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26349953
  • 上传时间:2023-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92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美学原理考试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美学的来源包姆嘉通因此被誉为“美学之父”A. 逻辑学—理性知识—思想—真B. 伦理学—道德知识—意志—善C. 美学 判断力-----情感---美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 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 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二、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在美学中涉及哪些主要内容?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其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和审美 对象的集中表现,以区别于别的艺术概论美学的研究对象:1、 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科学2、 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即美的研究对象只是 艺术美3、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艺术观或艺术的一般规律他强调 了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了艺术对现实美的关系4、 近代心理学派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三、 美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1、时代需要美学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 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人在理论上认识美,掌握欣赏美 和创造美的方法,从而提高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世界的能力。

      2、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需要美学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建设中,文学艺术有着重要作用,而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如何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以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如何使作 品能引人入胜,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这就 需要从审美上去探讨艺术的规律在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中提出了许 多问题,都需要从美学上加以研究美学的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艺术 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 美学的研究3、开展审美教育需要美学掌握美学基础知识,认识美 的本质、形态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树立正确审美观和进行审美活动 的基础四、怎样学习美学?1、刻苦学习马列主义2、学习美学原理和研究美学史结合3、 注意结合审美实践,特别要结合艺术实践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的能 力第二章美的本质及特征一、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1、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美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由 创造没有自由创造也就没有美2、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人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从事生产劳 动,是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这些目的、意识通过劳动在劳动对 象上体现出来,成为对人的创造力量、智慧和才能的肯定,可以使人 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也就产生了美。

      如果人不进行劳动实践,也就 无所谓自由创造,更没有美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实践是产 生美的基础二、美的主要特征(1)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2)人的自由创造赋予形象以美的生命3)美具有潜在的功利性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4)形式对于美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形式是构成美的形象的必 不可少的条件三、什么是自由创造?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1、自由创造是指人类在对事物必然性认识的基础上和对能动地去 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2、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的最珍贵特性?原因有三点:(1)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2)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发展了人本身四、什么是真?什么是善?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真,即客 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规律;合目的性是善,即合乎功利性2、(1)美的产生的在人的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 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认识才能进行,改造自然和 社会要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必然性,否则,自由创造就无法进行,美也 就无从产生美与真的区别在于:首先,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 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其次,真 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民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 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美是一种情感关照的对象2)美以善为前提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 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 没有了这最终目的和出发点,也就没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美也就无 法产生了美和善的区别表现为三点:a、 与功利的关系不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关系,功利是潜伏在 形象中的善则与功利直接相联系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同,善有形式,但是不讲求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而美则在内容和形 式的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c、 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总之,美离不开真和善,但是又有所不同只有人掌握了客观世 界的规律,也就是真的时候,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改造客 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并且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的存在五、丑的本质是什么?怎样理解美丑的相互转换?1、丑是恶的形象体现,是在感性形式中包含着的一种对生活、对 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

      2、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转化要有条件例如旧中国变成新 中国,就包含了丑向美的转化,这一转化的条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离开了这一条件,转化就无法实现了与此相反,美在一定条件 下,也可向丑转化例如原来纯洁的青年,由于经受不住资产阶级思 想的侵蚀,有的堕落为小偷、杀人犯,相应地在形象上会由美向丑的 转化由于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美丑之间的转化,这就给审美教育 提出了一个现实而重要的任务第四章社会美一、社会美的内容: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经常表现为 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 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社会美包括:1、人的美2、劳动产品的美3、劳动环境和生活 环境的美二、人物形象的美重在内容: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精神、性格 是美的内容,人物形象的外貌是外在形式1、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有密切联系人的形象美是对实践中体现出 来的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积极肯定2、人的内在美具有持久性因此,人物形象的美重在内容3、内在美的显现更为生动丰富,更能直接体现人的本质4、内在美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人物形象的美首 先是内在品质和精神的美,其次才是外在形式的美三、什么是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社会美起什么作用?审美理想是人在头脑中创造新世界的蓝图。

      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 表现是以真善为内容,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 社会美是人们在一定审美理想指导下艰苦实践的结果作用:1、审美 理想给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2、而且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四、怎样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和形式美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的美首先是内在品质的美,其次才是外在的形式美内 在品质的美可以弥补外在形式的某些缺陷,而心灵的卑污却不能用外 在形式的美去抵消心灵美的人虽不一定长的好看,但仍能使人感到 可爱、可亲,而心灵丑陋的人,即使长的再漂亮,却免不了使人厌恶 当然最好是人的内在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结合第五章自然美一、自然美的特点:自然美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 性形式特征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同社会功利性的联系较为曲折因 此,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 义,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二、自然美的根源: 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 客观联系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 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1、人类出现以前不存在自然美 2、自然美的领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扩大的三、自然美的主要类型:(1)、壮美。

      也称雄伟美构成雄伟壮美的基本条件是景色壮丽 体积巨大且气势磅礴2)、奇美构成奇美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多端、离奇曲折,令人 感到惊异、玩味无穷3)、秀美构成秀美的基本条件是景色清新、柔和、恬淡、秀 丽4)、幽美构成幽美的基本自然特征是丛山深谷,古木浓荫, 寂静幽深5)、旷美构成旷美基本自然条件是视域开阔,美景无边6)、险峻美构成险峻美的一般自然特征是危崖峭壁耸立,只 有险道比邻绝壑深渊四、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未经改造的自然由于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才成为 审美对象的未经改造的自然是人的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或是为人提 供生活资料的来源,人与其建立了广阔的联系,对其产生兴趣,未经 改造的自然中,如果它的样子符合生活中的形式美,就能成为美的对 象如月亮和镜子、玉盘有圆和晶莹明澈的共同点)如果它的某些 特征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就成为了美的对象如牛的任劳任怨的 特征,四季的如笑、如滴、如妆、如睡)五、自然美在审美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对自然美的欣赏是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意义有三点: 1、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 2、自然美可以培养人们的优美情操,寄托自己的理想。

      3、欣赏自然美可以使人们在恬静中恢复疲劳,得到休息V l-l- | >第六章艺术美一、艺术美: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中 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 它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既来源于客观现实,又不等于客观现实,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的构成:1、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 2、艺术家对现实的 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所以,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 的有机统一二、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1、现实美是客观存在的美,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艺术美是 现实美的能动反映,是经过艺术家创造性劳动产生的美,凝结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2、现实美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有时甚至是转瞬即逝的; 而艺术美被创造出来之后,就固定不变了,可以长久地供人们欣赏3、现实美分散地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与客观现实的其他属性混杂 在一起;而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美的集中提炼、加工、集中和概括,比现实美更精粹、更鲜明、更生动,具有典型 性三、为什么说生活是艺术家创造艺术美的基础呢?1、生活是艺术家想象的土壤,而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美的艺术形象中都浸透了艺术家的 激情。

      3、生活推动了艺术家创造技巧的发展四、试比较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艺术美的论述的优缺点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 品”;在艺术中创造想象的作用的有限的;艺术形式本身带来的局限) 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美及其生动丰富性,这是正确的, 但是他采用贬低艺术美的方法来肯定现实美,忽视了艺术家的创造性 劳动,就是错误的了黑格尔则否认艺术美来于生活,抽象地发展了 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的作用,反对艺术机械模仿自然 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结果,接触到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有合理 的因素,但是他完全否认社会生活,错误的二人的观点都有片面性五、从艺术美的内容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但艺术美作为审美 对象为什么又是客观的?因为客观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 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自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创造性想象 活动的土壤,现实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而且现实生活推动艺术 家技巧的发展离开了现实生活,艺术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艺术创造, 不可能有艺术美所以,我们说艺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