“后处理后处理”,是指,是指终止终止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措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措施施((1)对处理材料或处理部位用流水冲洗对处理材料或处理部位用流水冲洗–一般冲洗一般冲洗10~~30min(最好在最好在±2℃低温下进行低温下进行)2)选用一些化学)选用一些化学“清除剂清除剂”•如甘氨酸可解除如甘氨酸可解除NaN3的作用等等的作用等等 五、化学诱变的剂量五、化学诱变的剂量(制约因素制约因素)1. 诱变剂浓度诱变剂浓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浓度越高,变异率越高,但毒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浓度越高,变异率越高,但毒性也较大–高浓度,时间应短高浓度,时间应短 2 处理时间处理时间•原则:保证药剂充分作用于处理材料。
原则:保证药剂充分作用于处理材料–完全浸透并有足够的药量进入到分生组织完全浸透并有足够的药量进入到分生组织•一些研究表明,一些研究表明,低低浓度浓度长长时间处理效果更好时间处理效果更好3 3 处理温度处理温度•温度对药剂的水解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对药剂的水解速度影响很大–低温下低温下•缺:药剂的水解速度慢,有效作用弱缺:药剂的水解速度慢,有效作用弱•优:诱变剂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优:诱变剂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高温下高温下•优:具有活泼的化学活性与诱变效果,优:具有活泼的化学活性与诱变效果,•缺:加速药剂变性过程缺:加速药剂变性过程 •常用方法:先低温后高温常用方法:先低温后高温4. 4. 诱变剂溶液的诱变剂溶液的pHpH值值 –有些诱变剂作用与有些诱变剂作用与pHpH值有关值有关–常用缓冲液配制常用缓冲液配制第三节第三节 诱变植物材料的筛选与利用诱变植物材料的筛选与利用 一、诱变植物材料的选择一、诱变植物材料的选择 1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的品种综合性状好,个别性状有待改善的品种2杂合子材料;杂合子材料;3 选用单细胞或单倍体(减少嵌合体,隐性突变易表现)选用单细胞或单倍体(减少嵌合体,隐性突变易表现)4 处理材料的类型应多样化处理材料的类型应多样化 (增加选择机会)(增加选择机会)5诱变材料再处理(理化因子复合处理法,提高效果诱变材料再处理(理化因子复合处理法,提高效果 ))二、突变体的利用二、突变体的利用•符合育种目标者,可直接进行比较试验、区域符合育种目标者,可直接进行比较试验、区域化试验、当作化试验、当作新品种新品种推广推广•有的变异体可作为有的变异体可作为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中间材料)(中间材料)–比如,用作杂交或作远缘杂交的亲本等。
比如,用作杂交或作远缘杂交的亲本等 •当各种生物离开它们固有的当各种生物离开它们固有的地球上地球上的的生态环生态环境境进入太空以后,其形态建成、代谢、遗传进入太空以后,其形态建成、代谢、遗传特性及经济性状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特性及经济性状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第三节第三节 空间诱变育种空间诱变育种一、空间诱变的条件和方式一、空间诱变的条件和方式二、我国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发展概况三、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三、空间诱变育种的前景一、空间诱变的条件及方式一、空间诱变的条件及方式1.1.宇宙空间的特殊条件宇宙空间的特殊条件–高真空高真空–微重力微重力–强辐射强辐射–超洁净超洁净•通过研究表明:通过研究表明: 微重力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会在组织水平、细对植物生长发育会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上产生影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上产生影响•19941994年年7 7月月7 7日我国发射的日我国发射的JB-B-94073JB-B-94073型返地式型返地式科学搭载卫星科学搭载卫星–距地距地175175~~350km350km,,–微重力微重力优于优于1×10-3g1×10-3g,,–真空气压真空气压1×10-3Pa1×10-3Pa,,–辐射量为辐射量为12.8mGy/12.8mGy/天,天,–总剂量约为总剂量约为191mGy191mGy((1414天天1919小时)小时)•空间诱变育种的主要搭载方式空间诱变育种的主要搭载方式 ((1)返地式卫星搭载)返地式卫星搭载((2)高空气球。
高空气球二、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发展简况二、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发展简况•自自1987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地式卫星和高空气年以来,我国利用返地式卫星和高空气球搭载了多种植物种子,选育出了一些新的突球搭载了多种植物种子,选育出了一些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例如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用自然授粉的东北林业大学用自然授粉的小菊小菊种子搭载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返回式卫星–距地距地200~~300km,,飞行飞行15天天–诱变三代出现诱变三代出现矮化和超矮化矮化和超矮化变异变异三、空间诱变育种前景与展望三、空间诱变育种前景与展望1.空间诱变已选育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空间诱变已选育出一些高产、优质品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新品种是通过空间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新品种是通过空间诱变途径得到的诱变途径得到的2.丰富植物的种质资源.丰富植物的种质资源•空间诱变为获得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新的空间诱变为获得在地面上无法获得的新的种质资源提供了一种快速的途径种质资源提供了一种快速的途径3.可进行.可进行机理方面机理方面的研究,为地面模拟实验提的研究,为地面模拟实验提供科学依据供科学依据–研究者掌握这些具体条件以后,有可能在地面人研究者掌握这些具体条件以后,有可能在地面人为创造出一系列诱变育种材料。
为创造出一系列诱变育种材料物理、化学诱导物理、化学诱导发生多种变异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新品种新品种诱变诱变育种:育种:思考题思考题1.射线的种类有哪些;射线的种类有哪些;2.辐射诱变的方法辐射诱变的方法3.化学诱变处理的方法;化学诱变处理的方法;4.试比较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异同点试比较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异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