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梅州市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质检试题(含解析)-24页.pdf

24页
  • 卖家[上传人]:maz****in
  • 文档编号:201527377
  • 上传时间:2021-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75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梅州市 2019 届高三语文总复习质检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 答卷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各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所有的人都习惯了一个现状,那就是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透明的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记录着你所有的活动在公安机关的监控大厅里,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联动,你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出入机场、 车站 . 甚至住店的信息都被完整记录着,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买房、买车、子女入学,你登记的个人信息早已经泄露,人们? 已经使用了隐私权被逐渐剥夺的信息化社会但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服务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隐私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权利,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能译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正确方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普通用户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认证信息,例如我们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另一类是我们的内容信息,例如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等信息。

      身份认证信息必须由用户本人绝对掌控,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甚至也不能让渡给政府,这应该是人工智能的一条铁律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身份认证信息一旦泄露和被坏人利用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甚至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安全如此重大的事项,绝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仅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能力,但防护能力不够,就被黑客抄了家我们订餐、打车、购物、租房的内容信息呢?与身份认证信息不同,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的让渡出去,这部分信息就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为了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人工智能有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四个环节,而这些环节都是受数据驱动的,你不给它提供数据,它如何理解你的需求?又如何通过学习和推理为你提供精准的服务?但内容信息即使让渡,也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数据统计结果归商家,个人信息所有权归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使用滴滴打车APP时,我们个人用车的车型、时段、路线、费用等信息会上传到滴滴公司的服务器,海量的信息形成了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财富,这个统计结果归滴滴公司所有。

      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统计结果贡献了九牛一毛的数据,例如和平小区每月平均叫车量为500 人次, 住在和平小区的您为这个数据做了贡献,但您在和平小区叫车这个信息的所有权是您的,未经您的授权,滴滴公司不能使用有次我老婆用我的笔记本电脑搜衣服,隔天我去办公室指导学生,一打开电脑,浏览器就给推送了大量女式衣服,还特别标明这是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未经用户授权,商家不应该搜集用户的喜好习惯即使搜集了,那也只能用作统计分析的原始素材,而不应借此对用户进行精准营销,这违反了“个人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利用”的原则,是人工智能的滥用摘编自新浪人工智能语隐私保护)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工智能通过你提供的数据,依靠智能感知、智能推理、智能学习、智能行动等环节,来实现为你精准服务的目的B. 人工智能必须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不能为发展而剥夺人类的基本权利即隐私权,应正确把握好发展方向C.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不能相信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否则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D. 信息社会中,我们都习惯了做透明人,街道上密布的天眼监控摄像头,使我们的行走轨迹一览无余,个人隐私权都不复存在。

      2. 下列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列举今天人们的私人信息或被动或主动地泄露的现象,进而提出人工智能如何正确发展的问题B. 文章重点阐述了普通用户内容信息的保护问题,让读者明白“内容信息”的保护其实比身份认证信息的保护更重要C. 文章把普通用户的信息分为“身份认证信息”和“内容信息”,逐层阐述人工智能如何做好保护隐私工作的问题D. 文章末尾举作者安仁的用他的电脑搜索衣服的例子,指出商家通过侵犯人们“内容信息”的所有权来精准营销的现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隐私保护不仅关系到隐私拥有者,也关系到隐私使用者要做好隐私保护工作,需要普通用户、商家和政府等共同努力B. 近年来不少坚守诚信的知名网站,因为防护能力不够强大,抵挡不了黑客的攻击,让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泄露了出去C.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须把握好人工智能的使用尺度,既要用人工智能让用户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又不能滥用人工智能D. 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不能让渡给任何商家,但“内容信息”则必须让渡给商家,否则不能享受到人工智能的服务答案】 1. A 2. B 3. 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人类基本权利即隐私权”错误,选项缩小了基本权利的范围,原文第三自然段说“人工智能应该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基本权利,其中就应该包括隐私权”,隐私权只是基本权利中的一个C项,“否则会遭受经济损失”错误,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五段只是说“就可能遭受经济上的巨大损失”D项,“个人隐私全都不复存在”错误,选项的说法不符实情,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隐私已经不再成立”,选项忽略了“传统意义”这一限制词故选A项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内容信息的保护其实比身份认证信息的保护更重要”错误,选项的说法与原文的意思恰好相反,根据原文第四、五、六等段落可知,“身份认证信息”应该比“内容信息”重要。

      故选B项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用户的内容信息则必须让渡给商家”错误,原文第六段“这部分信息有时必须得让渡出去”,可见只是“有时”要让渡给商家故选D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 (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 (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

      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如“它”“其”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如“都”“所有”“人人”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 时间词 ( 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包括句子 )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重点抓关联词 )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结论 )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 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 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 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 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40 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

      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8 年 6 月 25 日)材料二 :因为 10 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124 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 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当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 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以往 , 由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明确受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企业欠下的环境债就没法追讨,很多都不了了之2017 年 7 月民事诉讼法修改,检察机关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污染行为构成了极大的震慑据媒体报道 , 浙江、江西、山东等地, 均有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针对的都是污染环境行为而以往, 涉及国有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缺乏明确索赔主体, 导致企业留下的污染 , 往往要政府埋单治理而现在, 这些情况都大有改观摘编自智春丽环境债,休想赖,人民网)材料三:在海口 , 很多党员干部对“三句话”耳熟能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 记得住乡愁”。

      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 全长约16 公里 , 穿城而过 , 流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上世纪90 年代前 , 美舍河也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 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美舍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臭水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