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册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创新教学设计全集.doc

87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211730503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43.50K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沈河区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沈河区中学教研室二ОО四年四月前 言为推动我区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配合语文版课标教材的使用,鼓励课改年级教师认真钻研新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我于3月初在全区七年级语文教师中开展了“创新教学设计” 征集活动,并由各校备课组长及课改中心组成员进行评比现在,征集、评比工作业已结束为实现资源共享,让广大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能拥有一本我区教师自己编写的“教学设计”,以开阔视野,丰富、拓展教学思路,特将本次征集的作品结集为《沈河区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本“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强调实用性,力求突破创新,体现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全书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编排,分为七个教学单元,共三十篇课文在体例上,每个单元均设置了“单元目标概说”,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每篇课文设置了“设计思路综述”、“教学设计”等栏目,其中“教学设计”的小栏目不作统一要求,其意图是不想用传统的框架和模式限制设计者的思路,鼓励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以体现设计者的匠心独运本书由我策划并主编,校对时对部分作品的个别地方进行了改动。

      编辑、排版工作主要由八十六中学的杨德鹏老师完成教师学校的领导对于本书的印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特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且时间紧迫,难免有疏误之处,恳请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邢 泰 20GG年4月21日第一单元单元目标概说沈阳市第七中学 付瑶本单元四篇课文,都属于状物类记叙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的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课文的写法和语言上,可先引导学生熟练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从分析文章描写的对象、描写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写事物的某些特征,领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1.石 榴沈阳市第七中学 付瑶设计思路综述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因此教学时应该适当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本设计侧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逐步发现外在特征和内在感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教学要点:1、郭沫若其人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所写对象——石榴的特征 3、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一、导入在打开课本之前,与学生进行轻松的对话,提问他们对于石榴的印象二、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音义三、把握作者笔下石榴的特征,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板书设计石榴 [夏天的心脏]开花时节: 盛夏枝干: 如梅 有二者之长 石榴特点:叶片: 如柳 而无二者之短 美丽、不畏炎阳花:色——深红 形——单瓣(陆离)/ 双瓣(华贵) 果实: 如金罍 作者对石榴的感情:子粒: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 喜爱、赞美(联系课后练习一、二,并结合书中的彩图分析课文板书中设置部分填空,让学生根据提示在课文中找出适当词句,讨论完成四、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讲述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布置思考题:“在当时那种时局中,郭沫若写石榴,是单纯赞扬它的美丽,还是另有涵义呢?”——也可让学生在课后查找更多的相关史实背景,据此对作者的立意进行充分、合理的想象五、再次朗读课文,小组研讨下列思考题,理解本文深刻的立意。

      1、作者为什么喜欢石榴?课文中有说明吗?2、你认为石榴有别的含义吗?阳光与它有什么联系?为什么?3、为什么作者别的植物不写,独挑了石榴?【通过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此文写作的历史背景,对“夏天”、“阳光”等意象进行点拨,从石榴不惧威压,在烈日下盛放美丽,演幻出充满喜悦的生命变奏曲,可推论出石榴寓含着积极向上的抗争精神——鲜红的花朵、饱满的果实意味着蓬勃的生命力,这正是那个时期中国民众所亟需的这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六、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1、抓住特征,仔细描绘本文既抓住了石榴的外在特征,运用对比、拟人、比喻等手法进行形象的描绘,还赋予石榴“内在”的特征,如质朴隽逸的风度 、不畏炎阳的品格等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开头部分概写,总领全文;中间部分围绕中心分层展开,写得细腻传神;结尾部分简约生动,照应开头,点明文意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者赞美石榴,实际上是要赞美那种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这是本单元第一篇状物文章,分析时应联系“单元说明”,让学生把握本单元文章的学习目的,引导他们自己概括出本文的写作特点,并就此对学生如何写状物的文章进行指导〗七、拓展延伸。

      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知识扩展当堂讲评,达到巩固的目的八、小结,布置作业课后练习(四):写一、两段话,描绘你喜爱的一种花草树木,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方法板书设计(见“教学过程”)2.海 燕沈阳市第七中学 黄要武设计思路综述这是一篇咏物寄情的散文,体会本文真挚深沉的感情及作者细腻传神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同学们,读了课文,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两幅怎样的画卷?那画面一定美丽动人,那么,用你多彩的笔,去勾勒那绚丽的画卷吧!](二)课上展示学生作品,赞赏学生的创作能力,评出优秀作品教师和学生合作,将它制成多媒体课件:绝美的背景图下,燕子在优美动听的乐曲声(儿歌《小燕子》)中时而飞翔(动态效果),时而憩息生动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中教学设计1、儿歌《小燕子》导入新课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3、扫清字词障碍,通读课文,画出文章两部分的层次4、学生展示绘画作品,教师评出佳作,课后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5、分析课文第一部分配乐朗诵第一段,学生认真聆听,并观看大屏幕(图一),思考: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讲析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随画面融入那隽妙的春景图画中,去感受燕子动态的飞翔和静态的憩息。

      6、分析课文第二部分(方法与第一部分相近)小结:1、海燕与故乡的小燕子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2、文章虚实结合,是什么将回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的?线索——乡愁3、揭示主题4、分析写作特色5、齐读第一、八段,在《小燕子》的歌声中结束这一堂课板书设计 海 燕遐想回忆(倒叙) 春景图 故乡小燕子 乡愁 物→情 (对祖国的眷恋)现实 海天图 海 燕3.白 鹅沈阳市第七中学 庞英设计思路综述从白鹅特点切入,说说读读,让学生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与领悟这篇散文语言平易、浅显,阅读障碍不多因此,本设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读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听诗激发兴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简谈诗中描写的鹅的特点: 短短18个字,把一群白鹅戏水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形象是那么生动,意境是那么清丽白毛”、“红掌”,“绿水”、“清波”,于用词准确、对仗工致之中,又流露出童稚的天真浪漫  引入正课:鹅在7岁的骆宾王笔下栩栩如生。

      那么,在49岁的丰子恺笔下,鹅会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鹅>>二、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幽默的特点三、分析课文   1、朗读体会  弄清白鹅的来历,抓住白鹅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头比较高),进而引导学生体会白鹅的性格特点——“傲慢” 2、合作探究 1)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 首先,作者抓住白鹅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头比较高),然后,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傲慢”之气写它的叫声时,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肃庄重”;与狗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写它的步态,与鸭作比较,突出白鹅的从容不迫,这时白鹅的“傲慢”简直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白鹅“吃饭”是最有意思的白鹅吃饭的程序“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而附近的狗却“伺机偷吃”,主人无奈只好在一旁伺候着白鹅的“傲慢”真是非同一般  2)白鹅对我们一家人有哪些贡献?你是如何理解白鹅所做贡献的价值的? 物质上,白鹅生的蛋成为一家人难得的“美食”,为我家创造了不少价值。

      精神上,白鹅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而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3)你认为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具体内容加以体会 在作者的眼里,白鹅是一位性格高傲的朋友,它虽然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无论对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虽然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傲慢到了狂妄的程度  4)体会本文语言平易、浅显、幽默、充满童趣的特点 以课文第四段为例,运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及富有童趣的词语例如“叫骂”、“供养”、“窥伺”、“盛馔”等等   3、联系生活,思维延展  讲述故事:讲述你所喜欢的一种动物,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表述  4、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性格高傲的朋友——白鹅它虽然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虽然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直多么可爱的白鹅呀!让我们一起像作者那样爱白鹅,爱其它动物吧!板书设计                   高傲 白           鹅            喜爱、怀念               贡献                       (状物)      (抒情)4.鹤 群沈阳市第十七中学 周瑜设计思路综述《鹤群》是本册书中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此篇课文,可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形式构建新的学习可利用自读、评析、讨论等方法实施本文的教学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认识鹤群所具有的形态美和精神美,领略其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高尚品质使学生的视野不局限于状物文章中物(鹤群)的外形特征,而能从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物(鹤群)所具有的精神内涵教学设计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鹤群飞翔或生活的片段,也可出示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激发学生对此篇文章的兴趣导入语:如果在春天仰望天空,幸运的你或许就会看到一群群候鸟北归的壮观景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篇佳作,共同感受一下这壮观的鹤群场面二、 自读课文1、轻声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在自读过程中,熟悉本课的字、词2、了解作者江口涣及相关文学常识三、 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展示了栩栩如生的鹤群画面,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前提下,概括作者笔下鹤群的特点主要从鹤群的形态美(飞翔姿态优美)和精神美(团队精神)两方面去把握此问题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