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9页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若被黄蜂(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蜇了,用食醋涂抹在皮肤上减轻痛痒C.服用含AI(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D.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答案】 D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 )A.物质的化学变化B.化学物质的多样性C.身边的化学物质D.化学与社会发展【答案】 B3、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A.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B.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C.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D.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答案】 A4、“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B.“填鸭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答案】 B5、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 )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6、下列可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B.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C.三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D.四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答案】 B7、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
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 )A.文献法B.练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 D8、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9、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不包括( )A.煤B.石油C.天然气D.钢【答案】 D10、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材应协调、处理好的关系 A.知识的分析、阐述与学习方式改进的关系B.化学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C.要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D.化学原理知识与化学应用型内容之间的关系【答案】 C11、下列表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C.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D.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答案】 A12、下列分子中,不属于SP3不等性杂化的分子是( )。
A.CH4B.NH3C.BF3D.CO2【答案】 D13、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B14、上课开始,李老师巧设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推导出结论,以此来导入新课这种新课导人的方法是( )A.实验导入法B.问题导入法C.旧知导入法D.社会导入法【答案】 A1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 C1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17、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 )。
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18、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环节是( )A.组织教学B.导入新课C.讲授新课D.总结练习【答案】 C19、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A.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B.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C.以海水、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D.以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答案】 D20、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A.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B.了解铁、铝与稀硫酸的反应C.感受化学对人类的伟大贡献D.能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答案】 B21、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MB.X>Y>Z>MC.M>Z>X>YD.X>Z>M>Y【答案】 A22、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答案】 D23、化学教学板书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
A.体现教学核心内容、紧扣教学目标B.保证板书内容的科学性C.条理性和系统性相结合D.板书设计的艺术性【答案】 D24、STS思想的实质是(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D.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答案】 C25、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 A26、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 D2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 D28、对于化学知识分类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属于化学事实知识B.有机合成与推断属于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属于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反应限度与平衡属于化学情意性知识【答案】 C29、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30、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3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下列属于二级主题的是( )A.物质构成的奥秘B.科学探究C.化学物质的多样性D.物质的化学变化【答案】 C32、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 A33、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它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 A3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D35、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可用于灭火”这一内容时.根据的思想是( )A.物质性质决定用途B.定性与定量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答案】 A36、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的功效绿茶中的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46个氧原子组成【答案】 B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