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堡藏寨导游词.pdf
8页1 甘堡藏寨导游词各位远到而来的朋友,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大家到我们百户大寨——甘堡甲穹来参观游览,甘堡藏寨无论在地理位置、 藏寨规模、历史文化上都比嘉绒地区其他藏寨略胜一筹,堪称“嘉绒藏区第一寨” 我是甘堡藏寨的一名讲解员我姓X,今天由我陪同大家一同欣赏咱们甘堡藏寨的美丽风光,一起领略咱们藏寨的历史文化以及甘堡独特的魅力!世界像部书,如果您没出外旅行,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您在我们这里旅行,让我们共同读好这中国的一页” !在此,我将使出浑身解数,与大家一同感受这如诗如画般的甘堡藏寨!希望今天的旅行可以让大家感到愉快,各位能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好了,现在各位请跟随着我的脚步,咱们一起踏上今天的行程!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八宝吉祥, 藏语称“扎西达杰” 在咱们藏族人生活中,居家装饰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其中八宝吉祥最为常见,由八种吉祥的图案组成,藏族人民赋予了它深刻的内涵它们有:金鱼、胜利幢、宝伞、白海螺、莲花、宝瓶、吉祥网、金轮八宝中的每一宝都有它深刻的含义,八宝吉祥经常在壁画、 丝绣和手绘的唐卡中出现,也常被刻饰在家具和木器上 八宝吉祥与佛法是息息相关的,它代表着佛陀身体不同的部位:我们先看到的是宝伞,它为佛陀头,藏语称“斗”。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以伞蔽日,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取其“张弛自如,曲复众生”之意,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2 权威金鱼为佛陀的眼睛, 藏语称“赛涅”, 又称黄金鱼雨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阔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金鱼还有慧眼之意,因为鱼眼可透视混浊的泥水莲花是佛陀的舌头,藏语称“白玛”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一般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佛教中常以莲花作喻,清净无染,菩萨的坐席也称莲花台宝瓶为佛陀的喉咙,藏语称“翁巴”, 又称为不朽的花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如意、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圆满、永生不死宝瓶也是密宗修法灌顶时的法器之一 胜利幢为佛陀身,藏语称“尖参”幢呈圆柱形,不像伞可以曲张,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喻意烦恼孽根得解脱,觉悟得到正果 藏传佛教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藏语称 “阔罗“在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佛陀说法即为转象征佛法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 永不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佛法不滞于一人一物,而是四处传播 白海螺 是佛陀的语,藏语称“东尕”,又称法螺贝佛经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因此大法会时常吹响海螺在西藏, 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吉祥网 是佛陀的意藏语称“白悟”,又称无限之纽吉祥网最初的意义是象征爱情和献身按3 佛教的解释,吉祥网象征着《梵网经》同时,吉祥网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达摩之网, 就能从生存的海洋里打捞出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八宝吉祥被广泛的使用,表示吉祥在家家户户咱们身上都沾满了藏家人的吉祥之后,咱们就往这边看,这是咱们甘堡的寨门!!上面的藏文就是甘堡甲穹——百户大寨的意思!这是一座拥有着2000 多年悠久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老的甘堡藏寨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甘堡系嘉绒藏族的寨名,意为山坡上的村落在整个藏区自古就将甘堡为甘堡甲穹,意为百户大寨咱们顺着这条小道,咱们顺眼看去就是白塔,白塔在咱们的藏区是随处可见的!在白塔里面,咱们藏人在里面放着五谷以及金、银、铜、铁等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借用白塔以求上苍带给我们这里五谷丰登,万事顺利这样吉祥的祈求!好了咱们顺着这边,可以用手推动咱们的转经筒, 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求得佛法的保佑!咱们现在看到的是头牛吧!这体现了咱们甘堡的农耕文化!为什么说一头牛就是农耕文化呢?咱们古老的祖先在最开始种地的时候并不是像咱们现在一样都是机械化,他们慢慢的从全部靠人的劳动力转变到运用到牲畜来帮助咱们耕地,所以咱们现在看到的这头牛, 就是当年帮着咱们祖先耕田的好帮手!它的出现,也印证着咱们的华夏人民的聪慧是吧! 所以各位, 是不是因为咱们都是聪明勤劳的华夏人4 而感到自豪呢?好了,我们现在所站的地点就是甘堡的屯兵广场,这里的屯兵文化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甘堡在“西戎五屯”中是首屈一指的,从唐代开始,甘堡地区归维州管辖,就在唐太宗年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唐蕃战争, 理县一带的战事非常的频繁, 咱们的甘堡因为地势的优势成为了两军激烈争斗的军事要塞,吐蕃大军占领了今嘉绒藏族大部分地区后, 有部分士兵因未能重回西藏而留驻下来,与土著居民“哥邻”融合,形成今天嘉绒藏族的先民。
到了明代,甘堡地区属杂谷土司领地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 年) ,这里的杂谷土司因“利制枪炮,谋为不法”,清朝廷废除杂谷土司,将土司属地分化为五个屯和四个土司,史称“五屯四土” ,甘堡屯是五屯中的一个屯,设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按照清代朝廷的规定,五屯地区施行一户一兵制,没有战事的时候士兵就在家里干农事,等到有战事的时候就会征兵,如果某一屯兵死亡,该户又无别的男子顶替,该户妇女则必须招赘一名成年男人顶替屯兵兵额 甘堡屯兵制就这样保持了屯兵的兵额永远满额,也保持了战斗力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屯兵广场的点将台,大家可以在这里感受当年战士出兵时的那种豪情壮志!大家随着我的手指方向, 咱们现在看到的这栋房子就是甘堡藏寨守备衙署修筑时间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 ,因甘堡人民的先祖桑古斯塔尔征战金川有功, 被追设为甘堡守备而修筑后来因为512 大地震受到破坏而重新修建5 这里还有博巴森根, 它是甘堡屯为纪念清朝宁波战役抗英英雄所创,沿用传统大型锅庄的歌颂调,该舞蹈产生于19 世纪中期(清道光年间) ,是从东南沿海归来的屯兵们为纪念他们抗击英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的战友而创作, 歌颂了屯兵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充分表达了藏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巴意思是藏人,森根意思是狮子,相传这是当年屯兵带兵长官的名字我们这里每到佳节就会有大型的表演,这个表演的第一部分, 由领舞者手持串铃,带领众舞者绕圈而行,领舞者领唱一遍,众舞者跟唱一遍,边唱边舞唱完一段后,由领舞者开始“钻”, 即其中两舞者右手高抬,由领舞者开始从中钻过,其它舞者依次跟随,边唱边钻,最后形成“扭”,即所有舞者的左手与前舞者的右手相握并搭靠在前舞者的右肩上,然后开始“解”,即所有舞者从“扭”的动作回复至手牵手,在回复过程中逐步将领舞者团团围在中央喻义为只有紧密团结, 才能获得胜利此部分为民族调式中的“商”调式,叙事性较为强烈,唱腔旋律深沉,节奏缓慢, 曲调中浸透着悲壮和追忆的情绪,使人为之动容其次就是第二部分由我们这里的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独唱,众舞者则原地蹲坐倾听,复唱,演唱屯兵在东南沿海作战时的英勇、艰辛与思念演唱完毕,众舞者齐声欢呼, 抛撒龙达,祈求吉祥如意,幸福安康,锅庄结束此部分为民族调式中的“宫”调式,与第一部分有着很强的对比,曲调震撼人心,节奏铿锵有力,充满了刚毅,自信的感情,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坚韧与团结我们表演博巴森根一是为了让咱们更加了解咱们甘堡这里的文化,另外我们也可以将我们的文6 化世世代代的继承下去。
经过屯兵广场, 我们继续往前走,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副巨大的壁画,画上的就是咱们藏族的英雄格萨尔王相传在很早以前,岭国出一个穷孩子,起名叫觉如,这个孩子在奇异境界里诞生和长大成人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争夺王位时,力战群雄,得胜称王,尊号为格萨尔藏语称甲吾格萨尔纳特或格萨尔阿种格萨尔王一生,充满着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惊涛骇浪, 为了铲除人间的祸患和弱肉强食的不合理现象,他受命降临凡界, 镇伏了食人的妖魔,驱逐了掳掠百姓的侵略者,并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国投敌的奸贼展开毫不妥协的斗争,赢得了部落的自由和平与幸福, 从此咱们的格萨尔王成为咱们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顺着这条小路, 咱们可以看见的就是甘堡藏寨的房屋,是不是觉得很有特色呢?这个因为咱们这里拥有着历史悠久的石头文化!甘堡藏寨因其建筑形制被称为“石头村寨”,咱们现在满眼皆是石头的奇观整个寨子里是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大家可以在整个寨子里穿梭,切身实地的感受咱们的石头村寨!这里的民居、官寨全为石头建筑,石屋不用砖、水泥、河沙、石灰修建,而是就地取材于河水中顺水冲下的花岗石,古时常用火攻之法使巨石爆裂,近现代则用铁铸工具将石头化整为零,切割为被当地人称为“石墩子”的长方形条石,用当地的黏土垒砌而成。
石屋冬暖夏凉,不易风化,又防震、防火、防水甘堡藏寨民居在2008 年的时候大多数都因为地震损毁了,但是7 咱们的村民在党中央和全国人命的帮助下在原地已经重建了当年的藏寨风貌,民居大多为三层,下宽上窄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为主人居住生活和接待客人场所;三层的前半部为房背, 用于晾晒粮食,后半部为半边照壁,内设经堂,供奉佛像和经文,楼层之间用独木楼梯和板梯相通 而我们重建后的藏寨, 一般的一层已经没有再养牲畜了,但是也依旧没有改变我们藏寨的特色!藏寨的石屋毗邻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排列成村落屋与屋间有狭窄的巷道、宽的三米左右、窄的仅能并肩过两人,巷道路面则全部用麻子石或者鹅卵石砌成据说在甘堡藏寨, 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拿手好戏,无需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目力,如同信手拈来,由他们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咱们感受到了吉祥, 经过转经筒的祈福, 站在了屯兵广场的点将台,感受了当年的豪情壮志,还欣赏了咱们格萨尔王的英姿,最后咱们切身实地的在石头文化中穿梭! 现在大家有没有想要进入咱们的石头房子里面一探究竟呢?有没有想要再继续感受咱们甘堡的藏文化呢?大家还有没有饿呢?! !想不想品尝一下咱们藏家的手抓肉、酥油茶、糌粑、青稞酒、面块,, 等等的藏族特色美食呢?咱们在感受了藏家美食之后, 咱们的甘堡还有小桥流水般的风景在等着大家, 咱们可以顺着这些小道, 跟着指示牌就可以去感受一下日落河瀑布,它不是巍峨壮丽,它是小桥流水般的邻家,让我们可以放松心灵,感受大自然!然后顺着日落河瀑布的栈道,爬上咱们的观8 景台,看看甘堡的藏寨全景!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小道里,咱们可以看见两个人的铜像, 他们就是藏族摔跤!藏族摔跤是一个体育文化,是藏族赞普时期就有摔跤比赛,他的形式比较接近柔道。
比赛时双方身着藏袍、系宽腰带,只准用手部和腰部的力量将对方摔倒, 不得用腿勾绊对方,比赛一般在直径10 米的圆形摔跤垫、草地或沙地上进行,以个人为单位,不爱年龄和体重的限制, 但运动员必须赤脚上阵用摔拉、提举或旋转等方法将对方摔倒为获胜方藏族传统体育活动,每年在佛教法会闭幕时举行摔跤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藏族赞普松赞干布年间即已经盛行,以被摔到者为负,胜者获奖好了,今天我为大家的讲解就到这里结束了,有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也谢谢各位对我的工作的配合与支持!最后,我祝愿大家在甘堡能玩儿的开心,吃的满足,事事顺利!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咱们甘堡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