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介绍和解析.ppt
15页盛唐诗坛的诗人群体王维山水诗的禅境与理趣• 他将禅宗的思维方式与佛教的美学观念引 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 佛教南宗的顿悟、性空之说,影响了诗人 观照自然的方式 • 他把心灵之静投射于自然景物,表现景物 之静,将之作为人心之静的直接观照 王维山水诗的空境与虚实• 实写,往往指直抒感慨和忠于自然形貌的 精确描写 • 虚写,指景物布局中藏、减、疏、略的手 法,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情达意方式, 或指作者结合生活感受,通过艺术想象概 括意境的方法 • 王维巧妙地处理虚实关系,将二者结合, 精致地描绘出山林幽美清空的境界王、孟的历史评价• 1、王、孟齐名许彦周(宋):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 杜而下,当为第一老杜诗云:不见高人 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 《彦周诗话》• 并称的基础源于二人深厚的友谊王维“与孟浩然 为忘形之交”(《新唐书》)孟浩然应举失败离京时,作《留别王维》:寂寞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孟浩然去世后,王维亦有《哭孟浩然》: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并称的实质则是二人卓越的艺术成就: • 首先,他们的山水田园诗融情于景,情景 互渗,解决了南朝山水诗情景分离的弊病 。
• 其次,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善于从大处落笔 ,简约勾勒,传神写形,提炼意象,妙悟 兴会 • 再次,他们的山水田园诗在典型意境中显 示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孟浩然倾向于自然 平淡的,王维则是清秀空静 还存在另外两种观点:2、 扬王抑孟 • 王世贞(明):摩诘才胜襄阳,由工入微,不犯 痕迹,所以为佳《艺苑卮言》 • 锺惺(明) :王孟并称,毕竟王妙于孟,王能兼 孟,孟不能兼王也《唐诗归》3、扬孟抑王 • 李东阳(明) :王诗丰缛而华靡,孟却专心古澹 ,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由此言之, 则孟为尤胜《怀麓堂诗话》王孟之异• 首先,思想不同王维对待“隐”:“市朝为岩穴”、 “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孟浩然的 隐居则任其自然,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由和高蹈 • 其次,观照自然的角度不同孟浩然多叙述景物 的动态姿势 ,王维则多捕捉对象的静态形貌 • 再次,抒情方式不同孟诗多为明线情感结构 , 构造“有我之境”;王诗多为暗线情感结构,间或 采用双线情感结构方式 ,构造“无我之境” 王孟诗风的唱和者• 裴迪,曾与王维一起隐居终南山,创作风 格受王维影响很深 • 储光羲,写隐逸情趣的作品佳作甚多。
• 刘眘(慎)虚与张子容,风格同孟浩然相 近 • 常建,曾隐居钟南山等地,名作《题破山 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綦毋潜 ,字孝通,诗歌写景多佳句,整体 难见意境王孟诗风的流衍:韦应物与柳宗元•韦应物1、生平:系北朝名士之后,世为大族,后门第萧条,祖父与父亲均为著名 画家,从小生长于一个富有艺术修养的家庭2、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他的山水田园诗再现了陶渊明诗的真趣,以及王孟诗派所追求的 高尚纯洁的人格理想,同时他又接受时代艺术风气的影响,形成了高 雅闲淡的独特风格,在淡化意象、寻求韵味等方面,发展了王孟诗派 的表现艺术3、代表作:《滁州西涧》山水田园诗派• 所谓山水田园诗派,实际上包括三层 内涵就盛唐而言,指以王、孟为代表, 包括祖咏、常建、储光羲等在内的一批风 格相近的专长于山水田园的诗人;就唐代 而言,则指王、孟、韦、柳;而就中国诗 歌史而言,则应以陶、谢、王、孟、韦、 柳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盛唐边塞诗人群边塞诗:它是指唐代诗人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包 括边塞战争、边塞民情风俗、征人思乡以 及从军出征之类的诗唐代边塞诗的发展:诗人主动投身边塞。
写作了大量把从军 与边塞生活融为一体的诗 边塞诗兴起的社会因素和士人心态• 社会现实:唐代有民族问题《新唐书·突厥传》:唐兴,蛮夷更盛 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番、 回鹘、云南(南诏)是也• 文化精神:唐人的爱国情怀与崇武精神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盛唐边塞诗的创作状态:• 一些并没有真正走入边塞生活的诗人,借 边塞咏出自己的爱国情怀与远大抱负• 一些怀有文才武略的诗人则赴身边塞,以 诗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 这就导致了诗歌呈现了两种风格,一是充 满豪侠之气,清旷雄放;二是追求功业, 悲慨壮美 高适及其诗作 一、人生经历的特点:1、出身贫寒,颇具豪气2、积极谋求用世机会,晚年入仕途《旧唐书》:“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 ,唯适而已二、高适的边塞诗把人生体验融入边塞之事,在诗中说 理,表现悲壮情怀代表作《燕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