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金末东北地区行省设置考.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0654447
  • 上传时间:2017-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金末东北地区行省设置考杨清华(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东北地方史专业 2005 级博士生)内容提要:金末东北地区成为蒙古、耶律留哥、蒲鲜万奴、金朝四大政治势力的角逐之地,金在东北的势力范围逐渐向东北的北部和南部回缩为维系在东北地区的有效统治,金廷从贞祐年间开始在该地设置辽东、上京等行省,通过行省延续其对东北地区的军事统治关键词:金末 东北地区 行省 设置金末,东北地区陷入几大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卫绍王大安三年(1211 年) ,契丹人耶律留哥率众起义,崇庆元年(1212 年)春降于蒙古,次年三月被部众推立为王,建国号为辽贞祐三年(1215) ,蒲鲜万奴起兵反金,于次年十月据东京自立,国号大真贞祐二年,蒙古木华黎率军攻入辽西,并于贞祐四年秋攻向辽东 1这几股政治势力的崛起与突入,使金朝的有效统治向东北地区的北部及南部收缩为保卫本民族的发祥地,金廷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行省 2,代表中央对东北地区进行军事统辖一 金末东北地区的行省设置东北地区设置行省之议最早始于卫绍王大安末年大安三年(1211)十一月,上京留守徒单镒升职右丞相,入京后请求朝廷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设置行省以“备不虞” ,卫绍王不悦,认为“无故遣大臣,动摇人心” 。

      同年十二月,蒙古哲别攻破东京,卫绍王后悔不听徒单镒之言 3宣宗迁汴后,东北军政局势急剧恶化,朝廷上下都感觉到了在东北设置行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如监察御史、护卫温迪罕达上疏,认为“辽东兴王之地” ,而宣抚使蒲察移剌都不能守, “可令濮王守纯行省盖州,驻兵合思罕,以系一方之心” 4蒲察移剌都弃守上京、辽东时间在兴定元年(1217 年) 5,金廷并没有派完颜守纯行省盖州,但同年确有派大臣出领行省的举动(详见下文) 爬梳史料,发现金末东北地区共设有辽东行省、上京行省、隆安府行省 3 处行省,以下分别考察其设置情况辽东行省 辽东行省是金廷在东北地区设置时间最长的行省:设于贞祐年间(1213—1216 年) ,正大末年(约 1229—1231 年)废罢,治所在婆速府(今辽宁省丹东市九连城) ,主要由完颜阿里不孙和温迪罕哥不霭出领行省1、完颜阿里不孙出领辽东行省兴定元年(1217 年)四月,金廷“以权参知政事辽东路行省完颜阿里不孙为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婆速路 ”6这条史料本身似有相互矛盾之处:完颜阿里不孙既然已经1《元史》卷 149《耶律留哥传》 , 《新元史》卷 134《蒲鲜万奴传》 , 《元史》卷 119《木华黎传》 。

      2 行省,指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在地方实施军事、政治统治3《金史》卷 13《卫绍王纪》 , 《元史》卷 1《太祖本纪》 4《金史》卷 104《温迪罕达传》 5《金史》卷 103《蒲察移剌都传》 6《金史》卷 15《宣宗纪》 “兴定元年夏四月已未” 条是“辽东路行省” ,为何还要“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婆速路”?但若史料无误,则阿里不孙在兴定元年四月前应该已经出领辽东行省考《金史》卷 103《完颜阿里不孙传》 “贞祐初……(完颜阿里不孙)改御史中丞、辽东宣抚副使再阅月,权右副元帅、参知政事、辽东路行尚书省事,赐御衣、厩马、安山甲上京行省蒲察五斤奏其功,赐金百两、绢百匹兴定元年,真拜参知政事,权右副元帅,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婆速路,承制除拜刺史以下 ”可知贞祐年间完颜阿里不孙已经以权(代理)右副元帅、参知政事出领辽东行省,因屡有战功,得到上京行省蒲察五斤的肯定,为其上奏请功因而兴定元年(1217 年)四月朝廷真拜其为参知政事出领辽东行省,同时仍权右副元帅,兼领行元帅府 7,统称为“行尚书省、元帅府” 行省本来具有较强的军事性,但金后期辽东复杂的形势,迫使金统治者还要加重其军事性,故有行省兼领行元帅府之举。

      阿里不孙出领辽东行省期间,与当地军事将领关系不睦,九月即发生了伯德胡土叛乱,阿里不孙被杀死 82、温迪罕哥不霭出领辽东行省完颜阿里不孙死后,辽东行省无人出领,兴定元年十二月,金朝以“元帅左监军蒲察五斤进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充辽东行省” 9,但蒲察五斤仍领上京行省,其充任辽东行省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兴定二年四月,金廷以户部尚书夹谷必兰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 10,以后蒲察五斤不再兼领辽东行省夹谷必兰何时罢任辽东行省,史载阙如但夹谷必兰出身文臣,不谙战事,金廷显然不会倚靠他来支撑严峻的辽东形势,故在兴定中又以温迪罕哥不霭出任辽东行省长官 《金史·宣宗中》载兴定二年三月, “上京行省蒲察五斤表,左监军哥不霭诬坊州宣抚副使纥石列按敦将叛而杀之” ,显然当时哥不霭尚未任辽东行省;而《蒙兀儿史记》卷 31《蒲鲜万奴传》又载“岁戊寅,遣御史完颜素兰及近侍局副内族讹可由山东海道赴辽东,命止铁山,体访消息,审其果叛,报金主,乃谕高丽及东京行省平章温迪罕哥不霭讨之” “岁戊寅”为金兴定二年(1218 年) , “东京行省”即辽东行省两条史料互校,可知温迪罕哥不霭任辽东行省必在夹谷必兰兴定二年四月出领辽东行省之后。

      哥不霭原属纥石烈桓端部下,屡次率军与蒲鲜万奴作战,是在辽东战场成长起来的英勇战将史料显示哥不霭领辽东行省后,朝廷倚任他维系对辽东的统治如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 年)六月,金廷诏谕“高丽及辽东行省葛不霭,讨反贼万奴,赦胁从者” 11;《新元史》卷 132《札剌亦儿台豁儿赤传》:“太宗初,金平章温迪罕哥不霭行省于辽东,连结高丽与蒲鲜万奴以拒命太宗命札剌亦儿台率北京元帅吾也而……先讨哥不霭,拔盖州宣城等十余城,哥不霭走死 ”蒙古窝阔台即位为太宗在金正大六年(1229 年) ,则其时哥不霭仍领辽东行省哥不霭是史料中可见到的最后一任辽东行省长官哥不霭死后,史料中再无辽东行省的记载,盖因金廷即将灭亡,已无力控制东北,故不再设置行省《金方镇年表》认为, “……金迁汴后,东京路尚未全陷,合考纪传,实以婆速路为辽东行省治所,始于纥石列德之败万奴,继为阿里不孙,而哥不霭至正大中仍任辽东行省 ”12所述基本符合史实,但纥石烈德打败蒲鲜万奴的战事发生在万奴逼向上京途中,时纥石烈德任辽东路转运使 13,没有史料能证明他出任过辽东行省,其说似误上京行省 设于贞祐年间,兴定三年(1219 年)以后史料中无记载治所在上京(今黑龙江阿城7行元帅府,是元帅府的派出机构。

      金后期,为战守之计,设置了大量行元帅府8《金史》卷 15《宣宗纪》 “兴定元年九月”条9《金史》卷 15《宣宗纪》 “兴定元年十二月庚戌”条10《金史》卷 15《宣宗纪》 “兴定二年四月乙巳”条11《金史》卷 17《哀宗纪》 “正大三年六月壬子”条12《辽海丛书》第一册 《金方镇年表》:“东京 北京”条下“正大三年 哥不霭”条13《金史》卷 128《纥石烈德传》 市南白城) ,主要由蒲察五斤出领行省1、太平任职上京行省 《金史》卷 122《梁持胜传》 “兴定初,宣抚使蒲鲜万奴有异志,欲弃咸平徙曷懒路,持胜力止之,万奴怒,杖之八十持胜走上京,告行省太平” ;考《金史·宣宗纪》贞祐三年(1215 年)十月 “壬子,辽东贼蒲鲜万奴僭号,改元天泰” ,则前文中“兴定”应为“贞祐”之误因太平与蒲鲜万奴勾结,夺走上京元帅承充军权,梁持胜等人谋划杀掉太平、推举承充行省事,因事情泄露,持胜等人被杀2、蒲察五斤出领上京行省兴定元年四月,金朝“以辽东路宣抚使蒲察五斤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上京 ”14 从上引《金史·完颜阿里不孙传》的史料看,蒲察五斤出领上京行省的时间显然早于完颜阿里不孙出任辽东行省。

      东北局势是在贞祐年间才急剧恶化的,故上京行省的始设时间应在局势恶化之后金廷在兴定元年四月对蒲察五斤的任命,并不是委任他出领上京行省,而是让他在出任上京行省的同时,又兼领行元帅府,故而完颜阿里不孙、蒲察五斤虽然在不同的时间分别出领辽东行省和上京行省,却可以同时接受朝廷“行尚书省、元帅府于婆速路” 和“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上京”的诏令行省兼领行元帅府,显然是金廷针对东北复杂的军事形势作出的重大决定,有加强行省军事性的深层含意如前所述,蒲察五斤在任上京行省的同时,也曾兼领辽东行省兴定元年九月,完颜阿里不孙死于军事叛乱,朝廷命蒲察五斤暂时主持辽东行省事务,直到兴定二年四月夹谷必兰正式接任辽东行省,他才不再兼领辽东行省兴定三年后,史料中不再有关于上京行省的记载,估计已废罢隆安府行省 始设于贞祐年间,何时废罢不详治所在隆安府(今吉林农安) 《高丽史·高宗一》丙子三年闰七月, “北界兵马使奏,金东京总管府奉圣旨移牒,略曰:‘……叛贼万奴弃一方之重,委忘皇国之大恩,用心不臧,为天不祐近被隆安府行省移剌全举大军征讨,旋不三月,应有贼徒尽行杀灭虽有残零余党远在山林,亡无日矣既此贼之失利,捨贵邦以何之窃恐巧言诈谋,间谍两国,旁生侵扰。

      若或过界,严设防虞,就便捉拿,牒送前来 ’”高丽丙子三年为金贞祐四年(1216) ,隆安府即隆州,贞祐初升为隆安府, 15即今吉林农安贞祐四年有隆安府行省讨伐蒲鲜万奴的记载,说明其设置时间一定更早,但因史料缺乏,具体情况不详此外,蒙古将官在经略辽东时也有领行省职衔的 《元史》卷 150《耶律阿海传》载耶律阿海三子耶律捏儿哥“在太祖时,佩虎符,为右丞,行省辽东” ,但太祖十年(1215 年)捏儿哥被降蒙復叛的蒲鲜万奴杀死 16对于此蒙古辽东行省, 《元史》 、 《新元史》都予以记载,但《蒙兀儿史记》却认为当时蒙古不可能设置” 17其实,蒙古设置的行省与金朝行省性质不同金朝行省是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构;蒙古初期官制中不存在尚书省,也就不可能存在尚书省派出机构意义上的行省机构蒙古耶律捏儿哥的“辽东行省”一职,只不过是类似于“都元帅” 、 “元帅”等领军官名称的职衔而已 二 金末东北地区行省的职能金末所置之行省具有强烈的 军 政 合 一 性,它们不但要领军征战,还要在地方上履行一定的行政职能 18但从金末东北地区所设置的行省看,几乎没有史料显示其行为涉及当14 同上注⑥15《金史》卷 24《地理志》 “上京路 隆州”条。

      16《新元史》卷 134《蒲鲜万奴传》 17《蒙兀儿史记》卷 31《蒲鲜万奴传》 18 见拙作《金朝后期行省建置》 ,程尼娜、傅百臣主编:《辽金史论丛——纪念张博泉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7 月地民政,而其军事职能和外交职能比较明显1、 军事职能金末东北地区所设之行省,具有极强的军事性,这也是东北特殊的军政形势使然从前引史料看,几处行省一直在同耶律留哥、蒲鲜万奴、蒙古诸势力对东北各地进行着反复的争夺它们率军作战、顽强地守卫着东北领土,主要履行的是军事职能,此处不再赘述2、外交职能高丽作为金之属国,与金朝的关系向来密切金廷南迁后,与东北地区交通阻隔蒲鲜万奴叛金后,高丽使者无法经东北直接与金廷交涉外交事务,金统治者也感到与高丽使者直接来往不便,故由辽东行省代表金廷处理两国外交事务如兴定三年(1219 年) , “辽东行省奏高丽复有奉表朝贡之意,宰臣奏:‘可令(辽东)行省受其表章,其朝贡之礼俟他日徐议’ 宣宗以为然,乃遣使抚谕高丽,终以道路不通,未遑迎迓,诏行省且羁縻勿绝其好……” 19,显然金廷一直通过辽东行省与高丽往来,从而保持着与金与高丽的联系。

      金与高丽的军事合作一直是两国外交的重要内容,这在蒲鲜万奴叛金后表现的尤为明显如兴定初年(1217—1218 年) ,辽东行省曾一再移牒高丽,希望与高丽一起夹击叛贼蒲鲜万奴 20但高丽惧怕蒲鲜万奴的势力,始终没有答应出兵, 两国的军事合作没有实现金后期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金廷通过辽东行省与高丽接触,希望获取高丽的经济扶持如兴定二年(1218 年)四月,金朝“以诏付辽东行省夹谷必兰,出谕高丽贷粮、开市二事”21,即由辽东行省夹谷必兰奉诏向高丽借粮,并建议两国开设互市此事似因完颜伯嘉建议应派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