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绿山水画的美学追求与时代演进.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8687848
  • 上传时间:2022-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绿山水画的美学追求与时代演进中国山水画自东晋独立成科起,就是以青绿的形式作为较早的山水画面貌出现的青绿山水画是发展和成熟较早的一种山水画样式它由魏晋到唐宋,逐渐发展、成熟并达到鼎盛,到了宋元以后,由于文人水墨画的兴起,以色彩为主的青绿山水画逐渐被以笔墨为主的水墨画占据了主流位置此后,青绿山水画虽有发展,但已是不能与唐宋时期相比从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在不同时期的审美特征及美学追求大有不同这不仅与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关,还与画家本人的性格、审美情趣与美学观念等主观因素有关下面笔者将从具体的发展阶段来分析各个时期青绿山水画所呈现的不同审美特点与美学追求青绿山水画与其他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一样,经历了由稚拙到成熟,由写实到写意的过程青绿山水画的形成初期是随着中国重彩画的成熟、发展脱离出来的从早期的重彩岩画和人物帛画来看,人们只会根据物象的特征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来,受技法的不足与思想认识的浅薄,画面形象仅是勾以简单的线条,然后大面积填色这种以色彩为主,线条为辅的画法,印证了宗炳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说法,说明这种以色彩为美的绘画美学思想,早在人类文明发展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青绿山水画在魏晋、隋代时期,即是以工整均匀的铁线勾勒轮廓,再往轮廓内填色。

      在视觉效果上,以墨线和青绿色组成的画面,必然是平面的,带有装饰意味的简笔山水画在经历社会大变革的魏晋时期,缺乏安全感的人们很难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思考空间因而在绘画理论及技法的不完备,人们的认识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绘画的美学思想上则以朴素美、简洁美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想唐宋时期在历史上相对来说是一个文化事业发展较为昌盛的时期尤其唐代,社会稳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活跃在这样国泰民安、思想宽松的大背景下,文化艺术发展空前繁荣各种绘画、诗词、音乐、舞蹈艺术的人才、作品大量涌现,各种艺术思潮、文化思想互相碰撞,形成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受这种氛围的影响,画家在这样安定的环境下,无论是从画家本人的美学追求还是时代的审美需求,都是以积极的美学心态和以赞美、歌颂太平盛世的创作动机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基于此,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多以表现华丽富贵的青绿山水画为主,正契合了唐代这一繁荣昌盛的景象青绿山水画发展到宋代,虽然社会繁荣程度不及唐代,但在统治者的积极推动下,青绿山水画基本上延续了唐代的华丽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高度如《千里江山图》就是这一时期的大青绿山水画代表作从现存唐宋青绿山水画来看,作品或以金线勾轮廓,或以厚重的石青、石绿填色,使画面呈现一派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感觉。

      这种气势恢宏、豪迈壮美的青绿山水画风格,离不开皇家的倡导与扶持及贵族审美趣味的追求,正符合了儒家美学中所提倡的入世阳刚的灿烂之美,也体现了老庄美学中“磅礴万象”的美学观念因此,唐宋的阳刚、华美风格成为这一时期画家的美学追求,也是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念山水画发展到元代,文人水墨山水画占据了山水画坛的主流位置,青绿山水画失去了继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由于元代文人画风的兴起,士大夫以追求自然、平淡、天真之美为审美趣味而青绿山水画讲究华丽富贵之气,画面易显得艳俗,刻板这与文人的审美趣味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它不能满足士人对中国山水画更高的审美需求因而,大青绿山水画的衰退是必然的既然这种华丽阳刚的画风不能满足审美需要,就要对其进行改造以赵孟?为首,钱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受到写意水墨画的影响,把对“形”的塑造转向对“意”的表达上,产生了符合士大夫审美趣味的小青绿山水画小青绿山水画更多的运用了文人画创作理念,强调笔墨的功能、作用,设色清爽、淡雅,注重画面的意境和抒情性虽然剥去华丽的外衣,但在意境的营造上,使小青绿山水画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受禅宗、老庄哲学理念的影响,元代的山水画多以追求自然美、含蓄美、柔和美、空灵美为美学基本原则,小青绿山水画也不例外,以秀美、静雅为画面的美学基调,与唐宋时期高贵华丽的大青绿画风相比,小青绿山水画则多了几分写意的气息。

      明清时期的青绿山水画,基本上延续了唐宋元一路的青绿山水画风格既有大青绿的高贵典雅,也有小青绿的清新淡雅,两者皆有发展但总体而言,仍跳不出前人的壳巢,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复古创作而已明代青绿山水画以文徵明、仇英为主要代表人物,文徵明善画细笔山水画,青绿山水画是他细笔山水画中经典他的青绿山水线条细腻,设色淡雅,意境超然,追求“平淡天真”之美,给人轻松、自然的感受这显然受到了元代小青绿山水画的影响与文徵明不同的仇英,其画风则直接继承了唐宋的大青绿山水的画法,线条严谨,设色浓重,画面追求一种“仙逸之气”,与唐宋“华丽富贵”画风相比,倒显得素雅一些,虽然如此,但也没能起到复兴、发展青绿山水画的作用清代虽有一大批山水画家从事青绿山水画创作,如“四王”、"二袁”等但是,受画坛上复古风气的影响,加上画家本人没有发扬、发展青绿山水画的意识,只是一味以复古来抒发思古之情所以,清代的青绿山水画主要以追古、摹古、复古为画家的审美标准和美学追求实际上,对青绿山水画的发展没起到推动作用到了近当代,随着国门的打开,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剧烈冲击和转变在这种内外忧患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绘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青绿山水画同样也面临着时代发展的命运由于受到西方技法、色彩造型夸张及设计构成元素的影响,大批青绿山水画家在审美观念上发生变化,为适应新时期审美需要,他们结合西方绘画理念,融合个人情趣,开始创作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青绿山水画既有大气磅礴的泼墨大青绿,又有生活气息的田园式小青绿,还有富有现代感的金碧山水画如黄宾虹、傅抱石、林风眠、张大千、何海霞等一批青绿山水大家当代各种美术新潮的传入,使中国画的发展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传统与当代形式并存的审美格局有追求传统形式美的,如段七丁;有追求装饰性美感的,如许俊、林容生、祁恩进;有追求意象性美感的,如卢禹舜;还有以写实具象为美的宋涤等风格形式在这多元化绘画语言环境的影响下,画家受到大量的外来艺术思潮和美学观念的影响,他们的笔下必然会出现审美趣味不同、风格面貌不同的艺术作品画家们在立足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致力于新时代青绿山水画的改革与复兴,形成了当代青绿山水画百花齐放的局面青绿山水画是我们本民族的一种经典的绘画形式,它的美学研究价值到今天来看绝不是一两天可以估量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新高度,重新去审视传统,审视当代它需要我们以一个健康、积极的美学心态去挖掘、还原青绿山水画存在的美学理论价值,重塑青绿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美学地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