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余干中学2016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113151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9.8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1 页余干中学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2 页余干中学 2016 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命题人:潘茂群审题人:何炳春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40 分,其中第2,5,9, 10 为多选)1.以下说法与事实相符的是()A.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B.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 时刻开始,物体的﹣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 和﹣ 1s,由此可知()A.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5 m/s C.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1 m/s2D.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2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 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 ab=bd=6m,bc=1m, 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 ()A.vb=m/s B.vc=3m/s C.de=3m D.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2s 4.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路程为 s,若要保证两辆车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车距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 5.自高为 H 的塔顶自由落下A 物体的同时B 物体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若0vgH,两物体相遇时,B 正在下降途中B.若0vgH,两物体在地面相遇C.若02gHvgH,两物体相遇时B 物正在空中下落D.若02gHv,两物体在地面相遇6.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速度大小不断增大D.速度大小不断减小7. 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 A 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 由此可判断, 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A.加速上升B.减速下降C.减速上升D.无法确定8. 一轻杆 BO,其 O 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AO 上, B 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 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 拉住,如图所示。

      现将细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 与杆 AO 间的夹角θ 逐渐减少,则在此过程中,拉力 F 及杆 BO 所受压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FN先减小,后增大B.FN始终不变C.F 先减小,后增大D.F 始终不变9. 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 AB 与水平方向成45° 角,过 A 的水平线与过B 的竖直线交于C 点,现给 AB 的中点 O 施加一外力F,使 O 点缓慢地向C 点做直线运动,则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的方向总是指向C B. F 的方向在不断地变化C.F 在不断地增大D. F 先增大后减小10. 如图所示, 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 F>2μ mg 时, A 相对 B 滑动B.当 F=52μ mg 时, A 的加速度为13μgC.当 F<2μ mg 时, A、B 都相对地面静止D.无论 F 为何值, 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3 页余干中学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4 页二、填空题(每空3 分,共 15 分)11.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中, 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实验,橡皮条的一端C 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该实验中CO 的拉力是合力,AO 和 BO 的拉力是分力B.两次操作必须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C.实验中 AO 和 BO 的夹角应尽可能大D.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2)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F 与 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CO 方向的是 ________.12.某中学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图中A 为小车, B 为盘.实验时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用绳子牵引小车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通过纸带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假设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1)若绳子对小车的牵引力近似等于mg,则需满足 ________关系.(2)该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通过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多组数据,如果用图象处理数据,作a 与________的关系图线能更直观地了解加速度a 与质量 M 的关系.(3)通过多次实验,甲、乙两同学利用自己得到的数据和第(2)问的关系,各自画出了图线,如图所示,该图象说明在甲、 乙两同学做实验时________(填“ 甲” 或“ 乙”)同学实验中绳子的拉力更大.三.计算题(8 分 +12 分+12 分+13 分,共 45 分)13.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 D, E 套在光滑的直角支架上,中间用一根绳子相连。

      已知CAB,求绳子的拉力1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倾角=37° ,两物块A、 B 的质量1kg、4kg两物块之间的轻绳长L=0. 5m, 轻绳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12N , 对 B 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 A、B 由静止开始一起向上运动,力F 逐渐增大,g 取 10m/s2( sin37 °=0.6, cos37° =0.8) 1)若某一时刻轻绳被拉断,求此时外力F 的大小;(2) 若轻绳拉断瞬间A、 B 的速度为3m/s, 绳断后保持外力F 不变,求当 A 运动到最高点时,A、B 之间的距离15.如图所示,一辆长车后面细绳拖着质量为m 的物件 A,A 与地面摩擦不计,53,求:(1)当12ag时, A 对地面的压力和绳子拉力;(2)当ag时, A 对地面的压力和绳子拉力16. 如图所示,传送带I 与水平面夹角30° ,传送带Ⅱ与水平面夹角37° ,两传送带与一小段光滑的 水平面 BC 平滑连接两传送带均顺时针匀速率运行现将装有货物的箱子轻放至传送带I 的 A 点,运送到水平面上后,工作人员将箱子内的物体取下,箱子速度不变继续运动到传送带Ⅱ上,传送带Ⅱ的 D 点与高处平台相切。

      已知箱子的质量M =lkg , 物体的质量m =3kg, 传送带 I 的速度1=8m/s,AB 长 L1=15m,与箱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32传送带Ⅱ速度24m/s,CD 长 L2=8m,由于水平面 BC 上不小心撒上水,致使箱子与传送带Ⅱ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2=0.5,重力加速度g= l0m/s2求:(1)装着物体的箱子在传送带I 上运动的时间;(2)计算说明,箱子能否运送到高处平台上?(3)求在传送带Ⅱ上箱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箱子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已知sin37 °=0.6,cos37 °=0.8)AmBm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5 页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6 页余干中学 2016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其中第 2,5,9,10 为多选)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5分)11.(1) 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 .12.(1) ______________.(2)_____ 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 分+12分+12分+13分,共 45分)13. 14. 15. 16. 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7 页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8 页余干中学 2016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其中第 2,5,9,10 为多选)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D BC B B CD A C B AC BD 二.填空题(每空 3分)11. 答案:(1)BD (2)F′12.答案:(1)M? m(2)1 M(3)甲三.计算题13. 14.【答案】(1)60FN;(2) 2.375m【解析】 试题分析: (1) 对整体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物体:代入数据解得:60FN(2)设沿斜面向上为正: A 物体:因为03/vms,所以 A 物体到最高点 0.5 ts此过程 A 物体的位移为AA0.75xv tmB 物体:代入数据解得两者间距为BA2.375xxLm。

      15. 16. ammgmmF)(sin)(BABAamgmTAAsinAAAsinamgmBBBsinamgmF2 B0B21tatvx余干中学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9 页余干中学 2016 级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昱鸿班物理试题共 6 页第 10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