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液形成过程演示教具的制作与使用.docx
1页尿液形成过程演示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材料用具铁架台1个,试管铁夹3个,小漏斗2只,分液漏斗1只,4根直径0.6cm左右的橡皮套管(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0根长20cm的自行车气门芯橡皮管,分支玻璃管1只,小烧杯2个制作方法先在每根气门芯像皮管中部(约10cm长)用大号缝衣针扎些小孔,然后等距离安装好铁架台上的3个铁夹,按下图将上述材料用具连结好E分支疲璃普WiSf-/一烧杯尿液形成过程演示教具图乩,入球丿卜动脉氛出球小动脉C、肾小球D、沓小垂腔取肾小管F.肾小暫胃国的毛细血管网漏斗©试管钱夹,自行车气门芯舌飞-掠皮管数根-弋-一曲液漏斗——橡屋殓注意事项1•将数根气门芯橡皮管一端与直径0.6cm的橡皮套管串接要紧密,如有松动,可再加12根,最好用透明胶粘牢,或用凡士林密封2•橡皮管E处也要用缝衣针扎些小孔使用说明演示时,先将分液漏斗塞子拧紧,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配好的200〜400ml的红色稀氢氧化钠酚酞溶液从入口缓缓加入,当红色溶液由A流经C时,一部分由C渗入D中,表示肾小球对血液的过滤;渗入D中的红色溶液与D中的盐酸溶液发生反应而变为无色,表示原尿;另一部分则由C流经B,最后进入H烧杯中;然后拧开漏斗塞子,其中的无色液体流出,当流到E时,一部分则由E渗入F中,最后进入H中,这表示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现象;另一部分则由E直接进入G中而成为尿液。
最后汪意观察G、H杯中的颜色并思考原因上述演示,将肾小球对血液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与尿液的形成过程间断开来,这样便于老师讲解,学生观察;但老师演示完后要指出,肾小球对皿液的滤过作用与肾小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以及原尿与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连续进行的为了观察到上述的连续过程,演示时可先拧开分液漏斗塞子,在入口处直接加入清水这样的缺点是不能将尿液与血液的颜色区分开蒋文泉,中学生物教学,1996年第4期,P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