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艾力
  • 文档编号:31516834
  • 上传时间:2018-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课文插图“物尽所用” 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 施笑妹邮编:364000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色泽鲜艳、新颖传神,富有时代感和童真童趣,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课文的内容教育学博士曾天山在《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述评》中说:“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且复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 ”在教学中,插图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敏锐的语感,提高观察、想象和语文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作用,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一、利用插图的示范作用,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书读好、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人教版教材非常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低年级教材中有关读写姿势的插图非常多这些插图无形中都为孩子提供了榜样示范小学生年龄小,模仿性强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孩子观察模仿,让孩子明确什么样的姿势是正确的,这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第一册的入学教育配了四幅插图,其中的第三幅插图画着一位男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第四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轻松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 度角这两幅图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认真看图,模仿图中的人物演一演,练一练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读书写字的快乐,还为培养良好习惯起了个好头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要反复抓,抓反复,而教材中像这样的插图也不是只出现一次,而是贯穿在每一课、每种类型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四册教材,只要有要求学生读书写字的地方,就会出现相对应的插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时时提醒学生“像插图上的小男孩那样拿好书,嘴巴张得大大地放声读”“像插图上的小女孩那样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写字”,对学生严格要求,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常抓不懈,学生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定能养成 二、凭借插图的直观形象,引领学生顺利走进课文。

      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有的是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场景,有的则体现课文的重点或难点还有的能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来说,只看插图就可以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引领孩子走进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把课文读通读顺如人教版第一册教科书中的《雪孩子》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入学以来首次出现全文不注汉语拼音的课文,但是却有八幅课文插图,一段话就配有一幅插图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要把课文准确地读下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如果能借助插图来引领孩子走进课文,利用插图来猜读,那么难度将大大降低教学时,我让学生静静地观看每一幅画面,让孩子们根据画面内容猜测课文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让学生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读等方式认读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有了插图这个桥梁,学生很快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大多数孩子也很快把课文准确顺畅地读出来了,把原本静止的语言符号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话语,达到阅读教学的初读要求因此,让孩子充分利用插图走进课文,不但降低了初读课文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三、巧借插图的语言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感训练,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课文插图是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富有语言情境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由此,借助课文插图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感1、图文结合,认识事物,习得语感语感的生成是主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素养积淀下来的语文感受力在语言环境中得以物化,从而产生一个“独立自主的意象”的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是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很难准确把握而课文插图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等方面,能提供学生头脑中原本不存在的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视觉表象,更快更准确掌握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比如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以后神气极了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子才是“神气极了” ,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上的猫头鹰挺着胸脯,挥动着翅膀,神情得意地向动物们下令的样子就是“神气极了” 虽然词典上也有“神气”的解释,但这种解释,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能浅表理解而无法深层内化,而利用课文插图,则不用老师费很大的口舌,却把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语言文字形象化了。

      抽象干瘪的语言文字通过丰满鲜活的课文插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具体的相关情境,这样,学生获得的语言感觉也就变得丰富深切、细腻敏锐了2、图文对照,反复诵读,积淀语感课文插图体现了课文内容,而且体现了语言文字没有表达或无法表达的语言情境教师一旦挖掘了插图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有层次地反复诵读课文,就能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感例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第二册《棉花姑娘》 ,指导学生朗读“燕子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这句话:师:(出示插图,图中的棉花姑娘表情很痛苦)看图想想课文中的棉花姑娘会怎样对燕子说?生:一定很着急师:很好,请你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出棉花姑娘的着急 (生读此句)师: 再看图,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这么多,她一定感到怎么样?生:很痛苦师:是的,此时的棉花姑娘正痛苦地对燕子说 (生三次读)师:读得好,再看图,想象一下,棉花姑娘看到正在空中捉害虫的燕子,以为她盼望的医生来了,她的心情如何?生:她会非常高兴师:那你读读这句话,把她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四次读) 我们常说“以读为主” ,然而,怎样才能读出层次、读出感情、读出效果呢?其实,在我们的实践中,已经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就像这样,不是靠繁琐的讲解和说教,也不是抽象的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 ,而是借助插图创设的语言情境,从不同角度,不同语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句子,体会棉花姑娘生病的痛苦,对医生企盼的心理对于学生来说,借助插图反复诵读语言,使他们不仅对文本内涵及人物品质更加了然于心,而且自然积淀了语感素养在语文教材中,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记住文本内容的课文插图有很多我们要善于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3、观察插图,想象表达,提升语感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课文的工具,也是提高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教学资源,对提升学生的语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第四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的插图,画着一个小男孩在玩具柜台前看玩具教学中,我引导孩子看课文插图,并要求想想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么多、这么好看的玩具?孩子们看着图,争先恐后地说:各种各样、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大大小小……这样做,充分挖掘了潜在的课程资源,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比如教学第三册《秋天的图画》 ,我先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由上到下,由远到近,观察从哪些地方看出图上画的是秋天的景色,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美景。

      学生学生看图后纷纷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他们说:“秋天的天空特别蓝、特别高,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往南飞,田野里的稻子熟了,金黄金黄的,高粱也熟了,火红火红的果园里的果子熟了……” 因为色彩鲜艳的彩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具体情境,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因此他们想说、爱说、敢说,有话可说,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想象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升他们的语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