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基本权利.docx
10页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有哪些2.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能力目标1.提高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能力,能认识和I三1=1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2.增强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意识和能力3.理解公民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懂得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维护宪法权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宪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宪法意识,I三1=1激发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养成崇尚法律的思维习惯和 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2.根据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塑造个人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人权观念,在宪法最高准则的指引下逐步 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关心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积极、准确地行使对国家的监督权3.珍惜公民基本权利,坚决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重点难点重点 1.公民基本权利2.监督权和受教育权难点 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32 页“运 用你的经验”,完成填空。
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下列填空:小云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 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 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 有物质帮助权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就是 我们本次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二、问题导读,新知研讨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内容: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 权等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项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 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 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 社会的基础知识拓展】了解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包括剥夺以下四项权利:1.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国家机关包括国 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也就是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国家机关工 作人员中的任何职务2.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领导职务的权利。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可以在国有公 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继续工作,但是不 能担任领导职务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 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必要 前提和有效途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当然不 能享有此项权利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的权利这六项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 政治自由,是人民发表意见、参加政治活动和国家管 理的自由权利,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这 些自由2.政治自由(1) 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监督权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 33 页最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总结:(1)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 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 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2)注意问题: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 陷害3) 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
二) 人身自由 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要点: 1.人身自由含义: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 的自由2.人身自由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 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保护3.人身自由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 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4.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表现: 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5〜36页内容幻灯片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 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 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幻灯片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 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 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幻灯片三: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幻灯片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 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 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案例分析】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案例上海一名女大学生在屈臣氏公司的一家超级市 场连锁店购物在离开时,防盗铃骤响,商场女保安 将她带入地下室进行搜身检查,女保安用手提电子探 测器对女大学生进行全身检查后,探测器测出其髋部带有磁信号,女保安当即要求女大学生脱裤检查女 大学生以侵犯人身权、名誉权为由,状告上海市屈臣 氏有限公司和屈臣氏四川北路店,要求公开赔礼道歉 和赔偿精神损害 50万元商场的检查是单独秘密进行的,并未引起女大学 生的名誉贬损,不构成名誉侵权;但是,宪法规定公 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法院确认商场的行为 侵犯了女大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判令被告:一、屈臣氏向女大学生赔礼道歉二、赔偿女大学生人民币 1 万元精神损失费三、被告负担两审诉讼费共计人民 币 820 元三) 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教师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项权利:1.财产权(1)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 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2.劳动权(1)内容: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3) 意义: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 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 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 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 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 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 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4.受教育权(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 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2)教育的重要性或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 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 未来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教材第37〜38 页的“探究与分享”,完成第 38 页提出的问题:问题一:从三名同学的对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 息?请把关键词填写在横线上问题二:结合这段材料,请你和同学讨论:国家为什么要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下学生因家庭经济困 难而失学?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安排小组发言,后作出总结 教师总结:(1)根据对话图中最左边和最右边同 学的回答可知:国家通过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 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并且是有物质保障机制 的。
我们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负担所需资金”“生活 补助费”等字眼看到根据中间一位同学的回答可知: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 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 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 有质量的教育这样就使得学生读得起书,读书没有 后顾之忧,我们可以通过“免费”看出 (2)这一个 问题主要考查对教育地位或作用的理解教育为个人 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 和国家的未来5.文化权利(1)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 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 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 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 助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第 39页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回答:国家为什么要对公民的科学文化活动给以 鼓励和帮助?教师小结:活动经费由政府承担或买单,活动场 地政府出面解决免费使用,有专门人员协助维护秩序 等,都是国家或政府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表现;国家或 政 府给予的这些支持和帮助,可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 发展,培训人才,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 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等。
6.其他权利 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 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和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 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等基本权 利,这些权利作为我们人权的一部分,宪法都有明确 的保护规定我们要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 到底该怎样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