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君书》农战原文及译文.docx
7页商君书》农战原文及译文作者:商鞅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 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 力;无力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 则民朴;民朴,则不淫民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 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曰: “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 《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 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 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 则主不惑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说取官爵也,故官 爵不可得而常也是故进则曲主,退则虑私,所以实其私,然则下 卖权矣夫曲主虑私,非国利也,而为之者,以其爵禄也;下卖权, 非忠臣也,而为之者,以末货也然则下官之冀迁者皆曰:“多货, 则上官可得而欲也曰:“我不以货事上而求迁者,则如以狸饵 鼠尔,必不冀矣;若以情事上而求迁者,则如引诸绝绳而求乘枉木也 愈不冀矣二者不可以得迁,则我焉得无下动众取货以事上而以求 迁乎?”百姓曰:“我疾农,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为上忘生而战 以尊主安国也。
仓虚,主卑,家贫然则不如索官亲戚交游合, 则更虑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 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 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 《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 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国待农战而安,主 待农战而尊夫民之不农战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常官则国治, 壹务则国富国富而治,王之道也故曰:王道作外,身作壹而已 矣今上论材能知慧而任之,则知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 是以官无常,国乱而不壹,辩说之人而无法也如此,则民务焉得 无多?而地焉得无荒?《诗》、《书》、礼、乐、善、修、仁、廉、 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 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 ;兴兵而伐,必取 ;按兵不伐 必富国好力者以难攻,以难攻者必兴;好辩者以易攻,以易攻者必 危故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 察要而已矣今为国者多无要朝廷之言治也,纷纷焉务相易也是以其君惛 于说,其官乱于言,其民惰而不农。
故其境内之民,皆化而好辩、 乐学,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则不远矣国有事,则学 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夫农者寡而游 食者众,故其国贫危今夫螟、螣、蚼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 不食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为螟、螣、蚼蠋亦大矣虽有 《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犹无益于治也,非所以反之之 术也故先王反之于农战故曰:百人农、一人居者王,十人农、 一人居者强,半农半居者危故治国者欲民者之农也国不农,则 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土地侵削而不振,则无及已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 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壹则少诈而重居,壹则可以赏罚进 也,壹则可以外用也夫民之亲上死制也,以其旦暮从事于农夫 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 技艺之足以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 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国作 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岁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 强者王君脩赏罚以辅壹教,是以其教有所常,而政有成也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亲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 不待刑罚而民致死。
国危主忧,说者成伍,无益于安危也夫国危 主忧也者,强敌大国也人君不能服强敌、破大国也,则修守备, 便地形,抟民力,以待外事,然后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是以明 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 而民力可抟也今世主皆忧其国之危而兵之弱也,而强听说者说者成伍,烦言 饰辞,而无实用主好其辩,不求其实说者得意,道路曲辩,辈 辈成群民见其可以取王公大人也,而皆学之夫人聚党与,说议 于国,纷纷焉,小民乐之,大人说之故其民农者寡而游食者众 众,则农者殆;农者殆,则土地荒学者成俗,则民舍农从事于谈说,高言伪议舍农游食而以言相 高也,故民离上而不臣者成群此贫国弱兵之教也夫国庸民之言, 则民不畜于农故惟明君知好言之不可以强兵辟土也,惟圣人之治 国作壹、抟之于农而已矣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根 本却是农耕和作战现在民众用来求取官职和爵位的方法都不是农 耕和作战,而是靠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这就让民众学习奸 诈巧舌,不但不能兴国,反而误导了民众误导了民众,这个国家 就一定会没有实力;国家没有实力,这个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他教化民众都是要求通过专心务农来得到 官职和爵位。
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得到官职也没有爵位国家废除 空谈,民众朴实而且不放荡,民众看见国家给人们的好处都是从农 耕与作战这一途径发出,那么便会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民众专心 从事农耕和作战,就不会苟且谋求其它事民众不苟且谋求其它事, 国家的实力就会雄厚,实力雄厚,国家就会强大现在国境内的民 众都说:“农耕和作战可以逃避,而官职和爵位同样可以得到 所以那些有才华的豪杰都要改变自己的职业,而专研学习《诗》《书》,追随其它诸候国的权势,最好的可以得到高官厚禄,次一 点也能得到一个官职;那些社会地位低微的平庸人便去经商,搞稿手 工业,凭借这种方式来逃避农耕和作战以上情况都出现,国家就 要危险了,国君用以上两种人来教育民众,这个国家的实力就一定 会削弱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然满了也不放松农耕;国家的土地 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淳 朴专一民众淳朴专一,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 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奸 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 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靠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 所以官职和爵位就不可能靠国家的法规获得。
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 便曲意逢迎君主,下朝回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野 心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下面卖弄权势,谋取私欲曲意逢 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私下出卖国家权力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的 原因,就是为追求金钱和财利如果这样的话,希望升官的下级便 说:“财产多了,那么就能得到高官亲安处之并且还说:“我 不用上金钱财物待奉上级来取得升迁,那么就会像用猫做食饵引老 鼠上钩一样,一定不会有什么希望假如用情感待奉上级来求得升 迁,那么就像手牵着已经断了的墨线想校正弯曲的木材,更加没有 希望了因为这两种办法都不能得到升迁,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 使民众,到处搜刮钱财来待俸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积 极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替君主舍 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使国家安定如果国家的粮仓空虚, 国君地位就会卑微,家庭就会贫穷,假如这样还不如谋取个官做 亲戚朋友在交往相聚中,就会考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有才华的杰 出人士会专心学习《诗》《书》,追随外国的权势;普通人会去经商 搞手工业,都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
君主用这种思想教化民众, 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而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任命官吏的法规严明,所以不任用那些喜 欢卖弄,图谋不轨的人君主专心于农耕和作战,所以民众就不会苟且经营农耕作战以外的行业,那么国家的力量就集中到农耕作战 上国家的力量集中就会强大,国家崇尚空谈就会被削弱,所以说, 从事农耕和作战的民众有一千人,而出现一个学《诗》《书》和巧 言善辩的人,那么一千人都会对从事农耕作战松懈了从事农耕作 战的民众有一百人,出现一个人搞手工业,那这一百人就都会放松 了农耕和作战国家依赖农耕和作战而安全,君主依靠农耕和作战 才能尊贵民众不从事农耕和作战,那是因为君主喜欢虚伪的空谈 而选用官吏失去了法规依法选用官吏,国家就能做到社会安定;专 心务农,国家就会富强国家富强而又政治清明,这是称王天下的 道路所以称王的道路不是靠外交,而是自己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 罢了现在的国君仅凭考察人的才能和智慧来使用他们,那么聪明的人 就会根据君主的喜欢爱恨来讨君主的欢心,使官吏处理政务千方百 计适合君主的口味,因此国家选用官吏就没有了法规,这样国家就 会混乱,而民众不会专心从事耕作和作战,善于巧舌游说的人就更 加无法无天了。
像这样的民众从事的其它职业怎么会不多,而土地 又怎么能不荒芜呢?《诗》、《书》、礼制、音乐、慈善、修养、仁 爱、谦洁、善辩、聪慧,国家有这十种人,君主就无法让民众守土 作战,国家用这十种人治理,敌人到了,国土就一定被割削,敌人 不来国家也一定会贫穷国家没有这十种人,敌人不敢来侵犯,就 是来了,也一定会退却;如果发兵前去讨伐敌国,一定能取胜;如果 按兵不动,不去讨伐,就一定会富足国家注重实力,谨慎地进攻 谨慎地进攻,就一定会兴旺;喜欢空谈的国家轻率地去攻打别国就一 定会危险所以那些有威望的人和英明的君主并不是能运用万物, 而是掌握了世上万事万物的规律和要领因此他们治理国家的办法 就是辩明要领罢了现在治理国家的人多没有掌握要领在朝廷讨论治国的方法时, 说客七嘴八舌众论不一,都想改变对方的观点因此,国君被不同 的说法弄得糊里糊涂,而官吏被这些言谈弄得昏头胀脑,国中的民 众也不愿意从事农耕所以那些国家的民众都变得喜欢空谈和巧辩 了,更喜欢从事经商、搞手工业,逃避农耕和作战,如果这样,那 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国家动荡,而那些有知识的人讨厌法规,商 人善于变化,手工业者无所用,所以这个国家就容易被攻破。
从事 农耕的人少而靠巧言游说吃饭的人众多,所以这个国家就会贫穷危 险那些危害农作物的螟虫等害虫春天生出,秋天死掉,寿命很短, 但只要它们出现一次,民众就会因虫害歉收,几年没有饭吃,现在 一个人种地却供一百人吃饭,那么这些人比螟虫等害虫对国家的危 害更大如果这样,虽然《诗》、《书》,每个乡一捆,每家一卷, 对治理国家一点用处也没有,也不是将贫穷变富有,将弱国变强国 的办法所以以前那些有作为的君主抛弃空谈,依靠农耕和作战来 变贫为富,变弱为强因此说:如果一百人从事耕作,一个人闲着, 这个国家就能称王天下;十个人从事农耕,一个人头着,这个国家就 会强大;有一半人从事农耕,有一半人闲着,这个国家就危险了所 以治理国家的人都想让民众务农,国家不重视农耕,就会在诸侯争 霸时不能自保,这是因为民众的力量不足因此,其它诸侯国就来 削弱它,侵犯它,使它衰败这个国家的土地就会被侵占,从此一 蹶不振,到那时就来不及想办法了圣贤的君主懂得治理国家的要领因此命令民众都把心放在农业 上民众专心务农,那么民众就朴实好管理,有诚信就容易役使, 民众诚实便可以用来守城作战民众专心耕种,那么就很少有奸诈 之事,而且看重自己的故土不愿迁移,民众专心于农耕作战,那么 就能用奖赏和惩罚的办法来鼓励上进,民众专心于农耕作战,就可 以用他们来对外作战。
民众同君主亲近,并为了法度去牺牲自己, 那么他们早晚就会都去从事农耕作战民众如果不可以被使用,是 因为他们看见靠空谈游说的人待俸君主也可以使自己得到尊贵的地 位,商人也可以发财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