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活动的定义.doc
9页1 -科技活动的定义、分类及指标核算方法一、关于科技活动人员1、定义科技活动人员系指直接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科技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且不论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 ,均属科技活动人员包括实际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人员、科技活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 、试验农场人员; 与机构的科研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例如,门卫、司机、保卫、食堂、医务室、附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员,其工作虽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因其为科技活动提供的服务只是间接的,不论这些人具有何种身份或资格,均不属于科技活动人员2、判断下列哪些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 a.科研课题组人员 b. 科研实验室的打字员c. 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 d. 科研院所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e.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f. 科研机构资料室的工作人员 g. 科研院所分管科研的所长的秘书〖解答〗a,b,f,g 是科技活动的人员,科研机构医务室的医生和附属中小学的高级教师是间接服务的人员,科研单位管理机关中分管生产经营的财务人员与科技活动无关,都不是科技活动人员。
二、关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1、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 研究与试验发展 a.具有创造性 ;b.具有新颖性;c.运用科学方法;d.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在上述特征中, “创造性”和“新颖性”是判别是否是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决定性条件,产生新的知识或创造新的应用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运用科学方法则是所有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任务的来源层次(国家或省级)和研究中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均不是构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基本特征2、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特点基础研究的特点是:(1)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性质、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2)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2 -(3)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4)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特点是:(1) 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2) 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3) 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试验发展的特点是:(1) 运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知识或实际经验2) 以开辟新的应用为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提供新材料、新产品和装置、新工艺、新系统和新的服务,或对已有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3) 其成果形式主要是专利、专有知识、具有新产品基本特征的产品原型或具有新装置基本特征的原始样机等3、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区别在统计实践中,区分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类型应以定义为依据、以活动的直接目的及其特征为辅助依据而进行判断。
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准是: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应用研究则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的特定应用目的不外乎是指以下两类: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或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的主要标准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要是扩大科学技术知识,而试验发展则是开辟新的应用即为获得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新服务以及对已有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虽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但它们的直接目的或目标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应用研究是为达到实际应用提供应用原理、技术途径和方法、原理性样机或方案,这是创造知识的过程;试验发展并不增加科学技术知识,而是利用或综合已有知识创造新的应用,与生产活动直接有关,所提供的材料、产品装置是可以复制的原型,而不是原理性样机或方案,提供的工艺、系统和服务是可以在实际中采用。
4、 判断下列活动是否属于 R&D活动?a.为生产目的进行的工装准备、试运转;b.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材料、设备、产品的常规检验、测试;- 3 -c. 文学或艺术创作;d. 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的测试、标准化、计量、计算、质量控制和专利等项服务;e. 农业领域里新品种的区域试验;f.地形、地质和水文考察, 资源的调查 ,天文、气象和地震的日常观察;g.为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而进行的中间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h.矿产、石油、天然气的常规勘探与开采;i.接受用户订货,仅用现有技术和现有材料建造的一艘新型旅游船;j.新产品原型的设计、制造与试验;k.为 R&D 项目所进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m.市场调查、技术服务及市场分析;n.通用数据和资料收集,用运筹学、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数据的常规分析;o.系统维护和软件应用,一般的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p.对已有的产品或工艺做技术上的实质性改进;q.政策调研、评价与咨询,可行性研究;r.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民培育花卉种苗;s.新型服装面料的研究〖解答〗除下列活动外均不属于 R&D 活动:g.为从技术上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中间试验以获得经验和收集数据;j.新产品原型的设计、制造与试验;k.为 R&D 项目所进行的数据收集和整理;p.对已有的产品或工艺做技术上的实质性改进;s.新型服装面料的研究。
三、课题活动类型分类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以论文作为成果主要形式的可能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以专利技术作为成果形式之一的可能是应用研究或试验发展,综合科技活动的特点、成果形式等进行分类常常是十分有效的辅助方法2、确定科技活动(在我国目前主要以课题或项目形式进行)的分类,只根据其名称来判断往往是不够的,一项课题活动被称作什么与它实际和直接目的并不总是一致,同样被称为“中间试验” ,为了进一步改进产品、工艺或生产过程而进行的中试是试验发展,为进行产品的定型设计而获取生产所需的技术参数进行的中试则应划入 R&D 成果应用 3、 “课题或项目下达单位的级别”和是否是“重要或重大课题(项目) ”这类信息,只反映该级政府部门或管理者对某些领域的侧重或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关注,不能作为课题活动分类的依据例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重大课题与为发展经济、达到规模生产而实施的重点科技项目显然不属于相同的课题活动类型又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一定都是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4、一些科研课题(项目)研究周期长,可能在具体实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类型特征例如某种更能抗病的谷物新品种的问世,通过对谷物抗病力遗传特性的研究,获得培育更能抗病的谷物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并由此进行新品种的培育,最后经过区域试验确定该新品种的抗病特性及推广价值。
在统计时应根据当年主要研究内容划分活动类型5、对大型课题(项目)应对其各子课题(项目)逐个确定类型,对综合性的大型课题(项目) ,在统计时笼统地把整项课题活动划归到任何一种活动类型都会是不合适的,应分解为几个性质单一且- 4 -相对独立的部分,并逐个确定类型6、一项大的工程项目中有一部分工作具有研究性质,只能将此部分列为课题,按其性质确定此部分的活动类型7、数据的采集、测试一般不是 R&D 活动,但如果是包含在一项大型课题中,那么其活动类型应按大型课题的活动类型来划分四、关于 R&D人员1、定义R&D 人员系指参加某个机构或单位的 R&D 活动并领取报酬的人员 , 且不论其具有何种身份、资格(学历或职务) ,均属从事 R&D 活动人员包括参加 R&D 课题的人员、R&D 课题管理人员和为R&D 课题服务的人员(如资料室管理人员) ,但不包括为 R&D 课题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如生活服务人员) ,同时也不包括全年从事 R&D 活动工作量不到 0.1 年的人员从事实验、测试、分析等工作的人员,实验室、试验工厂(车间) 、试验农场人员; 与机构的 R&D活动有关的情报、咨询、物资器材供应、仪器设备保养维修工作的人员应作为从事 R&D 活动人员。
为 R&D 活动提供间接服务的人员与为科技活动提供间接服务人员的范围相同,不属于 R&D 人员,因此在统计 R&D 经费时,他们的劳务费(工资)不应作为 R&D 人员的劳务费,而应列入“其它日常支出” 2、R&D 活动人员及工作量的计算①人数计算年末在本机构中按人数统计参加 R&D 活动并领取报酬的 R&D 活动人员人数不包括全年从事R&D 活动工作量不到 0.1 年的人员②工作量计算一年中一些人用全部工作时间从事科技活动,另一些人除从事 R&D 活动外还进行了机构内的其它工作(例如生产、销售等等) ,因而只将其部分工作时间真正用于 R&D 活动若按所有参加 R&D 活动的人数计算,显然也不符合实际以人员工作量来计量更能反映 R&D 活动的投入情况在科技活动人员中先按人数统计 R&D 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 R&D 活动的工作量在 0.9 年以上( 含0.9 年)的人员数〕 〕及 R&D 非全时人员(本年度从事 R&D 活动的工作量在 0.1~0.9 年之间的人员数) ,工作量不到 0.1 年不计在内然后计算全时人员与非全时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得到 R&D 人员折合全时工作量一个全时人员的折合全时工作量计为 1,非全时人员按实际投入工作量进行累加。
例如:有两个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 0.9 年和 1.0 年) 和三个非全时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分别为 0.2 年、0.3 年和 0.7 年),则折合为:折合全时工作量=1+1+0.2+0.3+0.7 =3(人年) (四舍五入)3、例一个 R&D 课题组有五个人,他们的工作量依次为 1.0 年、0.9 年、0.5 年、0.1 年和 0.05 年如何计算课题组的 R&D 全时人员、 R&D 非全时人员和 R&D 折合全时工作量〖解答〗课题组的 R&D 全时人员 2 人; R&D 非全时人员 2 人; R&D 折合全时工作量 2.6 人年五、R&D 活动经费- 5 -1、定义R&D 活动经费系指本单位实际用于 R&D 活动的经费,不论是以何种名义、通过何种渠道获得的不包括利用自己专长开展与 R&D 活动无关的教学、医疗、科技服务和生产性等活动的经费2、 R&D 经费内部支出与 R&D经费外部支出的区别内部支出是指某机构为开展 R&D 活动实际用于本机构内的全部支出,为了避免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