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教工作流程指南.doc
3页助教工作流程指南(试运行)1、 助教管理原则1、 助教工作根本目标是辅助教师达到课程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和品质,同时培养研究生各项教学技能2、 助教管理的主体责任人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对助教工作的内容、质量、要求、经费分配、过程和评价负责,带领助教做好教学工作3、 助教工作评价依据助教的教学活动数据和实际材料,并同时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4、 经费管理采用学校、学院和教师三级管理制,根据考核每学期动态调整经费配置2、 组织结构3、 助教主要教学活动4、 助教申请与审批1、 助教课程申请与审批1 每个教学班的授课教师在网上完成申请课程教学班的助教及助教人数2 课程负责人、学院、学校依次在网上完成助教课程申请的审核2、 助教申请与上岗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网上申请课程教学班助教2 教师选拨申请该教学班助教的学生为助教,学生便可依据教师要求上岗担任助教5、 助教经费管理1、 经费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学校根据历史数据和考核结果给学院配额助教经费,学院为申请助教的教学班或课程分配经费,教师把学院分配的经费分发到助教这部分经费为配额津贴如果助教为博士生,在配额的基础上增加20%;期末被评为优秀的助教,将给予奖励;跨新老校区的助教,可按实报销交通费。
因此,助教经费分为配额津贴、优秀奖励、博士津贴和交通费四部分构成2、 发放方式配额津贴”和“博士津贴”按月发放,“优秀奖励”和“交通费”待学期末汇总发放6、 助教过程管理与评优1、 教师对助教管理负主要责任教师可依据助教表现暂停或解除助教,其相关经费也停止发放教师可以根据后期表现恢复助教,助教相关工作和经费发放仍可继续2、 助教需利用学校SPOC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线上活动数据、实际工作内容的图片作为助教工作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支撑材料3、 在管理系统中,助教需每周提交助教工作情况报告,期末需提交总结报告4、 学生对助教评价及助教工作相关活动在系统中的呈现作为助教评价的主要依据5、 助教可网上申请优秀助教,学生与教师网上评价通过后,学院依据比例推荐优秀助教,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各学院推荐的优秀助教,确定优秀助教7、 助教管理工作流程 助教管理及助教系统中有6类角色为:学校、学院、课程负责人、教师、助教、学生,分别在不同工作流程阶段担任不同职责每一工作流程均可在助教系统中呈现与管理1、 经费分配与课程申报1 学校依据系统历史经费数据,预估学期学校助教总经费,分配各学院助教预算经费,并在系统中发布。
2 各学院助教工作组依据预算经费与课程负责人协商讨论并组织教师申报助教课程3 教师网上申请助教课程所需助教人数并完成助教工时的填报4 课程负责人、学院、学校依次网上完成各权限内教学班助教审核5 依据各学院申报的教学班工时计算出各学院助教申报经费额度6 学校依据学院申报的课程经费再次确定各学院批准经费并发布7 学院依据批准经费,确定各课程教学班批准经费并发布8 授课班教师、课程负责人、学院、学校可看到权限范围内每个教学班批准经费2、 助教招聘上岗与经费发放1 学校发布招聘助教通知,学生登入系统选择课程教学班申请助教2 教师在网上从申请助教学生中挑选一个或多个学生为课程教学班助教,教师经学生同意后也可在网页端添加该生为课程教学班的助教,完成助教招聘3 教师依据分配教学班批准经费为助教分配经费当一个教学班教师有挑选多助教,教师依据教学班批准经费,分配多个助教总经费多个助教总经费和不能超过教学班批准经费4 系统以教学班实际授课月份为总月数,教师分配给助教的总经费依据总月份,系统自动计算并显示每月助教所获金额3、 助教活动及管理1 助教依据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助教需利用学校SPOC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线上活动数据、实际工作内容的图片作为助教工作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支撑材料。
2 在助教管理系统中助教需每周提交助教工作情况报告,期末需提交总结报告3 教师和学生依据助教的表现和提交的报告对助教评价4 助教上岗期间,教师依据助教表现暂停或恢复助教,教师也可解聘助教4、 优秀助教评审1 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助教评审,助教网上申请优秀助教2 学生网上选择是否评为优秀助教,学生推优后,授课老师选择是否评该助教为优秀助教3 学院依据优秀助教比例提供优秀助教名单4 学校组织专家对学院提供优秀助教进行评审,并确定和发布优秀助教名单5、 优秀助教奖励和交通补贴发放1 学校依据助教评优结果及助教跨校区授课次数,计算相关助教补发金额,统一打入相关助教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