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车安装施工方案.doc
11页1. 工程概况:江苏省镔鑫特钢材料有限公司 5#高炉内安装 4 台起重机具体分布如下:1.通用桥式起重机:QD20/5-22.5A 跨距 :22.5 m 起升高度:主 18m 副 20m2.通用桥式起重机:QD20/5-22.5A跨距 :22.5 m 起升高度:主 18m 副 20m3.电动单梁起重机:LDA10-11.5A3 4.电动单梁起重机:LD12.5-7A3起重机由河南新乡起重设备厂设计制造2. 起重机施工的依据:1. 工艺布置图,设备图纸,及技术资料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3.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3. 起重机的安装顺序工序交接 技术交底 设备验收 轨道复测 吊车进入现场 桥架及端梁的吊装 桥梁架在轨道上拼装 小车的吊装 电气部件、操作室安装 栏杆等附件安装 穿钢丝绳 电气设备安装 检查收尾 无负荷试运转 负荷试运转 交工 4. 施工准备4.1 起重机安装前检查设备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按照设备的装箱清单 第 页1检查设备、材料和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必要的出厂试验记录。
4.2 检查起重机轨道的标高、跨距和表面平面度,办理工序交接手续轨道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a) 起重机轨道:15 米跨距的允许偏差为±6.75mm,24 米跨距的允许偏差为±7.5mm b) 轨道顶面对于设计位置的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 1/1000,全行程内高低差不应大于 10mmc) 轨道顶面标高相对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同截面内两平行轨道的相对差不应大于 10mmd)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于起重机的前后车轮的基距,接头高低差和侧向错位不应大于 1mm,间隙不应大于 2mme) 轨道上的车挡应在吊装起重机前装好,同一跨端的两条轨道上的车挡与起重机缓冲器均应接触4.3 确定起重机进厂顺序和方向,确定吊装位置,并进行吊装场地清理干净,保证地平面的抗压强度,能承受设备,运输车辆及吊车的重量4.4 参加施工人员应熟悉设计和设备以及技术文件和规范的有关规定4.5 机具、工具、量具及材料的准备准备安装、连接端梁的过眼冲,组装端梁时的临时小车等 第 页24.6 办好设备交接手续。
5. 起重机设备的安装:5.1 现场情况简述根据现场的实际的情况,此方案以 35/5 吨起重机 12m 跨度为例制订的吊装方案设备到货后根据天车的安装位置,用 125 吨汽车吊将天车的大梁和小车卸车卸车时应考虑天车安装时汽车吊的占位及汽车吊转杆的情况因此在安装起重机前必须根据天车分布图确定天车的进场顺序和进场方向根据起重机的单件重量和安装位置,选用 125 吨汽车吊吊装大梁和小车安装前如果安装位置有屋架需要将安装位置的屋架拆除,选择吊车占位时应保证吊车能够在拆除屋架的空挡之间起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吊装条件5.2 起重机的吊装首先根据吊车的占位,确定安装驱动梁和被动梁的先后顺序根据设备的图纸,若驱动梁和被动梁之间的端梁和被动梁的总重量在吊装范围内可以考虑在地面上和被动梁组合在一起,同时安装到位若超出吊装范围,必须将两个端梁分别吊装和先安装的大梁组合在吊装驱动梁时,125 吨汽车吊取杆长 60 米,旋转半径 10 米,吊装高度为 40 米,可吊装重量为 28 吨可以满足吊装起重机驱动梁的要求由于被动梁的重量小于驱动梁,因此也满足被动梁的吊装要求 第 页3在吊装小车时,可以采用从一侧吊装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从中间吊装的方法。
当采用从一侧吊装时,125 吨汽车吊取杆长 56 米,旋转半径为 14 米时,吊装高度为 40 米,可以吊装重量为 19.2 吨,并可以做到不卡杆电气盘柜、梯子栏杆和驾驶室等其余附件由 25 吨汽车吊吊装起重机安装以后按照以下要求检查起重机:a) 组装桥架的检查: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简 图主梁上拱度下 F(S/1000) +0.4F-0.1F对角线的相对差 L1-L 2 5跨端 ±2小车轨距 K跨中 +7——+1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 C 9主梁旁弯度 f SZ/1000FSk注:(1)、主梁旁弯度应向外侧凸曲,在离上翼板 100mm 的腹板上测量;(2)、S Z为一块筋板之间的距离b) 大车运行机构的检查: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简图起重机跨度 S ±[2+0.1(S-10)]大车轮的水平偏斜 tgφ ≤0.0008sS1L1 L2 第 页4起重机跨度相对差 S 1-S2 5同 一 端 梁 下 大 车 车 轮 同 位 差 2S2其他起重机安装的安装方法基本相同不在详叙。
6. 起重机电气安装7. 起重机电气安装顺序轨道及机装安装 电源滑接线安装悬挂吊缆支架安装 滑接线平直.焊接.刷油滑接线支架安装电气设备安装 滑接线安装滑接线调整电缆及导线敷设按相序涂色标漆校线 接线单体试车单元调试受电 馈电 第 页5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流程图6.2 起重机电气设备的调试a) 测量滑接线、滑接器和电气主回路的绝缘电阻,其值一般不应小于每千伏 1MΩb) 检查各个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规定c) 在额定速度下,使行程开关动作,应能自动切断操作系统,并使各运行机构停止上升或转动d) 采用无线感应原理或光电原理的限位装置时,应多次检查,其动作应准确可靠e) 控制器的指示方向和档位变换与大车、小车、吊钩等运行方向和相应速度,均应和实际相符f) 凡两台以上的单机传动的大车行走机构和主钩升降,应确认运转方向是否合适,开停是否同步,使之工作协调一致g) 空载运行时,各行走和起吊机构沿全行程至少往返 3 次,应无异常现象,采用软电缆供电机构,其放电缆和收电缆速度与运行机构的速度应协调一致。
8. 起重机的试运转起重机的试运转工作是在机械、电气按设计图纸施工完后进行运转前应全部进行检查,包括各连接的部件、润滑油(脂)以及电气的回交 工负荷试车 第 页6路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其步骤是空负荷试运转,静负荷和动负荷,分别进行试运转,并使用标准的砝码作试验,试验完后,可办理交付手续7.1 空负荷试车(1)小车停留到跨中,测起重机上拱度;(2)起重机的各机构分别动作;(3)起升机构动作,同时检查起升机构上限位的准确性;(4)小车前后各运行 2 次,同时检查小车限位动作的准确性;(5)大车运行机构左右各运行 2 次,同时检查大车限位的准确性;(6)各机构联合动作,检查各机构动作情况,检查各制动器,安全装置,限位开关是否灵活7)各机构联合动作时检查是否有异常声响,检查是否有过热,打滑,啃轨等现象7.2 满负荷试车(1)大车停到车间柱子处,小车停留到跨中央;(2)起升 100%负荷的重物,测起重机上拱度;(3)测试、调整制动装置的灵活性,如果制动装置不能正常制动,现场进行调试。
4)大、小车运行机构动作,左右运行各两次,检查大车运行机构,检查大车限位开关和安全装置5)机构联合动作时检查是否有异常声响,检查是否有过热,打滑, 第 页7啃轨等现象7.3 动载超负荷实验(1)大车停到车间柱子的地方,小车停留到跨中央;(2)起升 110%负荷的重物,测起重机上拱度;(3)检查制动装置,吊钩下降试制动装置,如果制动装置不能够正常制动,现场调试直到正常为止;(4)大车运行机构动作,左右运行各两次,检查大车运行机构,检查大车限位开关和安全装置;(5)各机构联合动作,检查各机构运行情况,检查各限位开关,制动器,安全装置;(6)机构动作时检查是否有异常声响,检查是否有过热,打滑,啃轨等现象;卸载后,测起重机上拱度,检查是否有变形,检查是否有油漆剥落等异常现象7.4 静载超负荷实验(1)小车停留到跨中央,起升 125%的重物,高度为 100mm,保持十分钟,测起重机上拱度;(2)将重物放下,再测起重机上拱度,检查是否出现永久变形,检查是否出现油漆剥落,是否出现异常声响9. 劳动力的配备钳 工 6 人 管 工 2 人起重工 2 人 电 工 6 人电焊工 2 人 材料员 1 人 第 页8安全员 1 人 测 量 2 人质量员 1 人 技术员 1 人10. 机具、工具材料计划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量 规 格1 汽车吊 台 1 120t 2 汽车吊 台 1 25t 3 运输汽车 台 1 20t 4 电焊机 台 2 交 流5 磨光机 台 46 水准仪 台 17 盘 尺 个 1 50 米8 百分表 块 49 弹簧称 个 1 250N10 倒 链 台 2 3 t11 倒 链 台 2 2 t12 钢丝绳 m 72 2〞13 钢丝绳 m 60 3/4〞14 钢丝绳 m 40 1/2〞15 钢丝绳 m 30 3/8〞16 电 缆 m 150 16 m m217 电 线 m 200 2.5 m m218 道 木 块 40 第 页919 破 布 Kg 10010.1 安全保证组织机构10.2 安全保证措施:a) 遵守国家及单位规定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b) 起重机上的走台,要保持干净,搞好施工环境c) 进入现场带好安全帽,2 米以上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并挂在牢固可靠的地方d) 把接口板时,要搭设好脚手架,并保证承重载荷e) 吊装时,严禁在设备底下站人,设备上也不许占人或存放工具等f) 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传递工具时,要用工具袋及麻绳进行传递g) 把接口的搬手,要用死搬手或套筒搬手,禁用活搬手h) 各种电路一定要安全可靠,不能有裸露包扎要严密i) 现场用的开关箱要符合要求,要有门有锁j) 电气设备一定要接地完好,二相用电要设漏电保护开关,禁止一闸多用现象项目经理施工经理设备安装队安全员 电气安装队安全员项目专职安全员 第 页1011. 质量组织机构及保证措施11.1 质量组织机构10.2 质量保证措施a) 严格按施工图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b)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c) 搞好施工管理工作,实行二级管理,一级专检,以及三检制的质量制度d) 明确施工中执行的标准、规范、规定等e) 与监督检查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管理好质量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