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内外原产地效应的研究.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3446426
  • 上传时间:2017-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2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外原产地效应的研究1.Schooler 在 1965 年提出原产地效应2.国外的学者对原产地形象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估和购买倾向作了许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原产地效应的存在性、影响变量、作用方式及后来的多因素研究上目前这一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己经比较成熟20 世纪 60 年代对原产地效应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产地效应存在性上最早注意到原产地效应的学者是 Dichter,他于 1962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 “‘由一制造(Made in...)’这一词组……”可能对消费者接受产品产生巨大影响Schooler(1965)是提出原产地形象效应的第一位营销学者在 1965,他选用中美小国危地马拉消费者(学生样本) 对四个中南美国家的产品进行了评价,发现消费者在评价不同国家的产品时存在一定的偏见危地马拉学生对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两国产品的评价低于对墨西哥与本国产品的评价,并且这种评价与消费者对这些国家的总体认知相关因而,Schooler 得出了以下结论:产品原产地形象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即在危地马拉消费者中存在原产地形象效应(Schooler.R.D.Product bias in the 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je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65(11):394-397) 。

      随后,Reierson(1966)、Schooler 和 Wlldiz(1968)等再次证实了存在原产地效应当然以后仍有学者对原产地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有许多学者认为原产地效应根本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也不大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 80 年代,Johansson(1985),Samiee(1987),Erikson(1984)等都怀疑原产地效应的重要性这时虽原产地形象影响的重要性和影响机制还未解决,但大量的研究支持了原产地效应确实存在这一论断20 世纪 70 年代对原产地效应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产地效应的影响变量上原产地效应的影响变量很多,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Nagashima(1970)在对美国和日本的 330 名商人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美国和日本的商人间的刻板印象不同,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和产品的可获得性是影响原产地效应的因素Nagashima,A. Comparision of 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J].Journal of Marketing,1970:68-74)Schooler(1971)对美国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和肤色等人口统计因素会影响原产地效应。

      (Schooler,R.D. Bias phenomena attendant to the marketing of foreign goods in the U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1(1):77-81)Greer(1971)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年龄大的被试比年龄小的被试更偏爱自己国家的产品Greer.T.V.British purchasing agents and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so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perceptions[J].Journal of Purchasing,1971:56-63.)Anderson 和 Cunningham(1972)也发现教育水平与接受国外产品间有直接的关系Anderson, W.T., Cunningham, W.H. Gauging foreign product promotion[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72(1):29-34)Lillis 和 Naragana(1974)对美国和日本消费者的研究中,发现原产地效应在不同产品属性间存在显著差异,即产品属性是影响原产地效应的重要变量。

      Lillis,C.,Narayana,C. Analysis of made in product images-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4(1):119-127)Darling 和 Kraft(1977)发现对原产地知识的了解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Darling,J.R.,Kraft,F.B.A competitive profile of products and associated marketing practice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77(7):11-23)Yaprak(197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统计意义上,一般的国家属性、产品属性、具体产品的属性都会明显的影响购买意图11(Yaprak,A.Formulating a multi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a deductive cross national consumer behavior model,PhD Dissertation,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20 世纪 80 年代对原产地效应的研究在 80 年代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原产地效应的存在性上。

      与 60 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的区别是:被试一般是两个国家的消费者,且不再是学生;一般选择许多国家的产品或服务作为研究对象,甚至多达 40 多个国家Narayana(1981)对美国和日本的成年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一般比较偏爱本国的产品 (Narayana,C.L.Aggregate images of American and Japanese products: implication 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 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81:31-35)Crawford 和 Lamb(1981)让美国的工业购买者对 44 个国家的多种产品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工业购买者中存在国家的刻板印象,并且最愿意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Crawford,J.C.,Lamb,.C.W. Source preferences for imported products[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1981:28-33)Morello(1984)对荷兰和意大利的消费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原产地效应确实存在,并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Morello,G. The “made in” issue: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image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roducts[J].European Journal,1984(1):4-21)在 80 年代的中、晚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原产地效应的作用方式上.Erickson 等(1984)发现原产地形象对态度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信念起作用Erickson,G.M.,Johansson,J.K.,Chao,P.Image variables in multi-attitude product evaluations: country-of-origin effects[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4(9):694-699)Han(1989)发现国家形象可在一个或两个方面发生作用:晕轮效应、概要效应(summary construct) (Han,C.M.Country image:halo or summary construc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9(5):222 一 22)Wall 等(1989)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男性和女性依据原产地效应进行产品评估时使用了不同的标准。

      男性用一国的技术发展和政治方向,女性用地理的临近和具体的产品特性形成对各国产品质量的判断 (Wall,M.,Heslop,L.,Hofstra,G.Male and female viewpoints of countries as products of consumer good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1989(l):1 一 2)在 80 年代的晚期,在原产地效应研究上己涉及对多因素的研究Han 和 Terpstra(1988)研究原产地和品牌对一国或多国产品评估时,评价这些因素的价值结果表明原产地和品牌均影响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感知 (Han,C.M.,Terpstra,V.Country of origin effects for uni-national and bi-national produc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235 一 255)Thorelli(1989)在提供了原产地、保证、零售店形象因素时,研究结果发现原产地仅能对产品评估、偏爱、购买意图的差异提供有限的解释。

      (Thorelli,H.B.,Lim,J.,Ye,J.Relative importance of country of origin,warranty and retail store image on product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89:35 一 46)20 世纪 90 年代对原产地效应的研究在 90 年代的早期,主要集中在多因素的原产地效应研究上Stoltman 等(1991)研究原产地、产品的熟悉程度和种族优越感对消费者接受国外产品的影响,结果发现产品的熟悉程度似乎仅仅对购买意图有强烈的影响,同时原产地与产品的熟悉程度、种族优越感间有强烈的交互作用 (Stoltman,J.J.,Lim,Y.K.,Morgan,F.W.The effect of country of origin, product familiarity and ethnocentrism on the acceptance of foreign products[J].Marke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American Marketing Assoeiation Winter Educators Conference,1991:82 一 99)MuLain 和 Sternquist(1991)研究当原产地与品牌、价格结合起来对质量、风险、价值、购买意图的影响时,发现原产地与产品质量的评估相关,但对购买意图的影响似乎并不重要。

      Khalid I.AI 一 Sulaiti, Miehael J.Baker.Country of origin effects:a 1iterature review[J].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1998(6):150-199)Lee 等(1992)研究了原产地、价格、保证对消费者评估产品的影响,以及消费者的种族优越感、民族主义和类似的态度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原产地虽然并不重要,但与价格、保证相比,仍是很重要的而且种族优越感也对购买美国的产品(挂钟、个人电脑) 有明显的影响Lee,H.,Ki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