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光和眼睛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新版)沪粤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泽***
  • 文档编号:279564551
  • 上传时间:2022-04-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3M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光和眼睛》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9·龙口市第五中学初三期中)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B.照相机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成像原理制成的C.该实验用的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蜡烛靠近凸透镜,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小【答案】B【解析】A.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符合题意;C.矫正近视眼用的是凹透镜,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在光屏上烛焰的像会变大,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2.(2019·龙口市第五中学初三期中)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A. 在图中右侧面,光线发生折射时,根据折射定律得知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两侧,图中光路违反了折射定律。

      在左侧面应发生折射,光线方向改变,故A错误BC、光线在左侧面折射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均小于入射角,均不符合折射定律,故B、C错误D. 图中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左侧面,光线与界面垂直,方向不变,符合光的折射规律,故D正确3.(2019·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三期中)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C.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像始终与物等大,所以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它的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答案】D【解析】A.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则会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而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故A正确;B.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故B正确;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不再与蜡烛B完全重合,故D错误,符合题意。

      4.(2019·山东初三期中)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墙上呈现的是画面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B.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C.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与透镜间的距离【答案】A【解析】A.依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镜片也是凸透镜,因此,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故B正确;C.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减小与透镜间的距离,故D正确5.(2019·山东初三期中)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下列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 D.黑板反光【答案】B【解析】影子的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A.湖边的景物反射的光线照射到湖面上时,湖面相当于一面镜子,会反射光线,所以湖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当月亮运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适当位置时,太阳光被月亮挡住,照射不到地球的某些地方,就形成日食,日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线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黑板若很光滑,就相当于一面镜子,会使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所以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造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6.(2019·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初二期中)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高老师是近视眼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答案】A【解析】由题意“高老师,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这说明高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BCD错误7.(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潜水员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可以判断( )A.a 是 b 鱼通过水面形成的虚像 B.a 是 b 鱼通过水面形成的实像C.b 是 a 鱼通过水面形成的虚像 D.b 是 a 鱼通过水面形成的实像【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从水下向水面看人在水下,鱼也在水下,所以是在同一介质中;此时是水面相当于镜面能够成虚像,而人在水下,鱼也应该在水下,所以下面的b应该是鱼,而上面的a应该是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8.(2018·安徽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则平面镜中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B.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4.6mC.若人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人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D.人向平面镜走近一段距离,则更容易看清视力表【答案】C【解析】A.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若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则平面镜中视力表上的E开口朝纸里,故A正确;B. 由图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2.5m,则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故A正确;C. 若人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像也以1m/s速度远离平面镜,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人以2m/s速度远离,故C错误;D. 人向平面镜走近一段距离,人与像的距离变近了,所以更容易看清视力表,故D正确。

      9.(2018·安徽初二期中)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像B.在阳光照射的树荫下看到的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是树叶的影子围成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也可以不是沿直线传播D.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C【解析】A. 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由于像与物体对称,所以看起来像是倒立的,但不能这样描述,故A错误;B. 在阳光照射的树荫下看到的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太阳的像,故B错误;C. 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如空气不均匀时,也可以不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 能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10.(2018·全国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杯弓蛇影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树荫下的光斑 B.海市蜃楼C.路口反光镜 D.雨后彩虹【答案】C【解析】杯弓蛇影是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其实质是光的反射A. 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许多光斑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故不符合题意;B. 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C.路口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更广的地方,说明路口反光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是光反射作用的结果,故符合题意D. 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共30分)11.(2019·山东初三期中)2018年1月31日,天空中上演月全食大戏,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月食发生时,月面并不会完全看不见,而是呈现暗淡的红铜色,原因是因阳光穿过地球周边的大气层时,部分的红色光被大气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至影子区内照射月面,形成“红月面现象”.小明走近实验楼的自动感应玻璃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则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____(填“随”或“不随”)门平移.【答案】折射 不随 【解析】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但是还会有部分光线通过地球大气层发生折射,由于红光的折射能力最强,所以会有部分地球大气层折射后的红色光射向月亮,这就让我们看到了“红月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于人不动,所以门自动平移打开时,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不随门移动。

      12.(2018·四川郫县实验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答案】OB 30 左 【解析】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OB是折射光线,CO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 ,故入射角为∠COP=60 ,折射角为∠BOQ=30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13.(2018·全国初二期中)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填光学原理),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_ 放置(取锐角)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30 【解析】(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入射角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 夹角放置。

      14.(2019·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 3m 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 5m 远处检测,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_____m 远处.现医生 指着视力表上的“E”字,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_(选填“左方”或“右方”)指 才正确.【答案】1 左方 【解析】(1)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也是3m,所以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6m,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是5m,所以人和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相当于平面镜对称.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视力表像的“E”开口向纸外,所以则被测者应向她的左方.1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3.8.2 敬畏生命.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1.2.2 做更好的自己.pptx 2024秋新人教PEP英语3年级上册课件 Unit 4 PartA(1) Let’s talk & Ask and answer.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2课 端正人生态度 第1课时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4.11.1 探问人生目标.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2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1 认识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2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x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第3节《激素调节》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