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案 无答案) 岳麓版.doc
2页《第11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教学案 【认定目标】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念2、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预习检测】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大致从什么时候出现南移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在何时完成的?为什么此时经济重心会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完成下表(有些既是原因又是表现,有些只有表现) 原因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海外贸易【共同探究】1、“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 ——苏东坡本则材料意欲印证宋朝哪一经济部门的发展?把这一部门详细说一说2、这三幅图分别代表了宋朝哪一部门的发展?各部门具体情况如何? 嘘,别说话,让我再记一遍!【归纳整理】 把上面的表格记住你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 【拓展练习】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2、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D、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4、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重要港口是( ) 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福州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我要抢答了!6、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7、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家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意思是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宋朝谚语俺老孙已在江南住了四百年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