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03247639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夙有“矫世变俗之志”,力求变法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保守派反对,熙宁七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赠太傅绍圣元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文学赏析: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

      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正如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 下阕怀古抒情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隋书·五行志》说:“祯明初,后主创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后来《玉树后庭花》就作为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第四,用典贴切自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教师提问指出豪放词的代表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豪放词的天字第一号作品苏轼的这首词在宋词历史上的地位是颇高的但是呢,苏轼本人却对另外一首宋词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此乃野狐精也野狐精是什么意思呢?野狐精本为佛教用语,本质为旁门左道之人但苏轼用它来称赞王安石的词,是认为其不拘常规不仅如此,余秋雨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尤其是金陵,更是集中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所有怀古情绪的地方以金陵来书写怀古情绪的诗词多如牛毛,而王安石的这首词却能孤篇崛起,它究竟有什么独特呢?让我们走进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起去探寻吧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从意象入手,体会意境特点,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2.通过设计问题,合作探究,深入把握诗歌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在鉴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3.理解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读懂诗句,赏析词中展现的金陵壮丽景致体会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2.进一步探究怀古诗词的特点,以一带多,系统归纳此类诗词的创作 教学难点:1.分析词的立意,学习词人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责任感 2.列举梳理怀古诗词,归纳总结此类诗词的特点,传承古人的文化精神 四、知人论世 (一)走进诗人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创作上,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在词的创作上,虽然作品不是很多,但也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丽风气的影响 (二)题目解析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从三国时期东吴在此建都,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富丽繁荣在地理位置上,金陵城虎踞龙盘,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

      山地、丘陵、江湖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写下了这篇清灵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诗怀古,追念古代历史 (三)背景简析 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歌舞升平,看似太平盛世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临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寄托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五、整体感知 (一)诵读理解 1.读准字音 2.读懂词语 归帆去棹:往来的船只 星河鹭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漫嗟荣辱:妄自感叹兴亡的荣耀和耻辱 3.读准节奏 (二)归纳大意 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归纳词的大意,概述内容 明确:上片先点明登临时节,随后写眼前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的确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登临所见 词的下片,感慨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

      如今只剩下寒烟衰草但空叹兴亡荣辱没有意义只有奋起变革,才能避免重蹈覆辙——登临所感 六、深入研读 (一)“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二)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明确: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 2.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 (三)鉴赏“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明确: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1.承上启下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 2.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长江比作“白练”,生动地体现出长江蜿蜒澄澈的特点;把翠峰比作“箭头”,突出翠峰起伏绵延的特点 3.运用典故澄江似练”化用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体现了长江降江水清澈、环境静谧的特点 4.对偶的修辞手法。

      澄江似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构图上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四)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明确:“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五)“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明确:1.以虚衬实,虚实结合一个“念”子,作者的视角从现实的深秋美景,转入了对历史的思索以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繁华的生活与破亡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抒发物是人非之叹 2.用典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使用了典故陈后主因为荒淫而亡国,那么这种“悲恨相续”六朝天子倒台迅速,相继亡国正是这种穷奢极欲、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作法才造成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续的后果!暗示了当朝有可能延续陈后主的老路,重蹈覆辙 (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时光流逝之叹繁盛的六朝及六朝的兴亡随着时间历史的长河已经消失了 2.物是人非之叹只剩下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睹物思人,望物兴叹。

      (七)“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中“至今、时时”两个时间副词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1.“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