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参考.doc
20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一课 《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体现个性的封面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构成的视觉形象2 .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三、教具与学具:1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投影仪、各类书籍(古籍书、儿童读物、杂志、画集)、封面设计作品2 .学具: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剪刀、胶水、彩色纸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新学期开始,对这学期的教材进行全面介绍,对本学期所需材料做一以安排2、介绍书中广角镜中书法知识的介绍引出本课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出示课题《我喜爱的书——封面设计》 (二) 讲授新课1、提问:书的前面我们往往叫什么?学生回答:叫封皮。
总结:这个叫法是错误的,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书的前面就如同我们人的脸面一样,是一本书很重要的部分,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能引导我们进入数的内容2、书到底有哪几个部分?(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3、书籍的分类:1.名著类、杂志类、教科类等2.具体的组成(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出版社、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教师总结: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A、 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绘制的 教师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4、封面设计步骤:(1) 构思立意(2) 确定封面的规格、定位图形及文字的位置(3)图形的设色或制作,可以用笔直接画和设色,也可以运用学过的镂刻版画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纸剪贴 (4)上颜色5、学生创作练习 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作业 要求:(1)用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本你们共同喜爱的书的封面2) 图形装饰、文字突出、颜色鲜明教师作巡回指导)五、作品讲评、小结1、实物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创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备注第二课 《苍松翠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1、能够初步理会中国画传统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2、能够学习水墨画表现松树或柏树的基本画法与技巧3、能够运用画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画小品的表现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国画和自然景物的转换理解2、难点:勾、皴、染、点的运用三、教具和学具的准备1、教具:中国山水画挂图2、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颜料四、教学方法:讲解、启发、示范与创作练习相结合五、教学步骤1、导言:在广阔的原野上,在崇山峻岭中,在宁静的湖水边,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树,或独自屹立,或结伴成群,或千千万万汇聚成森林树和我们共呼吸同成长,生动地展示着生命的意义 在中国画中,艺术家通过对自然、生活和艺术表现的认识理解,归纳出一些表现程式:如山石的画法、花鸟的步骤口诀、画树的分枝和点叶等等。
这些程式来自生活,是学习和了解中国画艺术的重要途径2、欣赏作品:《松石图》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潘天寿的《松石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特定的造型特点及画面的意境,教学中对比加入另一幅风格差异明显不松树图)分析一下,为什么两幅作品会给你这种感受上较大的差异呢?你觉得作品中的特定造型与画面的特定意境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根据学生讨论的看法,进行归纳,以此引出中国传统绘画以及独特的笔墨技巧表现对象,传达不同精神寓意的特点3、 学生自主欣赏松树作品:展现两幅松树为主的画面,要注意作品技法风格与画面意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4、 创作步骤(1)学生自己尝试练习,临摹范画的局部,其目的主要锻炼学生自己体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2)我要能及时总结学生在试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及要点3)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一幅松树范画进行临摹练习,要选择一幅完整的作品4)纸张不能太大,建议四开大小,最好能选出三张风格与不同技巧难度的松树临摹作品,都不宜偏难六、 作业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业,能够进行简单的点评第三课《缤纷家用电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目标:组织学生对家用电器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再分组讨论提出改良的方案,画出创意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对产品市场相关信息的调查画出创意稿2 .难点: 画创意稿三、教具与学具:1 .教具:教科书、范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 .学具:铅笔、橡皮、马克笔、水彩笔等四、教学流程:纲领授课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欣赏教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新潮的家用电器产品造型如新潮的电吹风、洗衣机、电冰箱的外观造型 电吹风 洗衣机 电冰箱欣赏活动一: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1. 分组调查商店、家中的家用电器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2.调查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用表格形式记录,可以用绘画摄影方式记录,可以收集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3. 尝试用表格形式调查 2-3种产品社会调查产品名称功能形状颜色材料质感价格等级印象 学生活动二将自己家中的一件家用电器画下来,再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改良方案1练习2自评教师小结1评价学生调查结果;2对学生的调查、方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评价第四课 《触摸美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体验材料、感受材质质感特性,妙引学生探究新知2、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全体参与学习。
注重过程,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感受生活,看待社会,提高审美情感,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触摸体验不同材料,感受材质,探究新知2、难点:妙用材料,大胆想象三、教具与学具:1、教具:教科书、不同质感的实物、不同材质的范作2、学具:剪刀、颜料、胶水、纸箱、麻布、粮食、毛线等不同材质四、教学过程 步骤授课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游戏导入:请同学们触摸盒子里的物品麻布:粗糙、柔软的,没声音玻璃杯:光滑、坚硬的,声音清脆的上节课的(缤纷电器)中有些电器表面材质我们都是画出来的,这节课就用刚才触摸的这些真实感觉的材料来填充设计我们的画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丽多姿的世界——触摸感受美丽进入正课,板述课题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 1、吸引学生的目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2、培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体验探究 (认识材质)不同材料不同质感认识材质:展示三组实物让学生代表上台触摸体验铁壶(坚硬、光滑、冰冷)、瓦罐(轻脆、粗糙)、毛线(柔软、温暖)等不同材料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不同质感不同感受要求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共同感受体验石头、光碟、麻布等材质在同学们心中的感受。
例:石头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感受,麻布是什么感受学生举例说明:要表现现代感用什么材质?要表现古朴用什么材质?老师补充:不锈钢、树皮等学生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探究 (材质运用)1、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如此选择材质,能不能换作是别的什么?例:用棉布能不能体现现代感;铁棍能不能筑出鸟巢的温暖感觉得出总论: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身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材质和谐、对比的运用2、老师提问:A:老师用了哪些材料?为什么非要选择磁带、图钉、铁丝等(而不是质地柔软细腻的布和毛线?)为什么选择的颜色不是浅色而是深色系?得出总论: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B:老师用了几道工序?用了什么方法?小结方法步骤:A、画出草稿图B、材质的选择(恰当地运用材质、注重对象的色彩和画面的色调)C、确定主题,加工制作3、请学生上台用材料填充草稿图做练习活动探究学习1、欣赏作品2、欣赏美术活动小组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同感受不同想象作业要求:A、一组合作的形式,既分工又合作的原则B、作品立求有创意,合作精神C、底版以30*20CM左右大小为宜D、以某种材料为主并辅以其他材料E、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老师巡回,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爱护环境。
综合运用(在这一节中充分将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作品展示及评价不同想象不同评价教师主要充当教学组织与引导的角色,同时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与交流将创作好的作品让小组代表展示在讲台上自评首先讲述自己构思意图满意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又不足然后同学们互相评价老师只是引导学生评价,不参评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第五课 《与米罗游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理解米罗的绘画风格,;2、能富有创意的将平面作品转化成浮雕作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认识米罗的造型特点三、教具和学具的准备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卡纸、橡皮泥四、教学步骤1、导入出示三幅米罗作品,学生根据画面特点猜猜它们出自谁人之手米罗的作品富有童趣和幽默感、造型简洁、色彩鲜艳),学生说出这些画面特征后,引出对米罗和米罗风格的介绍2、分析《小丑的狂欢》画面中出现的艺术效果(1)欣赏画面:提问1:你在画面中看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小结: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了所有的小动物都很开心、很快乐,所有原本没有生命的物体都被赋予了热情和活力,那么米罗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快乐、热情、活力、或忧伤的信息传达给我们的呢?请你拿起笔,画一画你认为画面中最有意思的细节,体验米作作品中的线和造型特点。
学生活动:画一画米罗作品中你觉得有趣的形象提问2:米罗所描绘这些形象和线条有什么特点?小结:米罗把它表现的具体事物进行了提炼、简化、夸张,用他流动的线条、鲜艳的颜色、丰富的想像、充满智慧的幽默,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热闹的画面,这幅作品就是著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