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docx
46页2024-2025年度四川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40 min,可能出现( )A.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升高,耗氧量升高B.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明显下降,耗氧量下降C.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升高D.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体温相对稳定,耗氧量不变【答案】 C2、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A.静息电位升高B.静息电位降低C.动作电位升高D.不产生动作电位【答案】 D3、植物组织培养的顺序是( )A.①④③⑤②⑥B.①④③②⑤⑥C.①⑤④③②⑥D.⑥①④③⑤②【答案】 A4、PNH的确诊试验是A.异丙醇沉淀试验B.酸化血清溶血试验C.酸化甘油溶血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答案】 B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 C6、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④⑤⑥B.③④⑤⑦C.①③④⑤⑦D.①③④⑦【答案】 D7、下列关于细胞的概念,最上位的是( )A.细胞都包含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B.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具有流动镶嵌的特点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中承担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D.细胞是物质分子的有机结合体,细胞的各种结构既分工又合作【答案】 D8、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A.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B.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D.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答案】 D9、在讲解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后,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这两句话?”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A.运用提问B.分析提问C.理解提问D.综合提问【答案】 C10、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答案】 D11、患者,女性,26岁面部红斑,光过敏,关节肿痛,多种抗生素治疗不见好转,尿蛋白检查阳性,激素治疗有效。
A.免疫学检测B.过敏试验C.X线片检查关节D.红斑皮肤真菌检查E.B超检查【答案】 A12、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答案】 A1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答案】 D14、教师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解答,先错后纠,教学技能( )A.演示B.组织C.强化D.讲解【答案】 C15、教师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播放文昌鱼胚胎发育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入正题,这种导人方式属于( )A.直观导入B.设疑导入C.经验导入D.事例导入【答案】 A16、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Ⅲ染液【答案】 B17、根据安斯沃斯的说法,婴儿的依恋包括()。
多选A.安全型依恋B.道德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D.反抗型依恋【答案】 A18、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 D19、促进儿童产生高自尊的因素包括( )多选A.父母能给孩子表达观点的自由B.父母要求明确但不强制性管束C.与同伴的亲密程度高D.被集体接纳的程度高【答案】 A20、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试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答案】 B21、某人手指受伤,一段时间后自动愈合,这一过程中伤口的细胞不会发生( )A.有丝分裂和分化B.同源染色体分离C.DNA复制D.纺锤体的出现和消失【答案】 B22、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主要原因是( )A.关税保护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C.防止走私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答案】 B23、用含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动物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结构及化合物中可能具有放射性的是( )。
A.①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答案】 C24、教师就自己设计的一个教案在生物学教师论坛上征求同行的意见,其利用的资源属于( )A.社区资源B.网络资源C.学生资源D.教师资源【答案】 B25、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选做实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教学要求是既要将“环境因素(水质污染)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这一结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三者结合起来,又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B.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C.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D.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答案】 A26、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 C2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答案】 A28、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 C29、水稻根细胞中一般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线粒体D.叶绿体【答案】 D30、PCR技术是一种特异扩增基因片段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一种耐高温的酶这种酶是( )A.DNA连接酶B.解链酶C.引物酶D.DNA聚合酶【答案】 D31、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答案】 A32、从结构式看,除了( )外,所有仅一碳原子都为不对称碳原子A.酪氨酸B.甘氨酸C.脯氨酸D.甲硫氨酸【答案】 B33、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答案】 C34、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中心体【答案】 D3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答案】 C36、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意在使学生认识到同伴间互助互利,及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同伴问互相支持和鼓励的重要性。
在“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时的以下安排不合理的是( )A.将学习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组B.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组内成员间分担不同的角色C.给每个小组布置具有相互依赖性的任务目标D.在分发资料时,只给每个学生部分资料,让学生相互交流资料【答案】 A37、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A.M—N+ZB.M—N—ZC.M+N—ZD.M+N+Z【答案】 C38、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 ,Aa的个体占78% , 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36%,64%B.92%,8%C.18%,82%D.57%,43%【答案】 D3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循环利。












