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行道路工程标准体系.pdf
10页现行道路工程标准体系 范励修张均任 【 摘 要】 为 便于 道 路桥梁专业 技术 人员 、管 理 人负 及领导,系 统的了 解 和运用 过 路工 程标准, 特编写此参考读物内 容包 括: 城市 连路与厂犷道路工 程, 公路工程及桥隧 工程 1 9 9 8 年前发布的土木工程、国家、 各章中 按设计、施工、脸评等分类. 行业和地方标准 以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的次序排列 各类标准中, 【 关健词】 主要标准作简要介绍. 道 路 工 程孚 ; 一般仅列出名称和编号 标 准 Y 1 道路工程标准 道路, 通常是指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的通行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工程设 施道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林区道路等城市 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公路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 二级、三 级、四 级公路五个等级桥梁是道路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路时设f的构筑物, 是 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工程是关于道路勘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管理等的应用科学技术 它是受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气象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需要满足交通安全、 通畅、 舒适、 美观等多方面功能要求的标准化对象。
道路工程标准是根据道路的分类及管 理制定的 道路工程标准主要包括城市与厂矿道路工程、公路工程、城市道路与公路的桥梁涵洞 工程、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标准,道路与桥涵工程的施工及验收标准,道路与桥涵工程的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道路工程的养护管理标准等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在设计、施 工、养护管理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且在两者连接过渡地段又具有两种属性,因而有些标准 可相互通用, 有些是统一的标准 当 前, 公路工程标准应用面较广, 体系 较完善; 城市道路标准尚待形成体系目 前道 路桥隧结构的设计标准采用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多系数极限状态设计法, 今后将采用概 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1 . 1 设计标准 道路工程设计标准主要规定道路在使用功能上应达到的最低技术要求,而达到这些要 求所采取的措施一般不予规定与限制, 需要设计者因地制宜处理道路工程设计标准对新 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一般均适用 1 . 1 . 1 基础标准 这类标准主要包括道路的 术语标准、标志标准、制图标准、区划标准、 技术原则等 ①术语标准 2 4 5 《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 G B J / T I 2 4 一 8 8 )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工程的规划、 设计、施工、 验收、 质量检验和养护管理等方面。
列人了道路工程常用的术语, 也适当给出了道路工程 勘测、 材料、 试验、 施工机具等术语本标准中术语的名称及释义考虑了科学性、通用 性, 并尽可能与国际上一致本标准是制订各种道路工程标准和技术文件的依据 《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 T J 0 0 2 一 8 7 ) 本标准规定了制订公路工程标准和建设文件的 统一术语, 适用于公路工程的设计、 施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方面列人了 公路工程的常 用术语, 包括公路类型 公路交通、公路路线和沿线设施、 公路勘测、路基、路面、桥 涵、隧道、养护和管理, 工程材料和试验,检测和仪器, 施工机具, 交通管理等方面 ②标志标准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 B / T 5 7 6 8 一 8 6 )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的和新建、扩建、改建 的各种道路道路标志和路面标线是保证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的设施, 各级道路均应按本 标准设置道路标志按其作用可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四 种,各 种标志的图形、 颜色、尺寸和设置地点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路面标线配合道路标志对 交通实行有效管制, 指引车辆分道行驶路面标线分为行车道中线、车道分界线、停车 线、 禁止超越线、 人行横道线、 导向 箭头等几种, 颜色有白 色虚线和实线、 黄色虚线和实 线两类。
③制图标准 《 道路工程制图 标准》( G B / T '5 0 1 6 2 一 9 2 )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及其桥梁、 涵洞、隧道、 交通工程的设计和工程竣工制图标准中规定了图幅和图框尺寸、图标和会签栏位置, 提 出了对字体和书写方法、线形和线宽、尺寸标注方法、绘图比例及工程图纸编排顺序等的 要求,对道路平面、 纵断面和横断面绘图及桥梁、涵洞、隧道等结构制图也提出了具体要 求,并给出了统一的常用图例 ④区划标准 《 公路自 然区 划标准》( J T J 0 0 3 一 8 6 )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工程其 中, 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 地质构造、地貌界限, 将中国分为冻土、湿润、干湿过渡、 湿热、潮暖干早和高寒等7 个一级自 然区,又在这7 个区内分为3 3 个二级区和 1 9 个副 区根据一、二级区的自 然条件和主要自 然病害对工程的影响,规定了对公路路基、 路面 的技术要求,提出了 在路基与路面的设计、 施工、养护中应按本标准合理确定各项技术措 施和 设计参数, 以保证公路工程符合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⑤技术原则 松路工程技术标准》( 丁 日 0 0 1 一 9 7 ) 。
本标准由 ( T 日 0 1 一 8 8 )修订而成, 适用于新建 和改建公路 本标准规定, 根据使用任务、 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遥, 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标准中 重点修订了公路的分级及其技 术指标本标准将高 速公路按计算行车速度分为 1 2 0 , 1 0 0 , 8 0 , 6 0 K m l h 四个等级,并增 加了6 车道、 8 车道标准; 对受条件限制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规定了变化值, 允许合理 降低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各种车辆的外廓尺寸、计算行车速度、公路用地、建筑限界和抗 震设防,提出了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设计的基本要求,还规定了车辆、人群荷载的标 准,对隧道、交叉及交通安全设施也提出了要求 1 . 1 . 2 通用标准 ·2 4 6 · 1 这类标准主要有城市与厂矿道路设计标准、 公路设计标准、 桥涵及隧道设计标准 ①城市道路与厂矿道路标准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 J J 3 7 一 9 0 )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 广场、停车场新建、 扩 建及改建工程的设计, 是一本综合性标准其中 规定, 城市道路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 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 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四 类。
其中,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三类道路又可按城市规模、 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一、二、三 级规范给出了 各类、 各级道路的设计计算车速 统一了 机动车、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外 廓尺寸, 规定了保证车辆安全通行的道路建筑限界、设计年限及抗展设防标准本规范还 规定快速路以长距离、 大运量、快速的交通功能为主; 主干路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 通干路, 构成了 城市道路网 骨架, 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为城市区 域间的 交通干路, 起 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仅解决局部地区的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对城市 道路设计的各种技术要求,如线形、交叉口、横断面、路基、路面、广场、停车场、 绿 化、 照明、 交通设施等, 本规范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类标准还有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 计规范》( G B 5 0 2 2 0 一 9 5 ) , 城市道路绿化 规划设计规范 )( C J J 7 5 一 9 7 ) 0 《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 B J 2 2 - 8 7 )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 扩建的工厂、 矿山、 油田、港口、仓库等企业的道路设计其中将厂矿道路分为厂外道路、厂内道路和露天矿 山道路三类。
给出了 各类道路的 技术要求及选用 条件, 规定了 保障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 全的建筑限界对于厂外道路, 在考虑厂矿特点的前提下,采用了某些公路的技术规定; 对于厂内 道路, 按工厂规模和道路使用功能,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指标; 对于露天矿山道 路,规定以是否行驶重型自 卸车及交通量为依据, 确定各项技术指标本规范给出了行驶 重型自 卸汽车道路的技术标准和路面设计方法 同 类标准还要 《 城市公共交通站、 场、厂设计规范》( C J J 1 5 一 8 7 ) 0 ②公路标准 《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 T J O I I 一 9 4 ) 本规范由J T J O 1 1 一 8 4 修订而成, 适用于新建和 改建公路的路线设计其中规定了 公路路线设计的 基本要求, 按交通a及其功能确定的 公 路等级, 路线选择的原则, 横断面布it, 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指标, 公路与公路、铁路或其他构筑物的交叉处理 《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 T J O 1 3 一 9 5 ) 本规范由J T J O 1 3 一 8 6 修订而成, 适用于新建和 改建公路的 路基设计 规定了 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 技术要求、 横断面形式、 路基排水、 路基防护,以及膨胀土、 黄土、 软土、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路基的设计原则和技术处理措 施。
地展区公路路基设计尚应符合 《 公路工程抗展 设计规范》( J T J O ( ” 一 8 9 )的 规定 ( 公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试行) 》(M005一 9 6 ) 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及其他有特殊要求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设计本规 范规定, 公路经过水源保护区、自 然保护区、 文物保护区、 经济林带、 大中城市时, 应编 制 《 公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 《 公路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价分为形 状评价和预测评价,内容包含社会环境影响评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空气影响评 价、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预测年限为公路营运后第七年和第十五年与本规范相关的标准 有 《 城市噪音标准》 ( 1 B 3 0 9 6 一 9 3 ) ,《 铅含量标准》 ( G B 1 4 9 3 5 一 9 4 ) ,《 粉煤灰铅标准》 ( G B 1 7 5 )等 .2 4 7 ③桥隧标准 桥隧结构设计采用过容许应力设计法、 破损阶 段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现行标准 采用极限抉态设计法, 均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计算,同时应符合构造 规定和工艺要求。
《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 C J J 7 7 一 9 8 )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内新建、改建的水久性桥 梁和涵洞, 城市高架道路结构以及承受机动车辆荷载的其他结构物 凡因铁路、公路、水 利和其他需要而在城市内建造的桥梁与涵洞都应遵守本规定标准中按 “ 车道均布荷载加 集中 力”的 荷载模式, 确定了 适用于快速路、 主干路的城一 A 级 ( 总轴重7 0 0 k N )和适用 于次于路、 支路的城一 B 级 ( 总轴重3 0 0 k N )两级荷载标准本标准规定, 城市桥梁设计 荷载,根据其性质与可能发生的概率, 分为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三类;所给出 的 基本可变荷载,仅适用于桥梁跨径或加载长度不大于1 5 0 m的城市桥梁结构桥梁的设 计荷载组合, 按荷载同时作 用的可能性, 体现临界荷载 组合后的f级, 并突出 起控制作用 的组合, 采用了 五种模式 标准规定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设计的荷载安全系 数 《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 J J I i 一 9 3 ) 本准则适用于城市道路的新建永久性桥梁和地道 设计, 改建的 桥梁和地道亦可参照执行准则规定, 城市桥梁按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 长度分类; 桥位及桥孔布置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桥型选择要与城市景观结合, 结构设计 要考虑桥宽和桥长的特征, 净空限界要符合城市需求, 立交桥梁设计要与周边建筑物协 调, 在桥梁结构中通行城市管网要符合安全要求。
对城市桥梁防洪标准也提出了 具体要 求 《 城市 桥梁抗震设计 规范 》正 在编制中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