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知识汇总(精华版).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598292900
  • 上传时间:2025-0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1.63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程理念及教育策略知识汇总新课程概念: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内涵发展变化主要有六个趋势:进行独立的、主动的、(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课程内涵的偏颇与误区 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导致:七次课该没有根本突破,教师“教教材”学生知识过细,在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后果:写教案——倒教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任务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

      从一个极端走向里一个极端危害:影响学生个性智能的提升4、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的分类 从课程开发、编制、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 实际课程 空无课程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与大纲区别 ①价值取向不同 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纲着眼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 ②课程目标不同 新课标规定,各门课程都要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而教学大纲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是单一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③课程结构不同 课标规定,基础教育课改采用复合型课程结构,而大纲采用单一分科课程④教与学的方式不同 a新课标要求教学互动式,大纲是知识讲授式 b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在发展的方式,大纲指导下是被动接受式 ⑤课程实施过程不同 课标要求采用的是开放的、完整的复合型教学结构过程,而大纲则是封闭的、单一的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过程⑥ 课程评价不同 课标规定采取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成长评价。

      而大纲采取一元化评价,一次考试、分数评价 ⑦对教师素质要求角色要求不同 课标要求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知识讲授者,知识的搬运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 地位、价值: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 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现实的结果性目标 (1)    学懂 : 水平要求:了解、理解、巩固转化2)    学会: 水平要求:模拟运用、独立运用、灵活运用3)    会学: 水平要求:优化选择、自我评价、认识品质结果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①目标设定角度不对 ②将知识与技能分割以求,出现单纯讲知识,机械训练的倾向③目标设计缺乏层次性、外向性低水平重复,无由易到难的水平要求,不能根据水平学生制定不同目标 ④只有教师设计目标,学生不明确,不参与设计 ⑤忽视知识生成,强调记忆学习过程与方法 周期动程结构:学中做-----做中学----- 反思调控 (1)学中做: 基本程序方法:尝试学习----群体学习----独立作业 (2)做中学: 基本程序方法:独立作业-----实践活动-----测评矫正。

      (3)反思调控:基本程序方法:测评矫正----- 体验交流-----领悟品质程序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1)   对“过程与方法”特点认识模糊,(2)把“过程与方法”割裂开来, (3)注重师教的“过程与方法”,忽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的立足点、着眼点有误4)“过程与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处理不当 (5) 不知如何去寻找“过程与方法”与“知识与技能”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点、并把相关整合点的“过程与方法”清晰地概括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涵: 指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态度行为与习惯又称之为体验性目标 层次结构与水平要求1、认同反应: 顺从反应——主动反应——满足反应 2、体验价值:反思、接受某价值——体味、偏爱某价值——信奉、追求某价值 3、领悟品格:价值概念化——价值综合化——价值性格化体验性目标的实施误区: (1)   笼统泛化,缺乏层递性 (2)体验对象与程序不明确(3)浅尝辄止,缺乏体悟概括 课标、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 ①从书本就知识的讲析教学中跳出来,通过教学互动把三维目标纳入到智能建构、养成素质的整合发展的规则性教学活动之中 ②强调学生亲历获取位知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产生、应用的程序与方法,突出了学会 会学的自主学习能力生长。

      教师备课、设计与实施教学是知识教学的欲设过程与学生行为变化的非欲设过程的完美结合与有机统一 ③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个性智能结构生成与发展的优化与调空作用,突出了依靠学生内动力的挖掘、搬运、调动来培养学生素质整合规律:①按序全对称互动整合 ②按需非对称互动整合 (3)周期整合律*************************************************** ㈠、什么是新课程的价值观 l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新课程价值观的分类体现 l ①知识观 ②学生观 ③学习观 ④教学观 ⑤评价观㈡、新课程的知识观P42 l1、什么是知识? l 知识是人们感知、改造、建设世界的经验与认识l lll l①陈述性知识 ②程序性知识 ③策略性知识3、新课程的知识价值观 新课程强调要让学生掌握使其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反应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知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构成新课程知识体系。

      ll⑴学生亲历体悟所获得的知识⑵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知识,是创新性知识,也是最具吸引力的知识⑶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1、新课程的学生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n⑴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n⑵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n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n⑷全体发展的学生 n新课程怎样使不同差异学生都得到发展 n⑴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n⑵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服务n①珍视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n②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时空、机会n③据学生内在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服务、指导 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n①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控自我n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智能建构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新课程的学习观? n⑴“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学习论》) nn新课程的学习观 n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学习方式分类(6类)1、自主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

      n 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n(1)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 n(2)独立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 n(3)体验性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品质n(4)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n 3、合作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 n合作学习能力的品质 n(1)诚实求真是基本品质n(2)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是核心品质(3)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最佳品质4、nn 体验学习方式,就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⑴.审视历程,突出反思性⑵.综合事实,突出探究性⑶.体验特质,突出领悟性⑷.调控自我,突出完善性 5、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①.多种知识结构组合 ②.多种思维方式组合 ③.多种学习方式组合6、建构性学习内涵: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

      2、特点 ⑴.突出了知识学习的内化与活化 按照程序与方法建构,突出知识内化形成能力,根据需求将程序灵活运用,用策略活化知识,提升能力品质 ⑵.突出多元互动能力生成 学生运用建构学习方式,要同多种课程要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多元互动,促进了多元互动能力的生成如生与师、生、家长、社会人、网民互动与教科书、与问题、与情境互动 ⑶.突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智能建构 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个性优势选择合适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智能建构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各人智能结构重心不同) 补充: 美国 加德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知识 ①.语言智能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等深层次内涵的能力如:影视主持人、记者、文学家等 ②.逻辑—数学智能人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如:数学家、科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微机程序、设计师等 ③.空间智能: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如航海家、飞行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④.身体运动智能:人巧妙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如: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等。

      ⑤.音乐智能: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如:作曲家、乐师、乐器制造者、音乐评论家等 ⑥.人际关系智能:能有效理解别人和人交往的能力如教师、管理者、演员、政治活动家等⑦.自我认识智能: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导引自己人生如:心理学家、哲学家等 ⑧.自然观察者智能: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形态,对物体变化观察分析,进行辨认和分类,形成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如:农民、生物学家、猎人、园艺师等 A、 ①、⑤与物体无关; B、 ⑥、⑦与人有关; C、 ②、 ③、④、 ⑧与物体相关3、正确对待接受的学习方式 ⑴.新课程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掌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6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